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良田喜事》第107章 過大年了!
  第107章 過大年了!

  這一頓團圓飯直吃到天色將黑才算結束,董平不勝酒力,不過一碗苞谷酒就讓他昏睡得如同小豬一般哼哼不斷。好在董蓉小夫妻倆都未飲酒,王祿幫忙把董平抱上馬車,三人就辭別王家眾人回果園去了。

  眼見馬車走遠,王家眾人才關了院門兒。王祿惦記媳婦大著肚子,趕緊回屋探看。不必說,夫妻倆這一晚又失眠了。天色將亮的時候好不容易睡了一會兒,夢裡卻全都是整齊的青磚大院,成群的豬養,大片的苞谷地……

  不提這夫妻倆如何憧憬美好未來,隻說日子很快就到了小年。董蓉和柱子回了曹家跟著公婆祭了灶王爺,又吃了頓飯就又趕回山上整理帳冊和紅封兒。

  不必說張管事這大半年為家裡做了多大貢獻,隻說劉嫂子、趙青山和梅花等人也是忙前忙後,盡心盡力。如今到了年根兒,作為主家不論多少,怎麽也要給個紅包添添喜氣。

  劉嫂子等人要忙家裡瑣碎活計,還要照應流民們的吃用,甚至是草編生意,於是各個忙得都是腳打後腦杓。這一日突然聽喜子跑來傳信兒說東家有請,是幾人都放下手裡的活計,坐著馬車到了果園。

  董蓉聽得山下動靜就喊了屋裡的柱子出來坐上主位,然後一邊替他整理著衣衫一邊囑咐道,“一會兒我說完話,你就挨個把紅包遞給張管事他們,也不必多說什麽,嗯……就說一句辛苦了。記清楚了嗎?”

  傻柱點頭,若是他當真癡傻,怕是到老也不會明白自家媳婦兒的好意。但他非但不傻,還萬般精明,自然清楚自家媳婦兒這般安排是讓眾人不要忘了他也是果園的主人,不能因為他心智缺失而怠慢半分。

  很快,張管事等人就爬上山來了。文娘笑著迎了他們,然後開門請眾人進屋。董蓉笑眯眯等眾人行完禮,這才請他們坐下喝茶。

  劉嫂子出門時候家裡婆婆正忙著蒸饅頭呢,她又是個急脾氣,於是說不得幾句閑話就開口問道,“東家找我們過來可是有什麽大事兒商量?若是有事,東家盡管吩咐就是,大夥兒沒別的本事,跑個腿兒,做個力氣活還能成。”

  趙青山也道,“就是,東家有事盡管吩咐。”

  倒是張管事猜到了幾分,笑眯眯端了茶水喝著,不肯插話兒。

  董蓉笑著點點頭,這才說道,“自從我在城裡租院子賣冰開始,一直到買下果園安了家,大夥兒前前後後跟著我忙了大半年。雖然我平日不曾說什麽話,但卻把大夥兒的勞心勞力看再眼裡。如今臨到年底就打算給大夥兒發個紅包,表表謝意。”

  說著話兒,她就掀開了旁邊蒙著紅綢的托盤。托盤裡整整齊齊放著五隻紅色賞封,每隻上面還寫了名字。

  劉嫂子等人都是驚喜的瞪大了眼睛,楞了好半晌才齊齊起身說道,“東家折煞我們了,我們乾活拿了工錢,都是應該的……”

  董蓉笑著擺手,應道,“你們就別客套了,拿回去過個好年吧。明年開春兒活計更多,還要仰仗你們奔波忙碌呢。”

  劉嫂子趙青山等人聞言又偷偷去看張管事,神色間頗有猶豫之意,但渴望之色更濃。

  東家真心相送,雇工們也歡喜欲收,這樣皆大歡喜的好事,張管事怎麽可能攔著?他趕緊整理一下衣襟就帶頭跪了下來,恭聲應道,“謝東家賞!”

  劉嫂子等人也趕緊跟隨道謝,董蓉伸手虛扶了眾人起來,末了示意傻柱發紅包。張管事第一個,劉嫂子第二個,之後是趙青山、梅花兒和劉二狗。人人都從傻柱手裡領了紅包,聽得那句“辛苦了”,別人雖然歡喜但也只是行禮道謝,唯有張管事激動的差點兒又跪了下來。

  董蓉正同劉嫂子說話兒,倒也沒注意張管事的異樣。柳嫂子等人雖說賣冰結束之後就不再是董家的雇工了,但平日裡也沒少幫忙。董蓉秉承著寧落一屯不落一人的原則,除了先前應下的一人一塊好棉布之外,又囑咐劉嫂子給每家送五斤細面和十個果子過去,算是謝禮。

  至於流民那裡,年三十中午那頓飯也要準備的豐盛一些。大魚大肉和餃子當然不可能上桌兒,就算董蓉舍得銀錢,也要考慮到村裡人的心情啊。但是多加些肥肉的大鍋菜,兩合面兒的饅頭還是能讓流民吃個飽兒的。

  劉嫂子和梅花原本來路上還商量著問問這事兒,如今聽得東家發話就更歡喜了。而劉二狗和趙青山則一臉好奇的瞄著張管事手裡的賞封,要知道張管事雖然來果園比較晚,但平日可比他們兩人受東家倚重。就是不知他那賞封兒怎麽看著薄薄的,反倒不如他們的鼓囊?

  張管事心裡有數,於是隻安靜喝茶,假裝沒有察覺兩人的小動作。很快,幾人稟報過瑣事就告辭下了山。

  不說劉嫂子和梅花兒常跟在東家身邊伺候,就是趙青山和劉二狗也不是傻子,早清楚東家不喜張揚的脾氣,如今領了賞錢,雖然人人都激動的恨不能嚷得滿村皆知,但卻都極力忍耐著快步回了家,然後關起門來同老婆孩子暗自歡呼慶幸不已。

  新年到,放鞭炮,穿花衣,戴花帽!
  農人們一年裡最期盼的節日—年,終於在一眾孩子們大聲歡呼笑鬧中來臨了。家家戶戶一大早晨就把族譜掛到了堂屋正中,富庶人家給祖宗們供了果子、點心、雞魚,窮苦人家也會盡一切能力的折騰些饅頭臘肉一類擺上供桌。大人孩子穿戴整齊之後就跪下磕頭,稟報一下家裡過去一年的瑣事,然後再祈求祖宗保佑明年豐收,老少無災無病。

  曹家因為娶了個好兒媳,今年的貢品尤其豐盛,整個豬頭,整雞,整魚,各色果子,點心,甚至還有城裡買來的一籃子“金元寶”,統統送去給曹家的列祖列祖們,讓他們在陰曹地府也過個肥年。

  曹婆子一等曹老頭兒帶著兒子祭拜完,就迫不及待的穿上新襖新裙子出門閑話兒去了,至於家裡團圓飯的酒菜完全扔給兒媳和閨女不理會了。曹老頭兒原本還想罵兩句,但想想今日過年也就不計較了。末了也穿了新襖,拿起兒媳孝敬的新煙袋鍋兒出門去了。兒媳說這煙袋鍋的杆子是玉石琢磨的,這可得讓幾位老兄弟“幫忙”掌掌眼才行……

  董蓉一邊在灶間忙碌一邊惦記著心不甘情不願回董家去祭祖的都弟弟,這會兒眼見公婆喜滋滋出門了,心下真是無奈又好笑。

  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她一文錢沒有,想同婆家人甚至鄉親相處好,那難度可大了。好在她前世為了生存做過的雜活兒極多,哪樣兒琢磨一下都能在這時空賺點兒辛苦錢。銀子不缺,日子自然也就順遂自由了。

  曹二姐兒也穿了新襖裙,水紅色的小襖襯得她的小臉也更紅潤了幾分。這會兒小丫頭系著圍裙正認真的切著酸菜,預備著半夜接神時的那頓餃子。董蓉從來都是拿她當親妹妹待得,不時指點她如何拌餡兒才美味。小丫頭早就羨慕嫂子的好手藝,認真點著小腦袋,惹得頭上那朵斜插的珠釵叮當響動。

  很快,曹老頭兒和曹婆子都笑眯眯的回來了。董蓉麻利的煎炒烹炸,很快就把酒菜都端了上去。

  一家五口團團圍坐,曹老頭兒這大家長腰背挺得筆直,當先說了幾句話,無外乎家和萬事興之類。當然重點誇讚了兒媳的孝順能乾,曹婆子難得沒有反駁,董蓉起身謝過公爹褒獎,然後眾人這才開始吃喝。

  早起過來之前,董蓉在藏窖裡拿了一壇子果酒,入口味道香甜,酒味極淡,曹二姐兒喝著喜歡,幾碗下肚兒就迷糊了。曹婆子本就是個貪心的,如此好酒好菜自然也沒少往肚裡劃拉,於是飯桌未等撤下,這娘倆靠在一處就瘋言瘋語說開了。

  曹二姐兒還好,頂多哭訴幾句臥病在床的苦痛。曹婆子卻是對著族譜大哭起來,“列祖列宗在上,我曹李氏也想給曹家生下男丁續香火啊,但我沒那個福氣啊。老爺領了柱子回來,我心裡難受啊,真想把他掐死,但我還是把他養大了,沒打他沒罵他……”

  曹老頭兒本來正端了酒碗喝的高興,一聽老婆子這話,臉上漸漸也漫上了一層悲色。董蓉還以為老爺子是對老太太有些心存愧疚,趕緊勸道,“爹啊,我娘這是喝醉了。您別往心裡去,我這就扶她回去睡一覺。”

  說著話兒,董蓉就架起曹婆子送去了內室。末了出來又送了曹二姐兒,待得好不容易安頓好這對兒酒鬼母女,酒桌兒旁卻不見了曹老頭兒。董蓉望著滿桌兒狼藉,真是好氣又好笑,於是走去傻柱身邊說道,“幫我拾掇了碗筷,咱們去看看馮叔吧。”

  傻柱掩了眼裡的複雜神色,點頭應下。小夫妻倆麻利的拾掇了碗筷,又嚴嚴實實掩好大門,這才去了東山腳下的馮家小院兒。

  不知是猜到他們小兩口要過來,還是清風偷了懶,馮家的酒桌兒尚且沒有擺上。董蓉給馮老先生行過禮就系了圍裙下廚幫著清風張羅酒菜去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