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寒門天下》第413章 梟雄手腕
  第413章 梟雄手腕
  劉備早已習慣了諸葛亮的語出驚人,但是聽到“滅曹之前,必先吞吳”還是讓他渾身巨震。

  這八個字代表什麽?
  意味著郭嘉出現在赤壁之戰尾聲之時,就已經打定主意把矛頭對準了江東!
  “這,何以見得?”

  劉備推崇諸葛亮,卻也並不盲目。

  諸葛亮又搖起羽扇,平靜地問道:“主公與吳侯一樣,只看到了太平軍北攻樊城,距離成功只差咫尺之遙,最終功虧一簣。甘興霸水淹七軍勇挫曹魏,甚至不惜違抗郭嘉的軍令也要將樊城攻破,天下人看到了一個誓死破城的甘興霸,可是,有人想過郭嘉的意圖嗎?他,究竟想不想要樊城?”

  “當然想要了!”

  劉備脫口而出,說完後卻又自己呆住,因為他從諸葛亮的眼神中瞧出一絲惋惜。

  也稱得上是戎馬半生的劉備對城池屬地朝思暮想,天下咽喉的荊州,曹魏中原防線中最重要的一環樊城,換了他是郭嘉,為什麽不要?
  諸葛亮移開視線,心中有幾分失落。

  這就是郭嘉與劉備的區別,與天下梟雄的差別。

  一城一地得失,早已不是郭嘉看重的,所有梟雄都將目光放在局部,而郭嘉始終放眼全局,視野始終凌駕對手之上。

  劉備的以己度人已經完全曝露了他與郭嘉不是一個等級的梟雄。

  “主公,可曾記得去年赤壁大戰結束後,在下曾說過一個疑問,為何郭嘉放曹仁從江陵撤退扼守樊城?”

  諸葛亮眼簾微垂,神色意外地露出幾分敬佩。

  劉備茫然,無話可說。

  當日郭,孫,劉,三家在江陵城外會師,要說那時,樊城還是空虛的,郭嘉有機會取樊城,也可以困死曹仁的十萬大軍,但是郭嘉沒有這麽做,放了曹仁退守樊城。

  “如果郭嘉想要樊城,去年他就如願以償了。”

  聽諸葛亮這麽一說,劉備反倒更加迷茫,依諸葛亮所說,郭嘉不想要樊城,但是又讓甘寧率軍去攻樊城,還打了一場名震天下的漂亮仗,這簡直是自相矛盾。

  諸葛亮昂起下巴,露出幾分笑意,郭嘉布局,外人要捕風捉影將零零碎碎的事情聯系在一起,才能真正洞悉他的意圖。

  “簡單地說,郭嘉放曹仁退守樊城,是為了讓甘寧今年去攻,而讓甘寧去攻樊城,則是給江東一個背後偷襲的機會。這樣,一切疑團就解開了,依郭嘉以往作風,攻城掠地後都首重經營,但他偏偏沒有席卷荊南,即便到手的荊州幾郡,都沒有對官員進行撤換整治,反而急於進攻曹魏。”

  劉備心神俱震,驚訝地反問道:“難道過去一年,郭嘉籌謀設計,就是為了讓吳侯在背後偷襲他?這”

  “聽起來不可思議是嗎?但是主公,你知道吳侯傾盡江東兵力襲取南郡,意欲覆滅十萬太平軍的下場是什麽嗎?”

  諸葛亮收起笑容,逼視劉備,神色鄭重。

  劉備一時間還未反應過來,諸葛亮卻緊接著一字一字道:“郭嘉想要的,就是四個字:名正言順!他可以光明正大舉兵討伐江東,一統長江以南。而吳侯,卻給江東引來了滅頂之災。”

  說完之後,諸葛亮昂首挺胸,驀然輕笑。

  郭嘉,能拿天下梟雄垂涎三尺的荊州做局,用一城一地得失來形容他的胸襟眼界,還是顯得小氣了。

  劉備抬起手擦擦額頭冷汗,諸葛亮說的話讓他感到心驚膽戰,回過頭去想,也就明白了諸葛亮所說郭嘉計劃中這一場郭孫之戰,原先是準備連帶他也一起剿滅的意思。

  如果沒有離開江夏,或許劉備和孫權仍舊會合作。

  可是劉備還是將信將疑,或許這種大手筆的布局,他想都不敢想,即便是他最懼怕的曹操,也不曾有過。

  “可是關中馬超造反,難道郭嘉置若罔聞?”

  諸葛亮輕笑幾聲,搖頭道:“主公只要記住一件事,太平軍內部不會出任何問題,一切不和矛盾或紛爭,都是假象。甘寧與吳懿的敵對,假的。馬超造反,假的。只不過馬超造反的確是郭嘉布局中最險的一步棋,因為,馬超如若真的反了,後果不堪設想,但是,我料在馬超身邊,郭嘉還有布置,就是防范馬超假戲真做。”

  如果諸葛亮知道郭嘉收服馬超的詳細過程,那他也一定猜得到郭嘉在馬超身邊還有一顆棋子作為後手:龐德。

  劉備今天是徹底震撼得無以複加,如果沒有諸葛亮告訴他,他根本不會了解他與郭嘉的差距,更加看不清這波譎雲詭的天下形勢。

  “馬超造反也是假的?這又為何?”

  諸葛亮用羽扇尾端敲了敲桌面,先敲南,再敲北。

  “誘敵。”

  “那並沒有得逞,張頜鎮守洛陽一直都按兵不動。”

  諸葛亮神秘一笑,道:“時機未到。”

  冷汗淋淋的劉備喟然長歎。

  “既然郭嘉準備就緒,早已將吳侯的一舉一動都了如指掌,那他肯定也對郭孫之戰勝券在握了。”

  諸葛亮閉目點了點頭。

  不論郭嘉做什麽,太平軍出了怎樣的問題,掛帥點將上又有怎樣讓人可笑之處,都是假象。

  只不過身在局中的人對這些眼花繚亂的假象難以看清罷了。

  “若沒有軍師,恐怕.”

  劉備帶著唏噓離開。

  的確,要沒有諸葛亮在最關鍵的時刻讓劉備跳出荊州那個漩渦中心,置身事外,那現在,劉備和孫權坐在同一條船上,下場已然可以預見。

  諸葛亮卻露出一絲苦笑。

  怔怔出神的他感到一股徹骨的無力。

  讓劉備戰略轉移遠離是非之地,現在又有了徐州,如果能給他五年,或許劉備還有機會。

  可這個時間,諸葛亮確定,郭嘉不會給劉備的。

  現在只是見一步走一步而已,有點兒垂死掙扎的意思。

  想到曹丕剛剛推出的九品中正製,諸葛亮神色忽然一冷。

  “曹丕,你背棄了你父親奮鬥一生的路線。曹魏即便得了天下,又能怎樣?愛臣太親,必危其身,人臣太貴,必易其主。這種道理難道你不明白嗎?鼠目寸光!癡心妄想!”

  諸葛亮深刻明白,九品中正製的危害在短時之內不會曝露,但是當那些家門顯赫的士族逐步坐大之後,帝王集權勢必會被臣下朋黨分化,而政見不合利益紛爭,又將會用一種延續手段來解決:戰爭。

  滅曹!

  諸葛亮深呼吸一口氣。

  或許天下希望,只能寄托在郭嘉身上了!
  巴東大營
  永安城外,周泰蔣欽孟達三人略顯心情沉重。

  此次出征,郭嘉給他三人的軍令是將兵馬全部交給郭燁,三人留守永安。

  傾益州兵力東征,周泰蔣欽孟達都明白,他們三人相當於被解職,因為麾下一兵一卒都沒有了。

  天氣燥熱,人心浮躁。

  當浩浩蕩蕩的軍隊出現在西方後,周泰拍了拍孟達與蔣欽,示意他們都打起精神,不管怎樣,心裡有再多不滿,都還是先收起來為妙。

  說到底,三人聽命甘寧,的確是丟掉了南郡等地,有過。

  雄糾氣昂的軍隊映入眼簾,郭燁這位世子雖則年輕,但氣勢不俗,身穿鎧甲腰懸佩劍,表情一絲不苟,分毫沒有掉以輕心的感覺。

  在距離永安城還有半裡之時,郭燁翻身下馬,步行來到城門口,見到周泰蔣欽孟達三人,在對方要行禮之前,郭燁先抱拳行禮,道:“三位將軍在前線鏖戰數月,為我太平軍斬將殺敵,勞苦功高。”

  論輩分,郭燁低,但論地位,郭燁高。

  可現在郭燁將自己的姿態擺的很低,讓周泰三人十分感動。

  三人立即還禮,與郭燁一同入城,身後的魏延蕭仁賈詡等人率軍緊隨其後。

  郭燁沒有下榻永安府衙,而是來到永安大營中,打算在軍營中休整幾日,兵馬交接完成後就東征。

  帥帳之中,身為此次出征的主帥,郭燁坐在主位上,拿出郭嘉的軍令,也不宣讀,直接交給周泰讓他過目。

  周泰打開一看,果不其然,到了最後一刻,郭嘉仍舊沒有回心轉意,還是讓周泰蔣欽孟達三人在永安待命,僅僅是負責糧草調度,唯一的任務就是按時運送糧草給前線部隊。

  頓時,周泰灰心喪氣,無精打采地拱手朝郭燁說了幾句場面話,對郭燁發自內心的安慰是充耳不聞,三將離去。

  郭燁脫去鎧甲,翻開荊州地形圖正在研究,事到眼前,即將出征討伐孫權,可該怎麽打這一場仗,郭燁還沒有一個計劃,此次出征,倉促緊急,他臨陣掛帥,根本沒有時間思考這些。

  “將軍,帳外有人求見。”

  作為郭燁親衛的張翼入帳稟報,郭燁頭也不抬,輕聲問道:“何人?”

  “甘校尉。”

  郭燁停下動作,抬起頭對張翼說道:“讓他進來。”

  張翼領命退下,不一陣,帳簾掀起,甘瑰走了進來。

  郭燁一眼瞧見久別重逢的甘瑰,嚇了一跳。

  這英姿俊郎的年輕發小仿佛變了一個人,滿面憔悴,神色萎靡,看郭燁的眼神中隱含愧疚。

  郭燁當即明白過來。

  一切,源自甘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