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之崛起1646》第251章 士子們的擁戴
  第251章 士子們的擁戴
  葉明濤向前探了探身,接道:“朝廷此次增設宣部,據說在各州府新添署衙就超過十處,所需屬官那可不是小數目。

  “加之並不看重功名,凡有能者皆可一試。最重要的是,連候缺都不用,只要被取中,即刻走馬上任,至少也是正經的九品官身!

  “若如此良機,還有人無動於衷,豈非蠢材?”

  在坐幾名讀書人無不點頭稱是,卻有一人道:“只是聽說這宣教之職需帶班奔走鄉野之地,倒是頗為辛苦。”

  葉明濤白了他一眼,“你沒聽到消息嗎?輔政王殿下將官員俸祿翻了三倍,如今只要有空銜,誰不打破頭去爭,你還嫌苦?”

  先前那姓祝的秀才立刻點頭道:“據在下那同窗好友說,宣部經費充盈,相比其他衙門,常還會發些恩賞,有時甚至不比俸祿少。”

  “所言當真?”

  “若如此,那再辛苦也沒得說。”

  “這宣部設得太及時了,實乃輔政王殿下第一偉績!”說話之人已考了十多年也未中舉,本已意志消沉不欲再考了,卻得知有宣部招考屬官一事,立刻又對人生充滿了希望。此等進身良機,斷不能再錯過了。

  另幾人也是不住點頭。

  類似的場景在福京各地上演著,尤其對於那些經年屢試未中的讀書人來說,輔政王殿下簡直直再生父母般,宣部招考便是給了他們第二次生命。

  這些天來,這些底層士子們但凡湊在一起,皆是不吝溢美之詞,簡直要將朱琳渼讚到了天上。

  至宣部招考當日,福京各地更是熱鬧非凡,簡直看不出剛經歷過戰亂的樣子了。便是正苦於旱災的閩南各地,隨著賑災糧發到民眾手中,原先那奄奄一息之態也被這熱鬧勁衝淡了不少。

  和龍南招宣教府官員時大不相同,眼下招考這可是打著朝廷大旗的,整個福京的讀書人幾乎均雲集各個考場。

  不僅是秀才、童生這一階層,舉人也是參考的主力,甚至有不少候補多年也未得實缺的進士都跑來一試身手。

  朱繼祚沒想到這新成立的宣部的一次招考就有這麽大陣仗,竟比歷年鄉試的人還多。

  是以他初時準備不足,後又急忙動員了大半個禮部的人手,這才勉強撐起了各州府考場的局面。

  最開心的當屬洪思。他親自坐鎮天興府監考,想起在江西時,他哪次不是費盡氣力才能勉強湊齊宣教府的人員編制。

  而眼下,看這烏壓壓的人群,那是大把大把的人才人任他挑選,心中直如伏天飲冰一般爽快。

  如此一來,便是宣教府鋪到每個縣怕也不會缺人了。洪思滿臉喜色地思忖著,不若直接將閩南各縣的宣教府同時建起來也好,旋即又苦笑道,“只是這宣教培訓之事得費些功夫了……”

  申時,招考結束,大批學子們三五成群地自考場走出。

  大概是因為長久浸淫繪畫而荒廢了書本,葉明濤此次發揮得不太好。

  然而卻未見他有太多悲容,反而是一臉輕松地看著身側那些喜氣洋洋之人,心中猜測他們當是考得不錯。

  倒不是他心態有多好,而是他早得到消息,宣部近些年還要在所有縣甚至大一些的都設置宣教府,便是今年未被錄中,明、後年再接著考便是。

  這比三年一次的鄉試簡直利索太多了。

  至於以後兩廣、湖廣、浙江甚至江北等地開始遍布宣教府,更是有大把的機會。他思忖著,回去認真複習,多考幾次,相信總能考中!

  他的人生此時已充滿了陽光。

  明代的讀書人便是如此,只要能給他們一個考取出身的途徑,他們便會堅定地支持你。

  而對於那個每年都給他們一次考取機會的輔政王殿下,他們更是愛到了骨頭裡。

  這會兒若誰敢說一句朱琳渼的壞話,不消吩咐,立刻便會有一大群士子衝上來用口水淹死他!
  ……

  與轟轟烈烈的宣部招考同時,江西與福京各地開始的新兵招募卻顯得低調了許多。

  雖然“好男不當兵”仍是民意主流,但經過宣教府的不斷宣傳,這一觀念已大有松動。加之龍衛軍及破虜營對建虜取得的一系列輝煌戰績,“明軍”這兩個字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提升甚多。

  此外,龍衛軍和破虜營調整之後的軍餉也極為誘人,而新兵招募名額卻並不算多。

  是以朝廷募兵詔令剛發下去兩天,新兵招募工作便告結束。朱琳渼權衡之後,又令人將招募標準提高不少,傳送各地進一步篩選。

  即便按照嚴苛的新標準,僅又過了兩天,所有的兩萬三千個新兵名額亦再次招滿。

  龍南。

  龍衛軍軍營。

  由於龍衛軍常時間在外征戰,這裡一直都只能進行新兵訓練工作。

  為了能將老軍營最大限度地利用起來,朱琳渼乾脆令人將這裡改建成了龍南新軍學堂,專門負責培養基層士兵,與近在咫尺的大明軍官學堂形成了高低搭配。

  整個軍校的建設工作自年初便已開始,此時除學員宿舍還有些收尾工作之外,其他部分都已按他的規劃建成。

  新建的龍南新軍學堂現有兩千所校舍,可容納上萬名學員居住,另有近五百間宿舍當在兩三個月內完工。

  校舍正對面是三座教學大殿,因為普通士兵的軍事理論課程不多,故而建得倒不算大。不過用來教士兵們識字也基本夠用了。

  而軍校的訓練場地就修得非常的專業與奢侈。

  在原先的龍衛軍營地基礎上,又向外擴大了近百丈范圍,以土牆圍繞。

  南北兩側的牆上還用磚石築了大門,門楣的匾額上是當朝內閣首輔黃道周親筆所寫的六個蒼勁大字——“龍南新軍學堂”。

  緊鄰營房是大片丘陵和池沼混在一起的荒地,隻用柵欄簡單圍了起來。

  其中挖出頗多戰壕、水坑,間或還有醒目的拒馬、土壘等物,盡頭則立著上百隻一人來高,身披鎧甲的稻草人。此處便是騎兵訓練場。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