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良田喜事》第229章 眼拙,沒認出來!
  第229章 眼拙,沒認出來!
  那領頭的官差好似有些訝異,但臉色卻是好了許多,笑道,“這位夫人謬讚了,萍水相逢,怎好平白受這厚待。不如一同坐下吃幾口吧?”

  董蓉搖頭,很是恭謹應道,“多謝官爺看重,小婦人夫家雖然行商,但母家卻是讀書人家,禮儀看得甚重。官爺慢慢享用,小婦人這就帶人退下了。”

  那領頭的官差還要說什麽,他身後的幾個同伴卻是耐不住饑餓,紛紛大模大樣坐下,嚷道,“頭兒,你就別客套了,人家也是誠心孝敬。咱們趕緊吃吧,這一路從海寧跑來,大夥兒都餓得半死了。”

  其余之人也是附和,末了又喊著老太太婆媳,“趕緊燒水去,大爺們跑了一日馬,泡個腳解解乏,還要繼續趕路!”

  “哎,是,是!”老太太慌忙應了,帶著兒媳就要同董蓉等人一起下去。

  小媳婦兒轉身的時候,遮擋住的燈光就照到了噶爾迪身上。他那雙棕色眼睛,白日裡還看不出如何異常,不想在燈光下卻極明顯。那領頭官差臉色一變,一把就抓了他的胳膊,高聲喝問道,“這孩子是哪裡來的?”

  噶爾迪被驚了一跳,下意識就要反抗,董蓉卻是趕緊抱了他,滿臉疑惑的望向那官差,應道,“官爺,這是我兒子,哪裡……不對嗎?”

  那官差眯了眼睛,仔細打量噶爾迪好半晌,又問道,“這孩子是蠻族?”

  董蓉瞪大了眼睛,趕緊搖頭,還要說話的時候,門外卻有人突然喊道,“哎呀,東家,您怎麽到小的家裡了?”

  眾人都被驚了一跳,齊齊聞聲望去,只見門外不知何時站了個年輕後生,身穿粗布衣衫,肩膀上搭了個鼓鼓囊囊的褡褳,正是一臉驚喜的望向董蓉等人。

  那小媳婦兒第一個跑上跟前抓了後生的袖子,小聲說道,“二娃兒,你可回來了,家裡來了好多人。”

  那後生進了屋子,半點兒不理幾個官差,當先跪倒給董蓉磕了頭,末了高聲問著,“東家,去年小人流落京都的時候,承蒙東家收留在布莊做了幾月小夥計,這才勉強得以活命。後來走時,東家還賞了小的幾副療眼疾的藥材,否則我娘的眼睛也不會大好了。小的一直想要報答東家大恩,不想東家今日居然來了家裡。您這是路過嗎,難道小少爺的眼疾又犯了?”

  董蓉心下瞬間轉過無數個念頭,臉上卻是添了一抹淡淡愁苦,一邊伸手扶了後生一邊應道,“你可是二娃兒,一年不見,倒是差點兒認不出了。那些藥材本來是給迪哥兒準備的,沒想到倒對了你家老娘的病症了。可惜迪哥兒的眼睛卻沒有半點兒好轉,這才琢磨回老家找名醫再診治一番。本來天晚找個地方借宿,哪裡想到居然到了你家,真是巧了。”

  二娃兒還要說話,那官差卻是狐疑著松了手,問道,“這孩子眼睛不好?”

  二娃兒好似才發現屋裡還有外人一般,驚得趕緊上前打躬作揖,“官爺恕罪,恕罪。小的突然見到恩主,一時歡喜,慢待官爺了。勞官爺動問,我們小少爺自小得了怪病,白日裡眼睛還好,晚上就什麽都看不見了,偶爾還冒青光,實在怪異。我們東家幾乎散盡家財了,也沒醫治好啊。”

  那官差聽得這話就去了疑心,揮手道,“天下怪病多了去了,這白日裡不耽擱看路就成了。”

  “可不是,就是矯情,這有啥治的,難道還怕耽擱晚上看女人不成?”一個官差隨口接了句葷話,惹得幾個同伴都是哈哈笑了起來。

  董蓉裝了敢怒不敢言的模樣,高聲吩咐二娃兒,“有空閑屋子給我們找一間,官爺要用飯,我們就不礙眼了。”

  說罷,她就扯了噶爾迪走了出去。

  那說葷話的官差又調笑道,“這誰家的婆娘,好大的脾氣啊,方才對著咱們頭兒怎麽溫柔有禮的,到我這裡就惱了?”

  眾人笑得更是大聲了,二娃兒乾笑著趕緊拱手行禮,“官爺,官爺!小的家裡還存了一壇包谷酒,這就抱上來給官爺們解解渴,如何?”

  “有酒怎麽不早說,趕緊抱來。晚上一步,打折你腿!”

  “哎,哎,這就來,這就來!”二娃兒謙卑應著就跑了出去,很快就抱了一壇子沒開封兒的好酒跑了進來。幾個官差就著桌上的菜色,很快就被酒喝光了,又打著飽嗝洗了腳,這才心不甘情不願的拖著身子出門上馬。

  其中一個抱怨道,“都怪那個什麽狗屁中山王,害得咱們兄弟南北折騰,大晚上連個好覺都不能睡。”

  那領頭的官差瞪了眼睛呵斥道,“閉嘴,左右差事也辦完了,回到京都有你歇著的時候。”

  說著話,他們就出了院子,紛紛翻身上馬,呼喝著跑遠了。

  董蓉在廂房裡聽得動靜,長長松了一口氣。紫竹小心翼翼湊了過來,低聲問道,“夫人,咱們可要連夜趕路?”

  董蓉想了想卻是搖頭,“不用,除了嘎爾迪的眼睛,咱們也沒露出別的破綻。若是現在就匆忙上路,反倒更可疑。若是他們返回來看看,豈不是立刻就知道我們有問題了。”

  紫竹搓搓手,心下實在有些擔心,但主子決定了,她也不好說什麽。倒是甲一讚成道,“夫人說的有道理,還是明早再趕路吧,我先給王爺他們送個消息,天亮時候匯合。左右剩下不到二百裡路了,一起走也不會有事。”

  他們正低聲商量著,二娃兒卻是走了進來,未等開口又是跪倒磕頭,“小的李二娃兒給東家磕頭,方才眼見東家有難,一時情急插嘴,還望東家恕罪。”

  “這是說的哪裡話,方才還要多謝小哥兒打圓場了。”董蓉趕緊親手扶起李二娃兒,末了問道,“只是不知,你喚我東家,難道真在我家做過工嗎?”

  李二娃兒撓了撓頭,憨厚笑道,“請夫人去堂屋安坐,我家老娘和媳婦兒都要給夫人重新行禮。”

  董蓉滿心疑惑,但還是帶著眾人回了堂屋。果然,李老太太婆媳都是一臉感激的跪地磕頭。李老太還一個勁兒的哭著罵自己眼拙兒,沒有認出大恩人。

  眾人聽得更是一頭霧水,好在李二娃兒很快就說出了實情。原來去年他和老娘因為家鄉這裡旱災,流落到青縣乞討求生。果園招收流民做工的時候,他們就到了果園,不但得以安度嚴冬,甚至李二娃憑著草編手藝還賺了足足三兩多銀子。娘倆開春時候回到家鄉,憑借那些銀子重置了家底兒又娶了兒媳進門,日子比之先前過得還要好上三分。

  娘倆都不是忘恩負義的人,每每想起在一面坡村的日子就歎氣,想著這輩子許是沒有報答東家活命大恩的時候了。李老太就在自己屋裡立了長生牌位,早晚兩柱香,盼著東家百病不生,長命康泰。

  沒想到今日董蓉一行居然借宿在他們家裡,李二娃兒本來進城去賣草編,回來晚了,卻也趕巧解了圍。

  他的話一說完,董蓉等人都是松了一口氣,也越加親近起來。各自說著別後之事,都是感慨不已。

  李二娃兒搓著手猶豫半晌,還是開口問道,“東家,城裡貼了海捕文書,您這是……”

  董蓉雖然自覺這人可信,但事關重大,還是不能明言,於是含糊說道,“家裡遇上了一點兒官司,暫時有些麻煩。我們此次是投親而來,許是要住幾年再回北地。”

  李二娃見得東家神色平和,不像如何辛苦驚懼模樣,也就勉強放了心。

  “東家,我們這村裡大半都是當日在果園做過工,若是聽說東家到了村裡,怕是都要趕來磕頭。東家,您看……”

  董蓉搖頭,笑道,“我們只是路過,身上又帶著官司就不驚動鄉親們了。這次巧遇投宿在你家,也算是記住地頭兒了,以後來回走動,說不得還要再來叨擾。到時候再同鄉親們見一面,敘敘舊吧。”

  李二娃兒趕緊點頭,“好,就聽東家的。我這就讓婆娘準備吃食,東家墊墊肚子就趕緊歇下吧。今晚我就守在院門口,東家盡可放心安歇。”

  說罷,他就找了家裡的砍柴刀去了院門口,李老太和兒媳也忙碌著重新準備飯菜。很快董蓉等人就又吃上了熱飯菜,可惜,她們今晚注定是不能吃頓安生飯了。

  吃到一半的時候,那幾個官差居然去而複返,雖然嘴裡說是把物件兒忘在院子裡了,但走時卻是手裡空空。這明顯就是起了疑心,回來探看。

  董蓉等人驚得脊背寒涼,但依舊裝作惶恐模樣應付了兩句,再次成功遮掩了過去。

  如此戰戰兢兢等到天亮,眾人趕緊起身整理車馬。董蓉怎麽想都覺李家三口有危險,於是開口邀請他們一同南下,李二娃兒也是個聰明的,半點兒沒猶豫就應了下來。家裡細軟收拾了兩個包裹,粗笨物件都收進屋裡,一把大鎖橫在門口就拾掇完了。

  馬車骨碌碌碾壓著灑落一地的晨光出了村子,很快就同等在村外樹林裡的慕容懷德等人匯合在一處,日夜不停的急趕,不過兩日就接近了海寧縣。

  待得那幾個官差怎麽想都覺懷疑,第三次返回李家小院兒時候,已是人去樓空。待得挨個砸開村裡人家問詢,結果反倒被明白事情原委的村民們,激動的圍在中間問個不停。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