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寒門天下》第213章 棋差一著
  第213章 棋差一著
  戰後打掃戰場和清點傷亡。

  太平軍大獲全勝,殺敵近三萬,平均每個出戰的士兵都殺敵三人。

  雖然奇襲製勝是戰術運用得到,可戰果也未免太令人瞠目結舌了。

  嚴顏是第一時間得到結果的人,他滿臉喜色地來到堂中給甘寧和龐統報信。

  “哈哈哈哈,軍師,甘將軍,這初戰就打得曹軍落花流水,看來曹操和袁紹也不過如此,他們想打進關中,簡直是天方夜譚。”

  嚴顏大笑著坐下,桌上茶早已涼透,他卻渾不在意,喝下後爽快地繼續連飲數杯,仿佛比美酒還要甘香。

  坐在一旁的龐統和甘寧卻好似心事重重地低著頭,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嚴顏興致高漲,卻沒有得到回應,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眼神在甘寧和龐統身上來回打轉,疑惑地問道:“為何軍師與將軍不喜反憂?”

  龐統與甘寧同時抬頭,二人對視,龐統先開口問道:“甘將軍,請你將戰事整個過程詳細說一遍,不要有半點遺漏。”

  甘寧先回憶了一番,而後滴水不漏地訴說起來,接著,嚴顏也將他所見所知的戰況詳細道出。

  龐統聽罷後,閉目一歎,默不作聲地從席位上站起身,走出了門外。

  過了一個時辰後,龐統才返回堂中。

  甘寧覺得曹軍潰敗地蹊蹺。

  不是曹軍敗得像是早有安排一般,而是曹軍仿佛絲毫抵抗能力都沒有。

  他們殺敵近三萬,那可是近三萬的屍體。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作假不得。

  甘寧有一個大膽的猜測,卻不敢宣之於口,因為太過無稽。

  嚴顏鬧不清楚現在是個什麽狀況,打了勝仗,而且是大勝,為什麽甘寧和龐統好像反而不高興呢?
  直到龐統返回後,答案才揭曉。

  “曹賊果然狡猾。他是真的想要坐山觀虎鬥啊!”

  龐統歸來後,跪坐下來第一句話便是這一句感歎。

  聽到龐統這麽說,嚴顏不明所以,甘寧卻有些印證了自己的猜測,試探性地問道:“軍師此話,莫非曹操是故意讓這五萬大軍來送死的?”

  甘寧的想法便是這樣,如果曹操不是故意讓這五萬大軍來送死,那麽沒理由他們會勝得這麽輕松,勝得這麽難以置信。

  龐統面露苦笑地說道:“是也不是。”

  勝仗是意料中事,可殺敵近三萬,打得夏侯兄弟直接逃命撤軍,就有些出乎龐統意料了。

  依照龐統的設想,劫營能殺敵近萬已經是個不可思議的戰果,如果曹軍稍弱些,戰果擴大到一萬五,都是情理之中。

  可現在得到一個誇張的殺敵數字後,龐統不喜反驚。

  事出無常必有妖。

  “軍師能否為我解惑?為何是,又為何也不是?”

  甘寧少時瞧不起文人,後來受郭嘉影響,對文人智士是打心底裡敬畏。

  因為武人殺人用刀,文人殺人用心。

  永遠不能小看書生,他們發起狠來,絕對防不勝防。

  龐統將失落的心情收拾起來,淡淡道:“方才我去查驗了一番,曹兵陣亡將士大多是年長之人,或骨瘦嶙峋之人,我若沒有猜錯,這五萬曹兵,絕不是曹操麾下的正規軍,而是曹操臨時募集起來的老弱病殘之軍。”

  甘寧沉沉地出了口氣,嚴顏則是目瞪口呆,訥訥地反問道:“曹操派這樣的軍隊來打仗?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龐統微微搖頭,繼而說道:“恐怕曹操沒料到我軍敢出城來戰吧,畢竟他五萬兵馬兵臨關下,武關只有一萬守軍,函谷關那邊又有袁紹二十萬兵馬叩關,曹操以為主公必定全力堅守函谷關,武關這裡,只要守軍不減員至五千以下,堅守即可。”

  甘寧長歎一聲,戰勝的喜悅一掃而空。

  打贏的不是曹軍的正規軍,而是一支老弱病殘的雜牌軍,甚至都不能用軍隊來形容,只不過是普通人中的弱者穿上了兵甲罷了。

  “曹賊慫恿袁紹來打關中,他出兵五萬,恐怕也是袁紹刻意要求的,否則曹操也犯不著募集這樣一支毫無戰力的軍隊來麻痹袁紹,這一回,曹操贏了,無論關中勝敗如何,主公與袁紹,實力要麽大減,要麽延緩了強盛的步伐。而曹操卻隻用了這樣五萬的雜軍就換來了數年甚至更長遠的利益。曹操,不愧當世梟雄。”

  龐統不勝唏噓。

  今日一戰,他感慨良多。

  自以為摸清了曹操和袁紹的動機與意圖,卻沒料到還是棋差一著。

  曹操在數年以前的兵馬甚至比現在擁兵十萬還要多。

  那個時候收降青州軍,曹操的兵馬超過十萬有余,甚至逼近二十萬。

  但是曹操那時不得不忍痛裁軍,因為他養不起這麽多的軍隊。

  後來拿下豫州,推行屯田,他才安安穩穩地擁兵十萬。

  對曹操而言,募兵不是問題,問題是養不養得起這些兵。

  所以曹操募兵容易,要招募一支老弱殘兵更是輕而易舉。

  意圖就非常明顯,如果招募青壯男子當兵,就要將這些人打造為新銳軍隊,可招募一支老弱殘兵,曹操不可能花錢糧來供養他們,裝備他們。

  目的只有一個,魚目混珠,偷梁換柱,用這五萬雜軍麻痹袁紹,同時屯兵在武關東面,曹操給夏侯兄弟的戰略指令就是對峙造勢,不用攻城。

  只要屯兵在此,便能威懾武關。

  要是沒有甘寧嚴顏率軍夜裡劫營,等夏侯惇與夏侯淵壘砌堅壁,打造好了防禦措施,恐怕外人就根本不會清楚曹營的虛實。

  龐統現在恍然大悟:自己還是看輕了天下梟雄。

  曹操可以鋌而走險,但是,關中大戰的局就是曹操設下的,他又怎會讓自己處於危境之中?
  真從許昌調五萬兵馬來,那麽只剩下五萬兵馬的許昌難道防得住呂布和袁術合擊嗎?

  袁術,呂布,都是反覆無常唯利是圖的小人,曹操難道真會給他們可趁之機嗎?

  後知後覺的龐統暗暗自責,若是能想到這些,他必然不會給郭嘉發去急報請求增援。

  現在來看,弄巧反拙,這一場勝仗,曹操必定沒有傷筋錯骨,太平軍將士卻飽受奔波之苦。

  “軍師,你看下一步,曹操與袁紹會如何應對?武關,還會有危險嗎?”

  甘寧不清楚龐統的內心獨白,即便知道也不放在心上,著眼大局,個人感慨都微不足道,不管曹操的初衷是什麽,下一步的戰略才是重點。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眼下和未來,才是關乎生死的大計。

  龐統精神一震,沉吟片刻後仍舊不確信地說道:“曹軍兵敗武關,袁紹得知後要麽斥責曹操作戰不力,為防袁紹一怒之下撤軍而歸,曹操要麽轉而讓袁紹來打武關,要麽重整旗鼓再臨武關,不論如何,武關接下來,將會面臨真正的強敵。”

  龐統的話只是猜測,若是曹操在這裡必定嗤之以鼻。

  曹操必定會對龐統說:你根本不了解袁本初!
  當袁紹兵臨洛陽,當他派出張頜與淳於瓊兵叩函谷關時,袁紹與關中的大戰,就不可避免。

  曹軍兵敗武關,只不過是給了袁紹一個奚落嘲笑曹操的機會,卻根本不會令袁紹有撤軍的想法萌生。

  因為曹操不是左右大局的人,袁紹自以為他才是。

  曹操敗,無關大局輕重。

  “既如此,那我等還是給主公發去急報,請主公定奪錦帆軍下一步動向吧。”

  甘寧意興闌珊地說道。

  嚴顏手下的一萬兵馬無論如何都要坐鎮武關,如今武關的兵馬調動,只有甘寧的錦帆軍而已。

  夏侯惇與夏侯淵狼狽不堪地撤軍,二人帶著親衛來到洛陽親自面見曹操,自縛請罪。

  曹操坐在主位上不怒自威,手指有節奏地在桌上敲打,堂下兩旁荀攸與程昱跪坐一旁默不作聲。

  夏侯惇與夏侯淵把自己捆了個結結實實,跪在曹操面前,垂首不語,無地自容。

  “好,好啊,敗得好啊。呵呵呵呵,妙才,元讓,你們又立了一功啊。”

  曹操沒有任何預兆地大笑起來。

  夏侯惇和夏侯淵睜大眼睛,驚訝萬分地望著開懷大笑的曹操。

  “主公,若主公是顧念以往情分,不必如此,末將乃敗軍之將,聽憑主公軍法處置。”

  夏侯惇與夏侯淵以為曹操這是不忍責罰他們。

  他們從曹操年輕時就跟著曹操,夏侯淵甚至還幫過曹操頂罪受罰。

  曹操身子一斜,慵懶地歪坐著,閉著眼睛,一手撫著嘴邊的胡須,高深莫測地說道:“我的兵馬在武關打了敗仗,你們說袁紹會是什麽反應?”

  夏侯兄弟被曹操反常的表現弄得頭腦昏沉,一點兒也想不通此時此刻曹操究竟在想什麽。

  程昱跟著曹操很多年,現在能猜到曹操的心思,卻不點破,笑而不語。

  “主公?這與袁紹有何關系?”

  夏侯淵怔怔地問道。

  曹操哈哈大笑,身子向前一傾,凝視著夏侯兄弟,看著他們一副呆愣的模樣,朗聲道:“袁本初會用這個機會去證明,他,比我還會打仗!妙才,元讓,你們幫我給袁本初挖墳墓又加了把力!”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