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寒門天下》第177章 魄力勇氣
  第177章 魄力勇氣
  “足下何人?”

  郭嘉來到那位大臣面前,此人站在文武前列,官職應該不低。

  那人昂著臉,斜著眼睛瞥了郭嘉一眼,傲然道:“河內張氏,司空張喜,兼尚書令……”

  他還要繼續報出後面一連串的官職,郭嘉抬起手示意他收住話音。

  司空!

  位列三公!

  絕對的大官,至於他出身河內張家,還是哪裡,郭嘉沒興趣探究。

  士族政治集團的形成並不是在漢朝建國就有,而是統治腐朽,近一百年來外戚宦官輪流把持朝政,帝王昏聵導致的。

  比如潁川荀氏,荀彧是屬於第三代,第二代是荀爽等人,第一代是荀淑等。

  再比如已經亡故的司徒王允,他是太原王氏士族的第一代領袖,再往後,歷史上太原王氏第二代,第三代,出了不少司徒,司空,刺史等位高權重的人物。

  東漢末年,是士族形成發展的初期,真正壯大和登上歷史舞台形成不可撼動的一股勢力,是在歷史上的數十年後,曹魏建國時的九品中正製推動下。

  而當下,在門閥形成的初期,真正將一個一個分散的士族集團整合起來為己所用的,是袁家。

  第一代袁家領袖,司徒袁安,第二代袁家領袖,司空袁敞,第三代袁家領袖,太尉袁湯,第四代袁家領袖,司空袁逢,太傅袁隗。

  四代領袖打下的根基傳到第五代領袖袁紹手裡,就有了四世三公門多故吏的雄厚資本。

  換了別的地方士族,誰比得了袁家?
  現在殿中這些文武官員,他們即便是在地方有些根基,但都太淺薄了,比如博陵崔氏,潁川鍾氏,弘農楊氏……

  這些地方豪族出身晉身士族的門閥真正興起,要等曹丕上位,現在?他們能掀起的波瀾不足為懼,否則,他們也不會落魄到奄奄待斃的慘境之中。

  “在下郭嘉,出身卑賤,不值一提。”

  郭嘉輕聲說完,再一轉身,走前兩步,朝主位上表情尷尬的劉協拱手道:“陛下,臣剿滅李傕郭汜後,得知朝中有奸臣與二賊同流合汙,其中就有司空張喜。臣,願為陛下斬除奸佞,肅清朝野!典韋,將奸臣張喜拖出去,斬了!”

  眾人嘩然,無不震驚!
  劉協瞳孔微縮,呆滯地望著仰視他面無表情的郭嘉,心底驀然竄起一股冰涼的氣流,席卷百骸。

  “郭嘉,你敢在陛下眼前行凶?汙蔑當朝重臣!你罪該萬死!”

  張喜被典韋拖出去時不斷叫囂,可仍舊改變不了命運。

  群臣驚呆了!馬騰韓遂也驚呆了!

  劉協更是忍不住顫抖起來,此刻,圖窮匕見了嗎?!

  “郭嘉,張司空對陛下忠心耿耿,豈會私通李傕郭汜,你不要血口噴人!”

  董承怒不可遏地指著郭嘉,而郭嘉仰視劉協的目光緩緩低垂,並不朝董承望去,輕聲道:“敢問足下又是何人?”

  暴跳如雷的董承言語一滯,剛才還口齒伶俐,現在卻吐不出半個字。

  他若是自報家門,會不會又被郭嘉誣陷了呢?
  殿外張喜的叫罵消失,砍頭是沒有慘叫聲的,手起刀落,乾脆利落,世界清靜。

  “陛下,郭嘉剿賊有功,張司空私通逆賊,當死。”

  鍾繇面無表情出列淡淡說道。

  殿內群臣都驚疑地望著鍾繇,又朝微微垂首無動於衷的郭嘉望去。

  鍾繇倒戈投向郭嘉了嗎?

  至少群臣會有人這麽揣測,緊隨鍾繇其後,伏完也出列低頭抱拳附議。

  劉協面無血色,看著下面不斷有人出來附和郭嘉的舉動,腦海中第一個念頭便是他們都倒向了郭嘉。

  就算張喜真的是李傕郭汜的爪牙,就算張喜論罪當誅,也輪不到郭嘉動手!

  朕,還在呢!
  可郭嘉已經殺了人,而且,他還能殺更多!

  這樣一想,劉協明白了鍾繇的用意。

  這是要給雙方一個台階下。

  為了一個張喜,為了些許臉面,真要逼得郭嘉揮起屠刀嗎?
  大漢這些年逼反的人還少嗎?
  郭嘉就算沒有功勞,可他有軍隊,而且是已經掌控了洛陽的軍隊!
  弑君,一念之間!
  “既然愛卿有張喜通敵的罪證,張喜死有余辜。”

  劉協強顏歡笑,生硬地道出一句話。

  現在,他已想通。

  郭嘉有功,有兵有將。

  他可以拉攏,也可以不聞不問。

  但是,決不能輕視或觸怒。

  張喜死,那是張喜觸怒了郭嘉。

  天下人,都可以背後辱罵郭嘉,詛咒郭嘉。

  也可以當著郭嘉的面。

  不過,後果自負。

  郭嘉殺張喜,易如反掌,引發的後果無非就是激怒劉協。

  這一點,郭嘉心知肚明,可他還是下令殺了張喜,原因很簡單。

  殺李傕郭汜縱然是因他二人是郭嘉進取關中必須拔除的阻礙,但同樣也是幫劉協報仇雪恨。

  他千裡來洛陽,給天子和群臣送來糧食,不求他們感恩載德,但至少一份最基本的尊重能夠得到吧?要求不過分吧?
  張喜出言不遜,甚至是當著郭嘉與郭燁父子兩人的面。

  以怨抱怨,你不敬我,百倍還之。

  鍾繇是最先看出來因果的人,他去過成都,與郭嘉有過短暫的接觸,郭嘉的為人,他能看清三分。

  郭嘉不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更不是一個樂此不疲耀武揚威的人。

  他殺張喜,就是私人恩怨,不是震懾誰,並不含沙射影。

  所以,他第一個出面來附和郭嘉,是為了息止風波。

  天子若因張喜之死而動怒,百官若群起而攻之。

  今日,楊安殿恐會血流成河。

  “陛下,臣身為益州牧,還要返回成都料理政務,先行告退。”

  郭嘉躬身行禮,打算離去。

  至於是返回成都還是長安,沒人能限制他。

  “奉孝,請留步!”

  劉協忽然起身疾呼,伸出的手仿佛想要將郭嘉拽住一般。

  郭嘉微微皺眉,不知劉協還要做什麽。

  千萬不要逼我再殺人了!

  “眾愛卿先行退下,奉孝留下。”

  群臣躊躇不定,害怕郭嘉對天子不利,後知後覺恍然所覺,郭嘉要害天子,他們在不在,都一樣。

  百官退去,宦官也被遣退,楊安殿內只有高高在上的天子劉協和站直垂首漠然的郭嘉。

  死寂的殿內,劉協俯視郭嘉許久,一言不發,忽然抬步走下,來到郭嘉面前停下腳步。

  微微抬頭,郭嘉看見了劉協複雜的表情,輕聲歎道:“陛下,當年,是臣負了您。”

  郭嘉曾對劉協說過,只要蔡琰脫難,他便會投效劉協,但他食言了。

  崤山腳下,與董卓交鋒之時,郭嘉連劉協提都沒提過。

  可那時,郭嘉不提劉協,是為劉協好。

  董卓斷不會將劉協放走,死,也不會。

  “奉孝,朕不明白,朕始終都不明白,朕待你至誠,愛才之心,蒼天可鑒。為何奉孝,卻不願效忠朕?”

  劉協一臉痛惜之色,他琢磨不透郭嘉的態度。

  盡管郭嘉殺了李傕郭汜,又送來了糧食,看起來都是好意,但劉協還是覺得與郭嘉相距不到一步,二人的心,卻相距天涯之遙。

  望著面前比當年長了半截一樣的劉協,郭嘉與他相對而立,仍舊是目光俯視。

  帶著些許悵然的感歎,郭嘉輕輕一笑,似嘲似諷。

  “陛下,當年的皇子協,決計不會問臣這個問題。”

  以郭嘉今日的眼光來看,八歲的皇子協,比現在十六歲的天子協,要更出色和眼光獨到。

  劉協表情一震,逼視郭嘉,反問:“奉孝此言,何意?”

  郭嘉嚴肅地凝視劉協,淡淡道:“陛下,不是跪在陛下眼前的就是忠臣,不是敢對陛下不敬的就是逆臣。敢問陛下,臣殺張喜,陛下心中可有怒意?請坦言相告。”

  劉協呼吸一促,咬牙道:“奉孝,難道朕不該怒嗎?”

  郭嘉點頭,道:“該,陛下該怒。可是陛下,你對臣有怒,對袁紹,曹操,劉表,孫策,袁術,劉備,呂布,是否有怒?”

  這個問題,讓劉協面無血色,答不上來。

  郭嘉殺了劉家的一條狗,可那些諸侯不能說全部,至少有不少是公然要搶劉家的江山。

  諸侯中如今聲勢滔天的袁紹,劉協脫難後為何不去找袁紹來輔佐?

  待在洛陽吃樹皮草根也不去招諸侯們來,為什麽?
  因為劉協不信任那些諸侯。

  “奉孝,難道你就眼看朕落難而袖手不顧?”

  相比其他諸侯,劉協更相信郭嘉會幫他收復山河。

  因為郭嘉是最沒有背景的一方諸侯。

  袁紹四世三公,劉協擔憂袁紹狼子野心。

  曹操有曹氏夏侯氏宗親,做大後勢必君臣易主。

  劉表是漢室同宗,劉家的皇帝經常都是同宗子嗣來當,劉表真要是能重整山河,難道就沒有奪位的心思?劉協也信不過他。

  至於其他勢力不如這三家的諸侯,也就沒什麽可依靠的了。

  而郭嘉,仿佛孑然一身,他的身份,是最適合幫助劉協匡扶漢室,中興大漢,同樣又可以輕易達到鉗製郭嘉的局面。

  只是,郭嘉願不願,才是關鍵的問題。

  “陛下,臣已說過,非臣不願,而是陛下不願移駕成都。”

  郭嘉面露失望之色。

  劉協,出生後母親便慘死,在皇宮爾虞我詐中成長,又要提防何後的毒手,八歲的他聰穎過人,看得比很多成年人都要清楚。

  可這些年,娶了皇后,納了嬪妃,溫柔鄉中成長起來的他,反倒越發平庸了。

  如果是八歲時候的劉協,郭嘉確信,劉協絕對會跟他去成都。

  哪怕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他都願意等。

  可現在,劉協沒那份魄力和勇氣。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