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寒門天下》第388章 重建秩序
  第388章 重建秩序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成都的商貿集市比起以往都要繁榮。

  年關近在眼前,辛苦勞作一年的百姓會將余糧拿出來換購生活所需品,因此成都內車水馬龍,喧鬧不息。

  在通往成都北城門的道路上,霜雪已被清掃乾淨,一道落幕的身影正緩步前行,朝著城門而去。

  衣著單薄,肩上挎著一個包袱,發絲與胡須都略顯灰白,這個男人對兩旁熙攘的喧囂充耳不聞,一臉淡泊之色地邁著腳步。

  身後忽然傳來馬蹄聲,兩旁百姓都朝那縱馬之人望去。

  成都也只有在主乾道上允許騎馬,在街市密集的地方是禁止騎馬的,但凡路過,都要下馬步行。

  不過在臨近城門口的大道上,除非是太平軍,否則很少有人會放馬狂奔。

  百姓們瞧見策馬之人英姿不凡,年輕俊逸,衣著貴氣之中有說不出的威嚴氣質,他們都情不自禁朝那青年投去善意與尊敬的目光。

  駿馬疾馳而來,擋在了那背著包袱的中年人面前。

  “燁公子?”

  成公英對郭燁的出現感到意外。

  郭燁翻身下馬,來到成公英面前,面露惋惜地問道:“先生真要歸田隱居?”

  韓遂幾年前被剿滅後,郭嘉招降其部將,不在乎這些人的才乾如何,關鍵是郭嘉要對外展露出一個招降納叛的姿態,成公英沒有反抗的余地,比起楊秋等人被郭嘉任用,成公英顯然已經被郭嘉所遺忘,而他待在成都閑賦,都是郭燁在照顧他。

  數年來,郭燁沒有向這位謀士請教過任何公事,僅僅是生活上的照顧。

  現在,成公英打算回西北隱居,郭燁聞聽此事便騎馬追來。

  成公英就像是一個廢人一樣,他顯然心灰意冷,韓遂的死對他打擊很大,他無法向郭嘉效忠。

  表情平靜地點了點頭,成公英去意已決,無需多言。

  郭燁仰視天空,半晌之後吐出一口濁氣,將馬牽到成公英面前,郭燁伸手一請,說:“人各有志,燁不強留先生。此去西北路途遙遠,此馬就給先生代步。請先生上馬。”

  成公英眼神看著郭燁略顯複雜,剛要開口拒絕。

  “請先生上馬。”

  郭燁又重複一遍,口氣誠摯,絕不是威脅。

  盛情難負,成公英翻身上馬,剛要話別郭燁,卻見郭燁拽起韁繩牽著馬朝城門步行而去。

  “就讓燁送先生一程。”

  兩人一馬,在這通往城門的大道上變成了焦點。

  駐足觀望的百姓竊竊私語,都在議論那個騎在馬上的人是誰。

  郭燁,很多百姓可以說再熟悉不過了,甚至好多百姓都是看著郭燁在這城中成長起來的,一個謙遜正直的公子。

  但那馬上的人,沒有人認得,看衣著打扮只是一介布衣而已,卻能讓郭燁為他牽馬,很多人猜測這個人是個大人物。

  成公英此刻萬眾矚目,他內心充滿了複雜,馬匹後掛著的包裹中,隱約能聽到銅錢碰撞的響聲,他緊緊閉上雙眼。

  天寒地凍,郭燁牽馬送成公英直到城外一裡之處才停下了步伐。

  “先生走好,一路平安。”

  說完,郭燁拱手一禮,轉身返回。

  調轉馬頭,望著霜雪蒼茫夾道的那一抹挺拔身影,成公英面露掙扎之色地朗聲道:“公子,區區在下,不足輔佐使君成霸業,但請公子勿要掛懷。”

  雖說西北之地所出的謀士中,成公英或許是在涼州中排在賈詡之後的人才。

  但一百個成公英加起來都難以與賈詡比肩。

  走了幾步的郭燁轉過身,揚起一抹淺笑。

  “父親說過,天生我材必有用,才智高低非是用來比拚,力所能及造福蒼生,先生之才,若能造福百人,千人,就是天下之幸。廓清四海,撥亂反治,令這人心喪亂紛亂不休的世道重歸正途,就是我父親正在做的事情,先生,什麽是宏圖霸業?若這是太平盛世,再多的狼子野心之輩也不過是跳梁小醜而已。”

  說罷,郭燁轉身繼續歸去。

  成公英調轉馬頭與郭燁漸行漸遠。

  走在回城的路上,郭燁忽然停下腳步,面前十步之外,站著一個男人,英武非凡的男人。

  “子龍將軍傷好了嗎?”

  郭燁再次邁出步伐,走到趙雲面前,目光略微仰視比他高一些的趙雲。

  趙雲望著遠方,成公英已經消失在了視線中。

  在城中偶然見到了郭燁為成公英牽馬,趙雲便好奇地跟了出來,沒想到看到了二人分別的一幕。

  來到成都的趙雲居住在太平軍城中軍營裡,沒有人限制他的自由,他可以觀看太平軍將士的操練,可以自由在城中散步,甚至連他出城都沒有人阻攔。

  可在江陵還被郭嘉佔據的情況下,趙雲生怕他逃之夭夭後會牽連無辜。

  他是將軍,斬將殺敵是職責所在,浴血拚殺手上早已鮮血無數,但作為一個救危扶難的將軍,他不能罔顧無辜人的性命,否則他與屠城殘暴的曹操沒有區別。

  “那人是誰?”

  趙雲收回視線,輕聲發問。

  郭燁伸手一讓,二人一同朝城中走去,郭燁也將成公英的事情無所隱瞞地講述給趙雲。

  “忠貞不二,此乃英雄。”

  趙雲對成公英升起一股敬意,沒有屈服在太平軍武力下,難能可貴。

  郭燁對此只是輕淡一笑,反問道:“為何子龍將軍不問我,既然他不肯效忠,那家父為何會放過他?”

  趙雲也疑惑不解,問:“為何?”

  “成公先生如若會改換門庭效忠他人,那麽他早就向我父投誠。既然韓遂已死,成公先生去則去亦,不會再對太平軍構成威脅。”

  郭燁輕聲說道。

  趙雲聽後沉默片刻,忽然問道:“公子的意思,如若我主不死,使君不會放我離去?”

  郭燁望著趙雲,很輕淡地笑了笑,沒有絲毫高深莫測的味道。

  算是一個明確的答覆。

  趙雲能夠理解郭嘉的做法,把他放回去劉備身邊,將來郭嘉與劉備開戰,讓趙雲殺太平軍嗎?

  如果郭嘉真這麽做,勢必會遭來內部的不滿情緒。

  “將軍,你來成都的日子也不短了,你覺得成都怎麽樣?”

  郭燁就像是和朋友聊天那般詢問趙雲,盡管在郭燁出生的時候趙雲就已經是騎著馬殺黃巾的英雄。

  這個問題讓趙雲感到很沉重。

  他不願意承認郭嘉的作為,不願意承認郭嘉治下的屬地,是他走南闖北見識過最太平的地方,即便是挾天子令諸侯的曹魏,都比不上。

  “穩定的秩序。”

  趙雲的答案只有五個字。

  郭燁詫異於趙雲的回答,看樣子趙雲把這一切看得很通透。

  “既然將軍都說中了要害,難道還認為我父親是天下的罪人嗎?”

  趙雲沉默不語,難以回答。

  世道淪喪,社會動蕩,不是死了多少人,不是毀滅了多少財富的問題。

  一切源於秩序,文明的基石。

  郭嘉治理一方,就是將被踐踏破壞的秩序重新建立起來,這是本質內容,一系列行政或軍事措施,都是為了保證這一目的的實現。

  貧富強弱,喜悲貴賤,這在任何時代任何時候,都會是社會狀況,人人安居樂業,比較之下,還是有窮人,自然有富人,可必須有秩序去維持這個世道。

  窮,不是問題,問題是有沒有途徑致富,有沒有途徑解決生存危機。

  從前,黃巾起義,如果不是百姓被逼走投無路,誰又會拋出性命來鋌而走險呢?

  曾經大漢王朝的秩序是被誰破壞掉了?首當其衝是劉家帝王,其次是結黨營私的外戚,士族,閹黨,最後才是野心家利用機會妄圖趁勢而起。

  收復山河,江山一統,不是把敵人都殺掉這麽簡單的事情。

  如果僅僅是殺人的話,郭嘉早就實現了一統江山。

  郭嘉用二十年的時間建立起一個全新的秩序,需要更多人意識到這個秩序的重要性,需要擁戴者一起來維護這個體系,從官到民,從統治階級到被統治階級。

  當有外來者想要破壞這個體系的時候,郭嘉就有了眾志成城的支持者一起反抗。

  十年磨一劍,郭嘉要的不光是強大的軍隊,還有支持他的民心,以及廣大官民群眾對他的擁護,讓所有人都發自內心肯定他的作為,並且能夠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因為他們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當然,肯定有人會對郭嘉不滿,不滿的人只會是少數,是那些只顧私利而罔顧道義的人。

  “子龍將軍,劉皇叔此人生平事跡,我也聽了不少,可是恕我直言,劉皇叔所作所為,我不認為他有多大的才乾,又有怎樣的本事去造福百姓,也許是他沒有實力,沒有屬地,所以這方面的才能展現不出來,可有一天,如果劉皇叔站在我的面前,我會殺他,因為假設要在我父和劉皇叔之間選一個皇帝,哪怕我不姓郭,我也不會選劉皇叔。”

  城門口,郭燁忽然停下腳步,面色鄭重地對趙雲說道。

  趙雲皺眉不已,沉聲道:“誰說我家主公想要當皇帝?廓清環宇之後,自當是在許昌受難的天子君臨天下。”

  郭燁嗤鼻一笑。

  “子龍將軍,我父說你是天下難得的猛將,深明大義之士,可我看來,你簡直罔顧蒼生。許昌的天子?從他登基那一刻就是董卓的傀儡,然後當了曹魏十幾年的傀儡,他前半生一直是被人擺布,他君臨天下?你能當著我的面保證他會是一個好皇帝嗎?你的忠肝義膽,在天下蒼生和一個傀儡皇帝之間,做出的選擇就是這個嗎?”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