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良田喜事》第63章 院試
  第63章 院試
  董蓉剛剛介紹董平同小姑互相見過禮,扭頭見得喜子這般模樣就笑道,“我今日沒準備別的吃食,隻拿了四份月餅。平哥兒一會兒盡管送去給先生們做節禮,保管不會給你丟臉。待得後日小考過後,姐姐再親自下廚做桌好席面為你慶賀!”

  說著話,她就把傻柱手裡拎著的竹筒遞給了董平。董平隻掃了一眼那竹筒上雕刻的花紋,眼睛就亮了起來。末了鄭重行了一禮,“長姐,弟定不負你期望。”

  董蓉不願弟弟壓力太重,趕緊又說道,“不必這麽鄭重,就算萬一真有個差池,咱們明年再考就是了,姐姐如今也不缺你這幾十兩束脩。”

  董平笑笑沒有應聲,但胸脯卻是拔得更高了。少年人特有的,天下舍我其誰的傲氣瞬間盈滿眉宇,惹得董蓉暗暗感歎不已。

  姐弟兩個又說了幾句閑話就散了,董平拎著竹筒往自己的小院兒走去,暗自琢磨著要把節禮分送給哪四位先生,結果半路聽見幾位同窗說起先生們在花園裡賦詩閑談,於是就悄悄拐了過去。

  楊先生貼身伺候的長隨墨老伯是同先生自小一起長大的伴當,平日愛屋及烏,對於楊先生看重的弟子也很是親近。他本抱了肩膀站在樹下伺候,遠遠見到董平拎著東西走來就笑道,“方才先生還提起公子,不想公子這麽巧就來了。”

  說完,他就扭頭衝著涼亭裡稟告道,“先生,董家公子拜見。”

  楊先生正被平日總是鬥嘴的冤家對頭為難,突然聽得這話就笑道,“快讓他上來。”

  董平笑著給墨伯施了一禮,然後才穩穩當當走上台階。楊老先生見到得意弟子,笑得更是開懷,但嘴上卻還不肯放松,問道,“不是囑咐你好好再讀一遍論語嗎,州府的魏學監詰問之時最是喜好從論語裡挑字句。你無事又跑來做什麽?”

  董平躬身向眾位先生一一行禮完畢,這才笑著應道,“先生之言,弟子謹記在心。只不過今日是中秋,家姐送了幾塊粗陋點心進來。弟子生怕貪嘴多食,再同上次院試一般壞了腸胃。於是就送過來,勉強為眾位先生添一樣就茶的小食,還望先生們不要嫌棄。”

  楊先生怎會不知弟子這是變著法的給他送節禮來了,他掃了一眼另幾位滿臉羨慕的同仁,心裡樂得都要開了花兒,可惜開口照舊數落道,“這沒良心的小子,你怕吃壞了肚腸,難道老夫的肚腸就是鐵打的……”

  他的話剛說了半截兒就被另幾位先生們打斷了,“楊兄,你就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了。若我們有這般孝順知禮的弟子,早就供起來了。哪像你這般,見面就數落啊。”

  “就是,這些時日吃過的點心差不多有十幾樣兒了,哪回你少吃過半塊兒?”

  楊先生被同仁們揭了老底兒,惱得臉色漲得通紅,趕忙攆了董平回去溫書,以免他多聽兩句之後就再不肯敬重他這當先生的了。

  待得董平告退走遠,楊先生才恨恨埋怨眾人,“也不知道給我留些臉面,真是白分你們點心吃了!”

  眾人都是哈哈笑起來,其中一位留了三縷長須的先生抬手拿起桌上的竹筒端詳半晌,開口讚道,“這雕竹筒的匠人真是好手藝,居然把一副月下寒山圖雕得一絲不差,而且沒有半點兒匠氣。”

  眾人聞言紛紛拿起竹筒品評,大有觀圖止饑的意味。後來還是一位口腹之欲極重的先生當先打開了竹筒的蓋子,只見碧綠的竹筒裡面襯了象牙色的細棉布,一隻孩童巴掌大小的金黃色月餅靜靜躺在中央,讓人一見就覺得分外雅致。

  如此這般揭下去,一隻竹筒居然分了六層,每層都有一塊月餅,而且餡料絕不重樣兒。眾位先生們一邊品嘗一邊誇讚,楊先生很是得意,笑道,“當日學院開課之時,我見那董家女子很是潑辣無禮,沒想到她卻有份做點心的好手藝。可見天心最慈,總會給盲眼的麻雀一條死蟲。”

  眾人紛紛點頭,難免又說起城外的流民,待得商量好過了院試如何上書朝廷之後就拐到了正題。

  雖說書院以教書育人為主,但人活在世難免對有些事都需要妥協。本次院試,五十幾名讀書郎參考,但取秀才卻只能有十人。其中剔除縣令欲照料之人和學監的“遠房親戚”就剩了五個名額,而在座的先生卻有六位,必然其中一個的得意弟子要空手而回。

  楊先生老神在在的靠在椅背上,開口說道,“其余之事,老夫不想理會。但董君誠是一定要取的!”

  有人本來想要反對,但低頭瞧見桌上空空的竹筒又閉了嘴巴。楊先生見此就拎起竹筒扔給墨伯,然後起身走掉了,留下眾人繼續唇槍舌戰。

  董平不知道他已被內定為新秀才了,照舊吃飯睡覺讀書,而董蓉則帶著曹二姐兒和拎包的力工傻柱開始了大采購。

  節氣入秋,早晚之時山上開始變得寒涼。當初嫁進曹家之時,董家沒有陪送半件棉衣,若是不盡早準備,許是就要挨凍了。另外,兩床舊鋪蓋也因為用得年頭兒太多很是冷硬,如今手頭兒不差這幾兩銀子,董蓉都想重新換過。

  如此,姑嫂兩個出了布莊就進雜貨店,出了雜貨店又進首飾樓。東西買了一包又一包,最後傻柱手裡都有些拎不下了,董蓉就雇了一輛馬車。許是害怕馬蹄踩踏,出城門時居然很是順利,甚至到了家門口,董蓉才想起籃子裡還有饅頭沒舍出去。

  但凡女子就沒有不喜愛布料首飾的,杜鵑一見董蓉采買了如此之多的用物,也是興致勃勃的加入了整理的行列。

  王祿見此,隻得拎著饅頭進了灶間,打算熬鍋米粥對付一頓。傻柱也是聽不得女人吵鬧,跟到灶間幫忙燒火。結果不到一會兒,張管事也躲了進來。三個男人對視一眼,都是無奈笑了起來。

  西廂房裡徹底成了女人的天下,曹二姐兒手裡捏這一隻芙蓉花銀簪,美滋滋的往鬢發裡插著,不知想到了哪個心儀的少年,小臉兒紅得很是可疑。杜鵑嫂子見了就羨慕道,“年紀輕就是好啊,戴什麽首飾都好看。”

  董蓉找出一隻長條盒子,取出一隻梅花簪塞給她,打趣道,“嫂子可是再埋怨我偏心啊,這是給你的!”

  杜鵑驚喜的拿起簪子細看,笑道,“哎呀,還有我的啊。”董蓉順手拿起最後一隻蘭花簪插到腦後,應道,“人人有份兒!”

  說完又拉了曹二姐兒趕緊拾掇布匹,“快把你的嫁妝收起來,不過一根銀簪子就讓你笑歪嘴了,沒出息!等嫂子發了大財,給你置辦一套金頭面兒,讓你風風光光出嫁!”

  曹二姐兒聽了這話卻道,“我不要,嫂子快生個小侄子出來,留著銀子給他娶媳婦。”

  這下可輪到董蓉臉紅了,杜鵑嫂子難得看這個精明的表弟媳吃癟,抱著肚子哈哈笑個不停。

  不提三個女人如何熱鬧,隻說院試這一日,董蓉早早就帶著傻柱進城,花了高價在書院大門對面的茶樓上包了一張桌子,一邊喝茶一邊忐忑的等著董平出來。

  董秀才不知道在哪裡聽到了消息,居然也帶著牛氏趕了過來。牛氏眼尖,老遠見到董蓉趴在茶樓窗後就扯著董秀才奔了過來。董蓉暗歎倒霉,但也隻得起身相讓。

  牛氏坐在窗邊,大聲喊了小二上前,一口氣點了七八碟子點心,末了又抱怨董蓉目無父母,為何不給家裡提早送信雲雲。董蓉惦記弟弟考得如何,根本不願理會她。牛氏大怒還要再說什麽,董秀才卻是不耐煩了,呵斥道,“你要留下就閉嘴,不願留下就滾回家去。”

  自從上次入獄,害得家裡損失了所有積蓄之後,牛氏在董秀才面前就失了大半威風,就是兩個兒女平日也時常抱怨飯桌上沒有好吃食,出門沒有首飾。所以,董秀才這一喊,牛氏立刻老實許多,除了偶爾狠狠拿眼剜上董蓉一下,再不敢大聲說什麽。

  董蓉可以不在意,但把她放在心尖兒上的傻柱卻是惱了,待得目光掃過那張被牛氏胖大身軀壓得咯吱作響的椅子,他就淡淡笑了起來……

  隨著時間臨近,茶樓上漸漸坐滿了客人,有應試之人的親眷,也有聞訊趕來看熱鬧的閑人。眾人言談間都在說起新晉秀才公子們該是何等風貌,家裡有女兒的甚至玩笑說要好好看看,興許招個好女婿回家。

  牛氏聽了這話趕忙扭頭去瞧,一見那說話之人十根手指上戴了八隻金戒指,立時笑得同見到蜂蜜的狗熊一般口水橫流。

  董蓉冷笑,暗暗翻了個白眼兒。

  很快,日上三竿之時,從州府趕來的學監就由縣令老爺陪著來到了白露書院。近些年因為身體原因很少露面的院長,難得到門前迎接,慌得那魏學監和許縣令趕忙上前施禮,眾人客套幾句就進了書院大門。

  待客茶水喝過,書院最大的一間屋子裡就擺開案幾,應試讀書郎們安靜就坐,等待學監和縣令共同商量好的題目傳出來就紛紛冥思苦想開始作答。

  董平讀書刻苦,功底扎實,不過半個時辰就做了一首誦豐收的五言絕句,默寫了一篇雜文,畫了一副碩果金秋圖,他仔細斟酌半晌覺得無甚大錯就交了試卷。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