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之崛起1646》第91章 解決民生問題
  第91章 解決民生問題
  五丈長的哨船沿江而下。

  江面上風不算大,故而還另加了六名槳手不停劃動船槳,船速倒比騎馬快了許多。

  羅明受的艦隊將贛江“捋”過一遍,是以朱琳渼完全不用擔心有清軍的戰船襲擊,連護航的船都沒帶。

  不過相比起後世的大型渡船,這條只有兩米多寬的木質帆船平穩性極差,不斷地搖晃讓他差點暈船。

  而原本就不算寬敞的船艙裡,還擠進來一位不速之客——江西布政使張滄海張大人。

  他是臨開船的前一刻才匆忙趕上的,此時正斜坐在朱琳渼下首。

  “殿下,何部堂是給了下官死命令,要下官用半年時間使治內的稅賦達到建虜未侵之前的水平。”

  張滄海小心地看了朱琳渼一眼,“何部堂說殿下有成策助江西消弭兵災之創,還求殿下能指點下官一二。”

  如今隆武朝就只有江西這塊政令暢達,是以朝廷上下都盯著他張大人如何施政。他是戶部尚書何凱的門生,所以很快便得到了口風,說陳王對江西的治理有良策,於是立刻趕來討教。

  朱琳渼又一次感受到了信息不暢時代的可怕。他上疏說有辦法恢復江西百姓的正常生活,等傳到張滄海這裡,就成了能讓江西整體恢復到戰前水平。

  不過眼下的大明還是個農業社會,能讓農民恢復生產,整個社會也就算大致穩定下來了。

  他頷首道:“本來此法我正打算上奏朝廷,此時說與你知也好,眼下能實施的倒也只有江西一地。”

  張滄海聞言立刻聚精會神地豎起了耳朵。

  “其實說來也沒什麽,”朱琳渼笑道,“不過需要兩樣東西和一番決心而已。”

  “還請殿下明示。”

  “這兩樣東西叫做土豆和番薯,當然,以後還可以引入玉米。”朱琳渼也不賣關子,繼續道,“但有了這些東西之後,重點還在於決心——張大人你施政的決心。”

  張滄海垂眼思索,這番薯他是知道的,去年在盛仙齋宴請王禦史的時候還點過這道菜,味道甘甜,他自己連吃了三個。

  土豆的名字卻有些陌生,他想了半天也沒什麽印象,但這兩種東西和重興江西有何關系?
  他隻得恭敬詢問:“殿下,不知要這土豆與番薯有何妙用?”

  “當然是用來做口糧了。”朱琳渼道。

  “什麽?做口糧?”張滄海大驚,“那土豆下官不甚熟悉,但這番薯在贛州一斤要賣兩錢銀子,聊飽口福尚可,做口糧怎吃得起……”

  朱琳渼心中搖頭,貴,那是因為沒人種植,物以稀為貴。

  土豆和番薯可是拯救大明的金手指之一!要知道,大明如何龐大的身軀為何倒得如此之快?

  雖然有內政、外敵等多方面原因,但問題的根子還是在於明末悲催地出現了小冰河氣候,導致氣候變冷,乾旱、洪澇頻發,整個國家的糧食收成不足以維持上億人口耗用,最終以李自成為代表的饑民造反,擊垮了龐大的帝國。

  而土豆和番薯就是對付這種異常氣候的最佳解決方案。

  “土豆、番薯極易生長,只要種出一季,價格立刻便會低於稻米。”

  張滄海的表情這才放松了些,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朱琳渼見他似乎仍有顧慮,又問道:“張大人可知這兩種作物畝產多少?”

  “不知。”

  “土豆畝產至少千五百斤,番薯更是能達到兩千斤以上。”

  “嘶……”張滄海聞言倒吸一口冷氣,畝產千斤什麽概念?大明南方肥沃的稻田畝產不過五百斤上下,北方小麥更是只有三百斤產量。也就是說,這土豆能一下子提高兩倍以上的收成!

  若真能增加兩倍收成,莫說江西自己足夠耗用,便是再養活一個福京都不是問題。難怪陳王殿下說他有辦法在半年之內重振江西,看來確實是有備而言。

  但他仍是謹慎問道:“殿下,這土豆、番薯可適合江西水土栽種?一年可得幾熟?”

  “這兩種東西北方極寒之地,到廣東濕熱之地均可生長。”朱琳渼耐心道,“在江西種植的話,一年至少兩熟。”

  張滄海立刻喜上眉梢,但隨即又聽朱琳渼道:“而且這兩種作物不與水稻爭地,可與稻米間作套種。即便是山坡、荒地亦可生長得極好,還非常抗旱,無需專門為其修築水利灌溉設施。”

  張滄海簡直要興奮地暈過去了——如果陳王所言全都屬實,那半年之後自己的政績還不上了天?!
  他立刻又詢問了許多細節方面的東西,經過朱琳渼一番解釋之後,他終於確信,這土豆和番薯絕對應該推廣!

  其實朱琳渼早就想在大明推廣這兩種作物了,作為一個後來人,他非常清楚數十年之後開始的所謂“康乾盛世”,不過就是因為土豆、番薯開始被農民所了解,並大面積種植之後所產生的假象。

  康乾時期,政治幾乎照抄大明,科技開始倒退,海禁更甚。就是因為高產的土豆、番薯養活了底層百姓,人口數量開始激增,顯出了一副繁榮之態,實則內裡有什麽盛世可言?

  但他以前只是個無權無錢無兵,人微言輕的小宗親,集中所有力量挽救江西戰局尚嫌不夠用,根本沒工夫去搞農業推廣。就算去推,怕也沒人聽他的。

  而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由軍功帶來的巨大政治影響力,使他一份奏疏便能引起朝廷大員的重視。應該說,現在已經具備了推廣“土豆番薯金手指”的基礎。

  但張滄海的興奮勁很快便過去了,轉而開始低頭沉思。作為一個治理江西多年的官員,他的頭腦還是非常清醒的,土豆和番薯說起來確實有太多的優點,但想要在江西大面積普及,所面臨的障礙也極多。

  首當其衝便是老百姓對這東西不熟悉,很難立刻接受。他旋即想起江浙地區曾有地方官搞過改稻為桑的事情,結果就是因為農民不願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最終差點鬧出民亂來。

   為了避免男主姓名出現混淆,所以本書中男主的名字已統一改為朱琳渼,並不影響故事情節,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持!非常感謝大家!
    感謝:飛影,天氣有機磷,林志姍幻想,末日,愛在那一天,li,不娶佳人不改網名,我心陽光,習慣,AK~47,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被遣返的非洲人,濤,竹竹竹羊,啊鵬,奈何,隱泉,惡魔de目艮,亦客,魚遊墨池,一,解惑,醉臥美人膝,隨風飛揚,洋洋得意,愛在拿,薑,狼魂,看不懂,善惡都是榮婕吖,遺忘的珍貴,能耐ZZX,一生有你,隱姓埋名,那些年的那些事,達匯澤金,京津,bin,二丫她爹真拉風,骨炎,陳秀梅,0000,此ID不符合規則,Mr Wang,雍小,書友160511015537507,為我投的推薦票,非常感謝你們的支持,合十拜謝!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