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之崛起1646》第253章 奸商誤國
  第253章 奸商誤國
  “楊閣部先起來說話。”朱琳渼忙出了書房將楊廷麟扶起,又將他讓進屋裡,“究竟出了何事?”

  “唉……”楊廷麟先重重歎了口氣,神情焦慮道,“下官此去閩南賑災,初時倒還順利,官倉已囤下近四萬石糧米,下官又使人往廣東、閩北購米。

  “依原先籌劃,有朝廷撥賑災銀七十萬兩,加上地方再捐一部分,所購糧米當足以供災民挨到秋收。

  “誰料閩北、廣東、贛東數地的奸商聞知朝堂欲購糧賑災,便串通勾結,同時大肆高價收購,將市面上糧米一掃,後又囤積居奇,以數倍價格賣給朝廷。

  “下官剛到閩南時糙米每石僅賣一兩六錢銀,後漲至三兩,至前日,一石米已售價八兩!閩南漳浦、長泰等地更是倍之……

  “眼下非但閩南賑災糧難以買到,便是粵北、閩北等地的百姓也受牽連,多地城中已現糧米有價無市之態。”

  “這些王八*蛋!”朱琳渼聞言用力拍在案上,忍不住暴出一句粗話,“竟敢發國難財!”

  他皺眉思索片刻,對楊廷麟道:“可否直接於農戶手上收糧?”

  “下官已派人在鄉間地頭征購,然……那些奸商們動作極快,出價又高,早將各村浮糧清掃一空。這幾日來閩北二十多個縣一共才收得不足千石……”

  朱琳渼眉頭皺得更深了,起初還只是閩南災荒,此時竟被這些奸商搞得擴散到整個福京!

  不管什麽時代,老百姓最基本的訴求便是吃飽肚子,面對餓死的威脅,他們通常只有一條出路,那便是揭竿而起。

  若情況再持續惡化下去,或許用不了多久福京便會出現第二個李自成、張獻忠。屆時莫說西征、北伐等宏圖大志,現在的大明很可能都會如崇禎朝那般自內部崩塌。

  崇禎朝鬧饑荒時朝廷賑災不力,雖主因是國庫空虛,但奸商從中作梗也是極重要的因素。

  絕不能步了崇禎朝的後塵!朱琳渼眼中寒意湧動,既然你們這些奸商不仁,為發國難財而置百姓生死於不顧,那便莫怪我不義了!
  他對楊廷麟冷聲道:“通令各州縣地方官,所有膽敢囤積居奇哄抬糧價者,全部給我以擾亂國本罪下獄,頑抗者就地格殺。”

  楊廷麟卻頹然道:“殿下,這恐不易做到……”

  “哦?卻是為何?若地方兵力不足,可調陸暢、宋錦程的人馬協助。”

  “倒不是兵馬的問題,便是各縣衙役也能將那些商賈拿下。”楊廷麟接道,“只是,這屯糧炒價的大戶應僅有數家,卻皆隱於幕後,他們將糧食拆零分予下家,下家再拆賣下家,最終才輾轉流入米店。

  “我們僅知米鋪高價出糧,然則其進價極高,賣價不得不高。便是將其盡數拘捕,卻傷不到後台真正的大奸。

  “況若大量查封米鋪,必致原本就購糧困難的百姓愈發買不到糧,或將推得糧價更高。”

  “那能否查出究竟何人屯糧?”

  楊廷麟苦著臉搖頭,“若順藤摸瓜,有個數月工夫或能查到些眉目,然則,閩南饑民怕等不了許久……”

  朱琳渼聞言一愣,隻覺得渾身力氣卻無處去使,他又看向楊廷麟,“那依楊閣部之意,眼下當如何處置?”

  楊廷麟額頭淌下幾縷冷汗,咬牙道:“下官以為,只能由朝廷再加撥災銀,複令饑民儉省吃用,或可渡過難關……”

  “加撥多少?”

  “至少還需一百五十萬兩。”

  一百五十萬兩?!朱琳渼攥緊了拳頭,眼下國庫裡倒是有這麽多銀子,但那可是大明未來發展的“基金”,難道卻要便宜這些奸賊不成?

  他心裡這個恨!

  一旁楊廷麟見輔政王面色不善,雖心中怯畏,但又想到他初至閩南時那餓殍盈道、易子相食的慘狀,仍是向前半步,拱手道:“殿下,災情緊急,還請殿下早做定奪。下官……下官賑災不力,隻待秋收之後便自請辭返鄉。”

  “奸商誤國,楊閣部莫要太過自責。”朱琳渼按下怒火,強令自己冷靜下來,又問道,“現在官倉的儲糧還夠消耗多久?”

  “回殿下,若省著吃,還能堅持十二三天。”

  朱琳渼點了點頭,也就是說十多天后便會有成千上萬的人餓死,但拿國庫的銀子喂給奸商他又實在不甘。

  半晌,他對楊廷麟道:“楊閣部先回去吧,我明早再答覆你。”

  “下官……遵命。”

  朱琳渼一夜未眠,取了紙筆,將頭腦中後世各種打擊囤積居奇的案例一一列出。

  當他寫到“上海米棉之戰”幾個字時,手下忽然一頓。

  所謂米棉之戰,便是在1950年時,大量投機商利用上海剛剛解放物資匱乏之機,聯手買斷“兩白一黑”,既大米、棉紗和煤炭三種生活必需品。而後囤積惜售,大肆哄抬物價,致使上海物價短時間內暴漲二十多倍,進而引發全國性商品漲價浪潮,普通人的生活受到極大衝擊。

  這與眼前福京的情況何其相似?朱琳渼立刻又憶起當時我黨的應對手段,說起來很簡單但卻極為實用,便是從全國集中調運“兩白一黑”物資,在上海大量拋售,以平抑物價。

  拋售持續一段時間後,物價越來越低,投機商再也按捺不住,隻得跟著虧本拋售囤積貨物,最終物價得以穩定。

  朱琳渼雙眼微眯,暗忖或可在福京照貓畫虎。但他旋即又微微搖頭,當時我黨能將物價壓下去,有兩個關鍵點。

  一是具有巨大的物資來源——能從全國各地調撥物資,集中平抑上海物價。二是手裡經濟能力夠強,可確保投機商無力將拋售的物品全部吃掉,最終爆倉。

  而這兩點他卻都不具備。

  眼下朝廷治下實則僅有贛、閩,而這兩地能收購的糧食幾乎已全被奸商買斷,還能從何處調來糧米呢?

  況且就算找到米源,也不能將國庫裡的銀子都拿去平抑糧價。但若不投入上百萬兩銀,又很難左右市場走向……

  他手指輕點桌面思索著,目光卻在不經意間掃過案頭的那一遝公文,其中有一卷發黃的厚紙令他心中一動。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