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之崛起1646》第164章 製衡的力量
  第164章 製衡的力量

  路振飛見曾太后向自己望來,繼續道:“先說這‘消’字。

  “唐王雖掌握戶部,看似管控天下賦稅,然則眼下戶部哪裡有稅銀可收?但戶部擔負朝廷一應支出確實無以推脫之責。

  “恰陳王大捷,虜軍糧路盡斷,博洛必得回師北返以圖重新打通仙霞關通道。我等可借此於朝廷之上力主出兵尾隨博洛大軍之後襲擾之,禦虜大義所趨,諒無人會生他議。

  “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軍既出,各種糧餉輜重都需戶部出錢。另外黃閣老所領工部亦大造軍器,所費銀錢更是無可計量。

  “待戶部為各方催銀無計可施之時,便可以此為柄,可令蘇觀生焦頭爛額疲於應付,朝堂之事其必無心思多管。”

  他說到得意處,正慷慨激揚吐沫橫飛,便聽道黃道周乾咳幾聲,向一旁側過臉去。

  路振飛這才反應過來,自己這些招數雖是為君王社稷,不過確實略下作了些,當下神態大為收斂,輕聲道:“另外還可借此將劉若鱗及其所率禦營調出天興府,令其追襲虜軍。如此,天興府內便再無唐王軍力。”

  黃鳴俊一旁皺眉道:“唐王怎會同意調其禦營出城?”

  “可由太后於朝廷上先令薑總兵率所部禦營擊虜,待薑總兵領命之後,再遣劉若鱗部同往。並言明此乃滅虜以報國仇之大事,禦營作為聖上親軍必往之。攜此大義,唐王當無以為辭。”

  黃鳴俊又道:“若行此策,豈非傷人一千自損八百?”

  “無妨,”路振飛搖頭道,“一則,即使薑總兵離開,天興府中還有您黃閣部麾下。

  “二則,這裡還有後招,便是我所說的‘長’字。

  “待劉若鱗出了天興府,可以禁軍不足難護國都為由,著他人兼任禦營都尉,於天興府附近募兵操練。

  “至唐王之軍返回,天興府中早已為我新募禦營所控制,其為之奈何?”

  “募兵操練說來不難,”朱繼祚沉吟道,“只是所需餉銀怕不在少數,這銀從何來?”

  路振飛微微一笑,伸出兩根手指,“有二策。

  “其一,可由太后密旨楊閣部,使其解江西稅銀秘入聖上內帑而不予戶部。不過今年等江西之稅入天興府尚需時日,故而籌銀還另有他途。

  “其二,曰售爵。”

  黃道周聞言立刻打斷他道:“路閣部,此法不可,歷來賣官鬻爵乃亂象之始,斷不可啟此先例!”

  路振飛對曾太后拱手道:“微臣所言僅售爵,卻不賣官。爵位僅是榮銜,並無實權,於朝政絕無影響。況不授世襲之位,隻為對應眼前困局,待買爵之人壽盡,此事幾無痕跡。”

  黃道周再欲阻攔,卻聞曾太后道:“非常時行非常法,不計小節。”她旋即又微微蹙眉,“只是授予爵位之事,吏部那邊怎得通過?”

  “回太后,此事無需經過吏部,授些許虛爵,由聖上發中旨便是。倒要看看,購爵之人是認聖旨還是認戶部。至於朝堂上有人非議,便讓他去吵,徒增聒噪耳。”

  曾太后臉上立現喜色,心中卻在籌算,天興府中海商眾多,其經年與各國貿易,所積累之銀錢無以可計,平日凡有些稀罕物便會大把撒銀相互攀比。若可用銀換得爵位尊榮,定有諸多豪紳趨之若鶩,不計花費。

  若售得銀兩在募兵之外另有富余,還可用於擴充錦衣衛。此次唐王私製梓宮,意欲率先為先帝發喪之事,正是鄭廣英手下錦衣衛有所察覺,這讓她深刻體會到錦衣衛的重要。

  眼下錦衣衛僅剩數十人,完全起不到查審朝臣的作用,她暗自忖道,當先招募錦衣衛千人,用這支力量對付唐王在朝中勢力最為合用。

  另外東廠亦可重建,若論這天興府之中最讓她放心的人,那便是龐天壽、白大戚等太監了,由他們掌控一隊能緝拿審問朝臣的私兵,對穩固小皇帝的位置必然大有裨益。只是不知這銀子是否足夠了。

  思及於此,曾太后頷首道:“路閣部此法當行,便交由你親自經辦。名冊按時交給龐天壽,再從皇帝這裡發中旨封爵。”

  “臣,謹遵懿旨!”

  曾太后看了眼手中陳王大捷的塘報,又問面前諸臣道:“陳王此番立下赫赫戰功,皇帝這邊是否也該有所表示?”

  黃道周垂目思索片刻,拱手緩道:“稟太后,臣以為,非但要有表示,還當普揚其功,重加嘉獎。”

  他頓了一下,似乎仍覺不夠,又道:“甚至這塘報內容都要修改為宜。諸如其中‘智取’、‘斬首不多’等字樣當刪去,改為與城中頑守之虜賊浴血激戰,終以將士舍生忘死克服衢州。盡滅城中賊軍,斬首千余,自此福京以北大定,仙霞關屏障固穩。”

  曾太后大為驚訝,疑惑道:“黃閣老此舉卻是為何?”

  未等黃道周回話,路振飛卻是挑指讚道:“黃閣老真乃老臣謀國!此法卻是以陳製唐,端的高明!”

  他又對曾太后揖道:“陳王即過弱冠之年,於朝中毫無根基,若太后示之以大恩,必能依其為翼。

  “陳王手提閩地最為精銳之重兵,又有收復撫州、廣信、仙霞關、衢州等軍功,若再壯其在朝中的影響,定能成為一支製衡唐王的力量。

  “太后……不,皇上秉大統,於二王之上左右借力,不虞朝局難穩矣。”

  曾太后旋即望向黃道周,見其也是微微點頭,顯然路振飛所說正是他之所想。

  ……

  唐王府。

  新晉輔政王依例於先帝靈前哭吊一日,至天黑方才回府。

  以蘇觀生為首,王應華、何吾騶、曾道唯、林嵋等一應唐王心腹早已候在府中,就等他回來。

  王府書房中,蘇觀生見一身衰服的朱聿奧雖神色哀傷,卻是面帶紅光印堂發亮,似乎對得封輔政王之位大為滿意,不禁心中暗自搖頭。

  唐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倒是滿意了,但他蘇觀生呢?他夢想中的內閣首輔、承封世爵、位列三公,還一樣都沒能實現!

  唐王怎能就這樣滿意了呢?!

  “輔政王殿下。”待敘禮已畢,他立刻拱手道,“下官有一言,當先稟予殿下知。”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