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之崛起1646》第9章 獻銃
  第9章 獻銃
  鳥銃是皇家侍衛的製式裝備,那禁軍轉身便從守衛禦花園的同事手裡拿了支嚕密銃過來。

  朱聿鍵正要吩咐讓兩名禁軍發銃對比,朱琳渼卻伸手將燧發銃拿了過來,“皇伯父,不如讓侄兒來。”他從帶來的麻袋中摸出一把東西,接道,“這還有另一寶,正好可以一同展示。”

  “還有?”朱聿鍵朝朱琳渼手中看去,只見他正抓著一把比花生略大的紙包。

  他當下也不多詢問,點頭道:“好,你演示給朕看。”

  朱琳渼挽起拖遝的大袖,將紙包塞入腰間的荷包中,看了眼對面的木靶,對太監皺眉道:“這木靶太薄,還是多疊幾層吧。”

  龐天壽一愣,心說這可是一寸多厚的板子,但還是招呼人將四片木板摞在一起,立了整齊的一大排。

  朱琳渼對身旁手持嚕密銃的禁軍點頭,“開始吧。”

  隨著兩人各自取出工具開始裝彈,朱聿鍵的眼睛瞪得越來越大——起先明顯是動作熟練的禁軍速度快,他已經開始倒入發射藥,朱琳渼才剛撕開紙包一角將裡面黑色的東西倒入藥鍋。但隨後,朱琳渼將剩下的紙包一股腦塞進了銃口,用朔杖壓實,拉開擊錘舉銃便射。而一旁的禁軍還正在吹火繩……

  片刻工夫,朱琳渼已發銃六次,那禁軍才剛第四次舉銃。這還是朱琳渼動作明顯比對手慢,若是兩人同樣熟練,恐怕他能發出八到九銃!
  朱聿鍵太清楚這個射速意味著什麽了,清軍眼下裝備最好的火器也不過就是嚕密銃。若這燧發銃比嚕密有翻倍的射速,那交戰時幾乎相當於明軍多了一倍的兵力!

  待兩人放下手中火銃,朱聿鍵急問朱琳渼道:“為何剛才未見你裝鉛彈?”

  朱琳渼拿起之前發射用的紙包,拆開,只見裡面正是黑芝麻粒一般的顆粒火藥,而紙包的頂端則是一枚鉛彈。

  “回皇伯父,此物稱作定裝彈。”他為朱聿鍵解釋道,“事先將稱量好的火藥和鉛彈包在一起,作戰時撕開一角,倒出少許做引火藥,剩下的直接裝入火銃即可發射。”

  朱聿鍵大為驚訝,這看似簡單的發明,減少了以往裝彈過程中取鉛彈、裝鉛彈、壓實、抽出朔杖這幾個步驟,要知道,用朔杖壓、抽這兩個動作可是最費時間的。

  他心中甚喜,卻又謹慎地問道:“這新銃的射遠、威力比鳥銃如何?”

  朱琳渼指著對面的木靶,“皇伯父一看便知。”

  龐天壽忙指揮小太監顛顛地將對面的木靶扛了過來。

  只見禁軍那一側的第一層木板俱被射穿,第二層背後凸出一塊,卻未傷及第三層。

  而朱琳渼那側的一二層都是洞穿,第三層或有裂痕或嵌著鉛彈殘片。

  “這銃的威力為何如此之大?”朱聿鍵立刻問道。

  朱琳渼再次拿起紙包,“並非火銃威力大,而是這顆粒火藥。

  “粉末狀的火藥在銃管中燃燒過快,所含火力瞬間釋放乾淨,其中大部分都被浪費,而此時鉛彈還未飛離銃管。”

  他舉起紙包裡的“黑芝麻”示意,“我讓火藥板結,然後粉碎成顆粒狀。如此藥粒之間會留下空隙,燃燒速度減慢,蘊含的火力均勻釋放。火銃射遠和威力都能大幅提高。”

  “如此威力,縱五十步外亦可擊破棉甲!”朱聿鍵不住點頭,盛讚道,“至寶!琳渼這兩樣東西的確是至寶!有此利器,清虜可滅也!”

  朱琳渼心道,這才剛開始而已,以後驚喜還多著哪。

  “唉……”朱聿鍵忽又顯得意興闌珊,屏退左右,長歎一口氣,“僅有火器之利還遠遠不夠啊。朕昭告天下八月十八禦駕親征收復河山,但鄭芝龍百般阻撓不發一兵一卒。朕堂堂一國之君,竟無分毫能調動的兵馬錢糧。親征之事,怕只能失信於天下了。”

  要說朱聿鍵運氣確實不好,先前做藩王時帶了王府護衛軍勤王崇禎,護軍路上戰死大半,結果還被崇禎疑他有不軌之心,削了王爵關入牢中。崇禎朝亡,他又被弘光帝調去廣西。走到半路弘光朝也亡了,他匆匆趕往福建建立朝廷,是以連點藩王護軍都沒有,是個如假包換的光杆司令。

  朱琳渼立刻上前道:“皇伯父,侄兒此來不止是獻銃,這兵馬倒也有些謀劃。”

  “哦?”朱聿鍵意外道,“你有何策?”

  “侄兒近來得知,鄭芝龍將一些不願同他沆瀣一氣的軍士調去偏遠之地,又不撥發餉銀,欲將這一營兵拖垮。”朱琳渼道,“皇伯父可將這些人留在天興府,給予軍餉、裝備。這些人俱痛恨鄭芝龍,必感朝廷之恩,忠心耿耿。”

  朱聿鍵聞言苦笑,“鄭芝龍之所以用軍餉掣肘,就是因為戶部拿不出錢來。便是有兵,朝廷也養不起啊。”

  “軍餉之事侄兒當能解決,請皇伯父放心。”朱琳渼說這話底氣十足。他腦子裡有大把後世的新東西,隨便選幾個造出來,賺的銀子養活幾千人的部隊不成問題。等他有了足夠的影響力,就會力主開放海禁,用對外貿易的利潤來支撐戰爭。

  朱聿鍵大喜,忙問:“這一營有多少人馬?”

  “大概八百余人。”朱琳渼如實回答。

  “怎如此多的空額?”朱聿鍵搖頭,通常來說,大明一營軍力三千左右。但他旋即又道:“不過只要有軍餉,朕發文昭告天下,相信募到十萬大軍不成問題。”

  朱琳渼頓感頭疼,心說十萬人,這得多少銀子才能養活?數量致勝的老觀念要不得啊!
  他立刻揖手道:“皇伯父,侄兒以為,當練一營,至多兩營兵。一則陣仗太大,會引起鄭芝龍的警覺,萬一他狗急跳牆,社稷危矣。二則,兵貴精不貴多。便僅有三千精兵,只要裝備燧發銃和火炮,配以侄兒新式操練之法,足抵萬余普通士卒。三則……這軍餉壓力也小些。”

  朱聿鍵細思量之下,微微點頭,“是當以精兵為宜。”他旋即又驚疑道,“你還會操練士卒?”再轉頭看著一旁的燧發銃,“還有製作火器之法。以前怎從未見你展露過?”

   1、由於shuo字無法顯示(木字旁朔),所以文中用“朔杖”來代替,請大家見諒。

    2、明代火銃的命名確實較為混亂,鳥銃即是火繩槍的統稱,同時在某些場合也特指具體的一種火銃。文中的倭銃、西洋銃、三錢銃、嚕密銃等都是鳥銃(也就是火繩槍)的一種類型。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