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之崛起1646》第694章 錢,是個問題
  第694章 錢,是個問題
  良久,張家玉上前揖道:“陛下,末將以為,以虜之士氣、戰力,縱有六七萬之眾亦不難對付。”

  的確,多鐸將滿清精銳盡數帶至江南,浩然十五萬大軍還不是半個月就被擊潰了。如今不過六七萬清軍,在場的明軍將領們還真看不上眼。

  張家玉繼續道:“此役關鍵卻在糧草、輜重輸送上。只要保證淮河一線月余的糧米、草料不斷,彈藥、衣物、軍帳堪用,定能一舉破敵!
  “而眼下揚州等地已成殘垣焦土,要想保證糧草、輜重充裕,只有沿途臨時設倉,著人看守。再以大量民夫於倉儲之間肩挑手提,日夜運送,方可保無虞。”

  朱琳渼垂目思忖,張家玉的意思幾乎就是要在江南和淮河之間排一道“人牆”,再大量修建臨時的休息、存儲貨物的據點,用海量人力硬扛出後勤補給。

  只是如此一來,耗費必然極為驚人。

  他之前一直力主采用少數精銳部隊的作戰方式,就是為了避免陷入恐怖的後勤消耗當中。龍衛軍數量甚至長時間都沒超過一萬人,加上商業化的靈活後勤策略,大明匱乏的財政才不至於被壓垮。

  他深吸了一口氣,對張家玉道:“要保證前線三萬將士的糧草輜重,需得多少民壯輸送?”

  這種原始的後勤方式張家玉倒是不陌生,畢竟在朱琳渼掌兵之前,這種方法還在被明軍大面積使用。

  張家玉估算一番,拱手道:“回皇上,至少需要征發二十五萬民夫。”

  三萬明軍是朱琳渼確保擊潰多爾袞近七萬人馬的底線,畢竟還有淮河天險橫在那。

  按張家玉所言,兵、民相加就有二十八萬之眾。要知道,那二十多萬民夫雖不用陣前殺敵,但他們的吃穿耗用卻不會比軍隊少太多,至少糧米、冬衣等必須供足,否則這些人比軍隊亂得還快。

  但這似乎也是眼前唯一的解決方案了。

  一旁楊廷麟隨即搖頭稟道:“陛下,前番大軍與多鐸十多萬虜賊鏖戰,花費已是極大。如今府庫中僅余二十多萬兩……怕是難於應付近三十萬人的耗用。”

  朱琳渼皺了皺眉,“二十八萬人,一個半月大概要耗費多少糧米、銀錢?”

  楊廷麟道:“回皇上,差不多要二十萬石上下,再算上後續北伐之用,須得準備三十萬石為妥。至於銀錢,不算餉銀的話,購置衣物、器具等,有十萬兩足矣。”

  一旁張家玉等人也是點頭,看來這數字算得基本不差。

  三十萬石糧食就要六十多萬兩白銀,這還是市價,短時間內大量購買的話肯定還會漲價。朱琳渼沉思片刻,問楊廷麟道:“楊閣老,我撥給你六十萬兩銀,加上國庫存銀,你需要多久能完成征調民壯、采買糧米等事宜?”

  楊廷麟當即正色道:“一個月內,臣必定全部辦妥!”

  朱琳渼卻搖頭道:“太慢了,給你半月時間,先完成民夫征調。糧米先準備十五萬石,剩余的之後逐步湊齊便可。”

  楊廷麟咬了咬牙,拱手道:“臣,遵旨!”想了想,又道,“陛下,只是這銀子……從何而來?”

  “看時日,遠洋商隊應該快回來了。六條大船,盈余六七十萬兩絕不成問題。”

  朱琳渼這還是往少裡算的,那些護航的戰船其實也能帶很多貨物,這一趟甚至能賺八十萬兩以上。

  他又道:“即便遠洋商隊誤了行程,我也另有辦法湊足這些銀子。楊閣老無需擔心。”為了揚州、陝南的數百萬百姓,他已經做好將自己名下產業全部抵押借貸的準備。此外,他后宮那兩位的娘家也都是有些財力的,加起來借個二三十萬兩應該問題不大。

  楊廷麟遂點頭不再出聲,新晉戶部尚書張滄海卻遲疑地拱手道:“陛下,南直隸一帶已久受兵災,地方上滿目瘡痍,民間正是需要休養生息之時……若如此大規模征發民壯,恐傷民甚矣……”

  朱琳渼暗自點頭,這張滄海倒是體恤黎民,這次征發的二十萬人可都得是精壯,多是一家的頂梁柱,故而生活受到影響的人口何止百萬?

  為救民,卻要先傷民……

  他無奈歎了口氣,“這樣吧,所有民壯每月發銀一兩,給他們聊以添補生計。”

  張滄海動容道:“陛下愛民如子,天下百姓之幸!這每月一兩銀,足夠他們家用的。”

  眼下的物價,一兩銀夠三口人一個月的吃用。而且這些民壯在幫明軍運糧期間可是包吃住的,也就是說,這一趟勞役下來,他們大多還能有些盈余。

  只是如此一來,又要多出近四十萬兩的開銷。

  既然皇上已定下了基調,文華殿內的眾人又一同商議了諸多實施細節,直到了酉時方罷。

  “大致上便是如此了。”朱琳渼最後總結道:“二月十五,兵發江北,不給虜賊喘息之機,直搗淮河!”

  “臣,遵旨!”

  待眾臣告退離去,楊廷麟卻仍留在殿上,一臉的凝重之色。

  朱琳渼望向他道:“楊閣老還有什麽要說的嗎?”

  “陛下,”楊廷麟湊前了幾步,揖道,“此番北伐,朝廷開銷極大,府庫為之一空。然,待大軍克複淮河之後,還要賑濟為虜賊所害的百萬災民,所需銀兩恐不在少數。

  “臣雖以不署理戶部,但對大明賦稅還是略知一二的,屆時,戶部必拿不出足夠的賑災銀。淮河北岸的災民卻仍生計無著……”

  朱琳渼也是心中一沉,是啊,僅打下淮河還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說到底,要救下這數百萬百姓,需要的還是大筆銀子。

  楊廷麟看了眼他的臉色,小心道:“陛下,依臣之見,眼下唯有加征‘濟淮銀’,方可解燃眉之急……”

  朱琳渼雙眼一眯,“征稅?”

  “是,分至江南十省之地,每戶卻也交不了太多……且只是臨時加征一次而已。”

  朱琳渼盯著他道:“加稅,征誰的稅?”

  楊廷麟發覺氣氛不對,支吾道:“這,自是征大明子民……”

  朱琳渼陰著臉轉身而去,留下楊大學士獨自立於殿內,心中頗為惴惴。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