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之崛起1646》第539章 忙碌的造船師
  第539章 忙碌的造船師

  關向雲見船匠面帶難色,忙道:“殿下的意思是,就在現有戰船之上修改船帆樣式,改換漆色之類,遠看像是以西巴你亞人的戰船便可。”

  潘明忠前半生都窩在馬尼拉船廠裡造船,無論西班牙戰船還是商船的樣式他都再熟悉不過,當即微微搖頭,“大明的新式戰船都是按輔政王殿下所繪的圖樣打造,外形與馬尼拉那邊的船差異很大。用現有的船塗刷一番根本不可能相似。”

  朱琳渼給船廠留下的圖紙大都融入了十八世紀風帆戰船的一些優點,例如幾乎貫通整船的平直甲板、增加第二船艏斜桅並安裝了三角帆、低平的船艏及船艉樓之類。這些特點增強了船隻航行或作戰性能,但從外觀上很容易看出與當下的戰船有差別。

  潘明忠皺眉四下張望一圈,正看到在那條八百噸的巨型戰艦不遠處一條已接近完工的六級戰船。

  按照兵部下發的最新戰艦分級標準——當然,基本是由朱琳渼在十七世紀中葉的英國戰艦分級標準上修改而來——大明水師新建戰船共分為六個等級,以及一個等外級別。那條設計排水量一百二十噸,載炮十門的蓋倫戰船剛好屬於六級護衛艦。

  “這船的尺寸倒是與馬尼拉常見的輔助戰船接近,”他略為沉吟,忙喚來傍邊一名管事工匠,“老章,讓丙號船台先停下來,快。”

  “誒,好嘞。”

  關向雲見似乎有戲,忙問道:“潘大匠可有把握?”

  “輔政王殿下吩咐的事兒,我不吃飯不睡覺也要搞成了!”

  誰料潘明忠竟一語成讖,之後的半個月裡他真就隻睡了六七次覺。

  “對,就是那兒,搭個七尺高的艉樓。”丙號船台上,他高聲指揮著甲板上的船匠,“嗨,不用什麽圖樣,你就當是用木板搭個工棚……對,每側開四個窗,一扇門,一架樓梯……海風吹不散就行。

  “小七子,龍門吊向後面拖。那個木圈已經釘好了,把它吊到船尾部裝上……擋住艉窗了?沒事兒,就這麽搞!”

  這邊安排得差不多了之後,他又跳上木軌小車趕去東側的船塢——這木軌車雖然通常是用來運物料的,但忙起來經常被大家當做交通工具用,畢竟船廠跨度七八裡,用腳走一趟太費時間了。

  廣信號受損的船體附近的木料已被拆下大半,用於替換的部件正在一旁的工棚裡趕製。

  此時天色已暗,但整個船塢被四周七八十盞兩尺來粗的油燈照得透亮,船匠們仍在加班忙碌著。

  船廠內都是木材,為防止失火,所有的燈火都各自獨立安裝在三四丈高的木架上,並用巨大的玻璃燈罩罩著,縱一點火星都飛不出來。另有專人隨時背著水桶一旁盯著,每三個照明設施就安排一個人負責。

  這些巨大的破璃製品都是從澳門的老外那兒定製的,價格非常昂貴,但為了提高船廠工作效率,朱琳渼沒有半分猶豫便買了上千隻。

  潘明忠圍著戰船轉了一圈,對工匠們的處理基本算是滿意,只在船艏處叮囑工匠,“連接甲板的那幾根橫梁也拆下來,安裝新船頭時一起換新的,否則船頭側面的板子會被擋住,裝起來反而慢。”

  等離開船塢,已經是醜時了,他望了眼剛剛熄滅燈火的甲號船台——人畢竟不是鐵打的,縱然是班倒,這會兒船匠們也已筋疲力盡了——拖住正要去睡覺的管事工匠,詳細詢問了他八百噸的“心肝寶貝”今日的建造情況。

  等他確定已聽明白了所有問題,這才返到自己的小工棚兼寢室,在桌上攤開戰船圖樣,仔細分析問題的原因。隨後他又皺眉拿出縮比模型看了一會兒,動手削製了一個袖珍部件裝上,微微點頭……

  南京城中簡直人山人海。

  本來遷都的消息傳出,就有不少商賈、士紳等打算搬入城中,畢竟天子腳下嘛,以後定然繁花如錦。

  而現下又正趕上朝廷增開一榜,由於朱琳渼趕著用人,索性就在十月份開考,春闈改秋考了,各宣承布政使司來的舉人們更是雲集於此。

  這些人可不比窮秀才,他們是要被尊稱為老爺的,哪個身邊不帶著幾個使喚下人,經濟能力更是遠超普通讀書人。

  是以從客棧開始,酒樓、書店甚至青樓皆是顧客盈門,熱鬧異常。

  然而,此時大明輔政王卻沒理會這繁華景象,帶著一班宗室藩王們穿城出了東門,直到了孝陵附近方才停下。

  紫金山下一處早已布置好的亭子四周皆是肅立的龍衛軍士兵,朱琳渼率先進了亭中,示意一眾朱家子孫就坐。

  “我知道諸位叔侄兄弟們都想來孝陵看一眼,畢竟先祖陵寢被賊人所竊已有時日。這份心情可以理解,於是我便沒理會那些只會喊‘祖製’的朝臣們,讓大家都一起來了。”

  朱琳渼簡單做了開場白,等下人將茶水、點心擺上來,又繼續道:“不過聖駕走得慢些,這祭拜之事還得等等。我今日招大夥來此,乃是另有一件好事兒要說。”

  桂王朱由榔算是和他較為熟悉的,又是身份最高的親王之一,當下笑著揖道:“不知王叔有何喜訊?”

  “嗯,這個朝廷近來接連用兵,眼下又要大量建造戰船與虜賊對峙,加上遷都大計,到處都要用銀子。”朱琳渼斟酌著用詞,“而江浙一帶初定,稅賦實則收不上了多少,有些地方甚至還要朝廷賑災,是以府庫已入不敷出多時。”

  他朝孝陵方向一拱手,“先祖一手創下巍巍大明基業,如今卻讓虜賊竊據了大半,我輩一日未能光複社稷,便時刻如刀刺骨啊……”

  他這一番話說出來,藩王們立刻坐不住了,紛紛起身遙拜孝陵道:“子孫不孝,未能助天子驅虜匡國。”

  隨即,最為“上道”的朱由榔帶頭道:“朝廷與東虜交兵,我等也出不了旁的力,但些許錢糧還是有的,正可拿來勞軍……”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