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寒門天下》第14章 未雨綢繆
  第14章 未雨綢繆
  時至深夜,郭嘉與徐庶欲告辭退出房中時,張角卻親自將二人送出門,然後低聲對郭嘉說道:“奉孝,你和元直還是連夜出城返鄉去吧。”

  郭嘉與徐庶都是心領神會,知道張角弦外之音,於是打算拜別,卻被張角扶住,說:“我親自送你們出城。”

  雖已是春回大地時節,深夜中涼風還是略顯冰寒,郭嘉知道張角身體狀況,連忙推辭,張角卻執意不肯,待二人取了包袱牽了馬之後,一路送至鄴城南門,賄賂了守城兵衛些錢財便打開城門。

  正在此刻,一夥人從後趕來,為首的正是張梁,其後隨從有波才,張曼成,李大目等人,手按刀劍,見到郭嘉與徐庶準備出城,欲拔刀挾持,若是郭嘉與徐庶不從,立刻斬殺。

  “混帳!你們這是要做什麽?”張角怒目圓睜,瞪著自己的弟弟張梁。

  張梁面露不甘之色,卻不敢頂撞自己的大哥,而波才卻越眾而出,語重心長地恭敬道:“大賢良師,此二人既不為我太平道所用,不如就地格殺,否則二人向漢庭揭發太平道所謀,豈不壞事?再者,大賢良師既然如此看重此二人,我等亦知此二人才智罕見,倘若日後此二人為我太平道之敵所用,於我太平道有大患。”

  “放肆!我說讓他們走,若有人敢妄動刀兵,休怪我手下無情!”張角面色嚴酷,氣勢雄渾,將張梁一乾人等震懾地低頭不敢與他對視。

  郭嘉與徐庶見到張角這般維護,心中感動至極,也深知若是張角不親自相送,恐怕今日避免不了一場生死惡鬥了。

  翻身上馬後,郭嘉朝張角抱拳說道:“大賢良師,嘉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張角閉上眼睛默默點頭,待郭嘉與徐庶跨馬奔騰已消失無影無蹤時,張角依然佇立在鄴城外,遙望遠方,數度歎息。

  “大哥,那郭嘉與徐庶已經遠去了。”張梁小心翼翼地來到張角面前。

  張角默默不語,返身回到鄴城,回到據點時,轉身對張梁說道:“叫張白騎,張牛角,司馬俱,徐和來我房中,我有要事吩咐他們。”

  張寶領命前去喚這些人,待四人來到張角房中之後,與張角在房中一直待到了天亮,而走出張角房中的四人都是一副心神不寧的模樣,互相望了望之後,張白騎欲言又止,司馬俱卻搖頭道:“我等且聽大賢良師今日安排行事即可。”

  其余三人放下心中疑慮,最終點了點頭。

  快馬加鞭趕回潁川的郭嘉遠遠便見到了自家良田中耕種的農夫,有人瞧見了下馬步行的郭嘉與徐庶,高聲歡叫道:“小太公回來啦!”

  田中正在春耕的農夫都放下手中農具,跑來給郭嘉問好,一路噓寒問暖讓郭嘉心中暖意十足。

  待來到農田旁的木屋學堂外時,卻見戲志才一臉不悅之色,對於郭嘉歸來既不上前歡迎,也不出言詢問,而在不遠處教導孩童們練武的左慈卻屁顛顛地跑過來,抓住郭嘉的手問道:“小太公,老夫可想死你了。”

  郭嘉頓時一臉不解,反問道:“左老道,你想我作甚?”

  左慈哈哈一笑,撫須得意道:“小太公外出遊歷,這天下可是出了一件大事和一件小事。”

  郭嘉一驚,急忙問道:“何事?”

  戲志才走上前來,面色不善地盯著郭嘉說道:“大事就是甄家醉仙美酒名揚天下,小事就是潁川狂士郭奉孝成了甄家的乘龍快婿。”

  聽罷,徐庶仰天大笑起來,而郭嘉一想便知其中玄機,料想嗜酒如命的戲志才早已料到甄家醉仙酒與他有關,只是恨不能嘗一口世間盛讚的醉仙酒而遷怒於他。

  郭嘉剛想解釋,卻見遠處疾馳而來三匹快馬,三名侍衛從馬上躍下,兩手各提著一個酒壇擺到了郭嘉面前,其中一名侍衛抱拳道:“奉中山太守之命送酒至此,小太公,請收下。”

  這侍衛郭嘉是認識的,原本是甄家的護衛,後來甄儼做了中山太守便將此人招去,畢竟是送酒而來,肯定要找一個見過郭嘉的人。

  沒想到自己前腳剛到,這酒跟著就送到了,郭嘉拱手抱拳謝過之後,三名侍衛便匆匆離去。

  郭嘉看到那一臉興奮抱著一壇酒的戲志才和左慈,走上前去勾住戲志才的肩膀,低聲神秘道:“甄家每次給靈帝送酒也只是送五壇,如今直接給我送了六壇。你可是比皇帝喝得更過癮了,哈哈。”

  戲志才一掃先前不悅之色,點頭稱是,將六壇美酒送入屋中後,與郭嘉一同去見那些平民子弟。

  一年不見,不少孩子已經長得身強力壯,見到郭嘉,都是一臉敬仰地低頭拜禮問好:“小太公安好?”

  郭嘉欣慰地與他們聊些閑話,考考學問,再噓寒問暖一番,讓這些孩子大為感動。

  黃昏時郭嘉,戲志才,徐庶三人回到屋中時,戲志才驚叫道:“左老道,你乾的好事!”

  屋中左慈抱著一個酒壇躺在地上,醉醺醺地說著胡話,而他懷中酒壇卻已經滴酒不見,他一個人竟然喝了滿滿一壇!戲志才見狀心痛不已,上前踹了兩腳左慈卻沒有反應,三人無可奈何,隻好把左側抬到房中床上,然後再來到外室。

  打開一壇美酒,戲志才聞著那濃鬱的酒香,急不可耐地自己倒了一碗,仰頭喝了下去,隻待看好戲的郭嘉與徐庶沒有失望。

  咳咳咳

  戲志才被酒水辛辣嗆得咳嗽不止,好半天才緩過勁兒來,待看到偷笑的郭嘉與徐庶,知道自己心急出了洋相,不過他不在意,再倒一碗,這會兒學乖了,小口嘗了嘗之後,搖頭晃腦地回味一番,嘖嘖嘴讚道:“世間美酒,莫不過醉仙佳釀,奉孝,我猜此酒是你所創,對否?”

  郭嘉也不謙虛,點頭道:“自然。”

  為徐庶和郭嘉倒上酒之後,戲志才疑惑道:“既然如此,你為何偏偏此時才釀?又為何將這天大的財路送給了甄家?”

  郭嘉聳肩答道:“我無本錢,此酒非豪門大戶不能釀,而甄家和我胃口,就送他們了。最重要的是,甄家雖富,卻有仁德之風。”

  徐庶聞言樂道:“恐怕還有一點,奉孝既然想娶甄家之女,不下一筆重禮作聘,恐怕說不過去啊。”

  戲志才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倒是郭嘉百口莫辯,也就默認了,反正如今木已成舟,朋友戲言罷了,一笑置之。

  酒過三巡,戲志才對郭嘉說道:“當年你與文若立下的借糧字據,我已取回,去年秋收之後便還清了荀家。”

  郭嘉點點頭,思量之後問道:“如今家中儲糧有多少?”

  戲志才直接回答道:“如今儲糧足以支撐一年。不過若是奉孝還要再接濟難民,恐怕就有困難了。”

  放下酒碗,郭嘉表情略顯沉重,戲志才心生疑慮,徐庶在一旁將太平道所謀全盤托出,戲志才聽後並無異色,仿佛早已知曉。

  “我料太平道定會生事,卻沒想到這麽快,兵戈一起,又有無數百姓要流離失所了,潁川位於百戰之地,恐怕太平道舉事,潁川必不得安寧啊。”

  徐庶繼而將郭嘉為張角設謀規劃一一道出,這下戲志才也坐不住了,起身在房中踱步,愁容不展,良久才站定凝眉俯視郭嘉道:“奉孝可知,若世人知曉太平道行軍方略均出自你手,你可是要大禍臨頭了!太平道若敗,張角若歸咎奉孝計謀失策,恐來報復。太平道若攻破洛陽,洛陽城中豪門大戶必血流成河,張角功成之日定遣人再請你出山,為服眾意,也必將當日奉孝你定策之功公布天下,屆時,奉孝你恐怕就成了大漢第一罪人了!”

  郭嘉卻淡然自若道:“志才所慮我早已成竹在胸,世間毀譽我不放在眼中,而張角待我至誠,無以為報,臨行前為他謀定一策,算是謝他厚待之恩,日後之事風雲莫測,你我且思定眼下之事。太平道若反,各州主力必然聽從張角號令行事,但太平道傳教十數載,徒眾參差不齊,若聞聽大賢良師舉事,恐怕各地會冒出無數小股義軍呼應張角,潁川雖是百戰之地,張角既得我計謀,必然令各路主力大軍直撲洛陽,但未得張角號令和調遣的小股義軍卻不得不防,我意,即日起開始屯糧,人手皆備一件防身鐵器,學堂子弟每日須半日練武強身,並在附近山中尋一僻靜處,由我親自操練禦敵陣法,以防日後之患。”

  “善。”

  徐庶與戲志才一同點頭,三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後,戲志才忽然抬頭問道:“奉孝,如此大事,難道不警示文若?”

  郭嘉搖搖頭說:“大可不必,荀家乃潁川名門,若真有大敵來犯,名門士族自然同氣連枝共同禦敵,這些家族抱成一團,所聚家兵至少千人,而我們,不但要照顧老幼,光是禦敵兵器都拿不出手,與其擔心士族豪門,還是多想想自己的安危吧。”

  戲志才默然不語,最終化作一聲輕歎。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