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寒門天下》第411章 全面開戰
  第411章 全面開戰

  最近幾年,郭嘉這位君主給臣下的感覺更加難以捉摸,行事詭異,作風難測,優柔寡斷稱不上,獨斷獨行倒是有些趨勢。

  以往郭嘉攻城掠地能夠屢戰屢勝,都是建立在集思廣益關鍵時刻決斷正確的基礎上,可是今天,郭嘉的決策讓所有人感到匪夷所思,震撼錯愕得無以複加。

  滅吳,討伐江東,郭嘉這個決定,沒有人敢質疑。

  哪怕郭嘉現在不要關中,也有實力發動一場與江東生死之戰,勝算也絕對高過對方。

  但是,面對軍中身經百戰戰績彪炳的幾員大將的請命,郭嘉卻收起幾分盛怒之色,閉目猶豫一陣後,開口沉聲道:“郭燁!”

  這位世子立即移步出來,躬身待命。

  “蕭仁。”

  “魏延。”

  “張任。”

  “鄧芝。”

  “賈詡。”

  被郭嘉點到名字的人立即出列,而後只聽郭嘉發號施令。

  “郭燁,命你從成都帶兵十萬前往巴東郡,從周泰手上接管他麾下十萬兵馬,然後,給我一路向東,無論誰敢擋道,殺,不到海邊,就別回頭!魏延,命你統領先鋒前軍,蕭仁,命你統領中軍,賈詡你負責後軍。其他將領皆聽命郭燁調遣。”

  從巴東郡一路向東,貫穿荊州橫掃而去,勢必要踏平江東孫權的統治中心:建業!

  不到海,不回頭,意味什麽,無需多做解釋。

  魏延,張任,鄧芝臉上都帶著按捺不住的激動之色抱拳領命,賈詡則是面色淡然地也接下軍令,他負責後軍,多半都是接應和負責後勤的任務,並不是衝鋒陷陣的主力,這個職位讓文官擔任,並不為過。

  而被點名為此次中軍大將的蕭仁則有些摸不著頭腦。

  他最早追隨郭嘉,可以說是郭嘉悉心栽培下才有今天,但他始終沒有外出野戰經歷的將領,討伐江東這麽重要的戰事,郭嘉居然讓他來擔任中軍主將,中軍可是三軍主力部隊,前軍衝鋒,真正決定勝負的戰役,可都是在中軍的肩上,蕭仁自認這個職位,太平軍中太多人都比他更加能夠勝任,比如典韋,許褚,高順,張燕等等,都絕對比他能做的好,可是郭嘉偏偏點名讓他來!
  比之蕭仁更加迷茫的是郭燁,作為世子的身份,地位超然,可不代表他軍事能力就和地位相伯仲,他是在軍中歷練過,也參加過外出征戰,卻沒有真正獨當一面領軍作戰過,哪怕是打打山賊平平野匪,他那時也都是跟在典滿後面聽從號令行事,突然讓他當主帥,郭嘉這究竟是什麽意思?在帥位上,郭燁即便能把所有兵書倒背如流,那也是紙上談兵,這一仗如果打敗了,搞不好就葬送了郭嘉二十年的基業!

  事到眼前,軍令當前,郭燁盡管心中存疑,卻還是抱拳領命。

  “主公,這.”

  甄儼,彭羕,黃權,甄堯,向朗等等文官,全都驚呆了,反應過來後就出列想要勸郭嘉三思後行。

  而武將這邊典韋許褚高順等幾個本以為這場仗肯定少不了他們的人則也傻眼,面面相覷,怎麽也想不到關鍵時候,郭嘉對他們竟然視而不見。

  可郭嘉面對文官的勸諫以及軍中中流砥柱大將們難以置信的目光,卻固執地一揮手,決然道:“我意已決。三日後發兵滅吳!”

  說罷,郭嘉便轉身離去。

  郭嘉消失在眾人視線中,但堂內久久無聲,不短的沉默之後,郭燁大步流星朝府內走去,去追郭嘉。

  而文官們則急得火燒眉毛,將戲志才與秦宓圍住,七嘴八舌焦急地催促起來。

  “戲大人,你怎麽不勸勸主公?這,這不是兒戲啊!”

  “秦大人,你怎麽也一言不發?滅吳豈是小事?戰端一開,整個南方都將卷入戰火之中,燁公子尚且年輕,還是應該老將出馬穩妥一些啊,你看,仲康將軍,惡來將軍,公孝將軍,隨便哪個領兵為帥,都能讓人放心,可主公”

  “對呀對呀,幾位身經百戰攻無不克的將軍都留在成都,這算個什麽事?”

  面對被同僚圍住的情景,戲志才和秦宓都是無聲一歎。

  戲志才攤手無奈地說道:“主公的令,何時更改過?”

  這一問,把所有人又給問呆了。

  郭嘉從不朝令夕改,每個命令都是深思熟慮後作出的決定,所以他的話,一言九鼎,從來都沒有不經大腦的衝動之言。

  這樣一想,文官們把目光不約而同轉向了武將這邊,瞧著許褚典韋等將欲言又止。

  似乎,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明白了。

  也許,郭嘉害怕甘寧違令不遵的事情重演。

  這些武將都是太平軍中功勳卓著的人物,萬一再出一個三令不從的甘興霸,郭嘉恐怕要氣的吐血。

  典韋摸著光頭百思不解地朝外走去,許褚在他耳邊發著牢騷,高順表情沒什麽變化,卻也能看出他心情不佳。

  這種關鍵的戰役,武將們當然各個都想上前線征戰,但郭嘉偏偏不用他們,能怎麽辦呢?

  他們都了解郭嘉,所以也就不去問郭嘉,因為結果不會有任何變化。

  鄧芝和張任興奮是肯定的,但是相比幾位既前輩又是上司的將軍在失落,自然不好表現的太過激動,否則顏面上不好交代。

  在場所有人中,也就只有魏延面色平靜,內心的激動幾乎要衝破百骸。

  在他心裡,投效郭嘉時對郭嘉的忠誠正在漸漸消退,反而死心塌地跟著郭燁這位世子。

  自被郭嘉點名訓練新軍以來,魏延磨刀霍霍就等著機會大乾一場,現在機會終於來了!
  不但他心中之主郭燁是主帥,他也撈到一個前鋒大將的任務。

  魏延很明白這一場仗的重要性與意義。

  滅吳!

  這是郭氏江山最重要的一戰,因為這會導致三足鼎立之勢崩塌,江東孫家滅亡,緊接著就是天下傾覆。

  郭嘉走在回後院的路上,偏頭叮嚀蕭義將孫尚香住處完全與外界隔離,從前他也是這麽做的,而現在,更要如此,不能讓孫尚香聽到任何風吹草動,也許在孫尚香心裡,郭家與孫家的和平,至少會有五年十年。

  卻不想,一年不到的時間裡,兩家就徹底翻臉,並且結下必須以戰爭手段結束的仇恨。

  身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郭嘉讓蕭義去安排事宜,待蕭義走後,他轉過身,不出意料地看到郭燁追上來。

  “父親,孩兒”

  郭燁剛一開口,郭嘉就抬起手阻止他往下說。

  “此次出征,你雖為主帥,但行軍事宜皆聽從賈文和。明白嗎?”

  郭嘉這話說完,郭燁心中疑雲盡去,他並不對沙場感到膽怯,在鬼門關走過一回,郭燁上得了戰場不怕死,這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可是這一次討伐江東非同小可,絕不是郭燁能夠掌控全局的,所以他希望郭嘉謹慎一些。

  但現在,郭燁明白了,他這個主帥是個幌子,雖然郭嘉沒有掛帥親征,但安排了賈詡隨軍,就是傳達郭嘉所有的部署和攻略。

  “孩兒知道了,定不負所望。”

  郭燁走後,郭嘉走回書房,親自提筆手書一份討吳檄文。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太平軍此次討伐孫吳,首先要在巴東郡匯合,因此在接到軍令後的第一時間,漢中的糧草輜重猶如海潮般運去巴東郡。

  同時,在兵馬出動之前,郭嘉的討吳檄文也被加急加快傳遍天下。

  檄文中寫的很明白,孫權背約,又襲取南郡,將隸屬郭嘉的荊州侵佔,而且孫權投降了天下公敵曹魏,那就是整個天下的敵人。

  郭嘉興兵攻伐,一向在大義上無懈可擊。

  江東的行為,難道郭嘉應該忍氣吞聲?

  曹丕在看到郭嘉發布的討吳檄文之時,同時還接到了一個讓他驚訝的消息。

  徐州,丟了!
  在合肥厲兵秣馬半年的劉備趁著襄樊戰況兩度巨變之時,揮軍向東北方的徐州。

  廣陵太守陳登是駐守徐州南端,距離合肥很近,按他所料,劉備攻打徐州,首戰應取廣陵郡。

  可他低估了劉備軍中還有一個諸葛亮。

  諸葛亮隻讓關羽率軍三千佯攻廣陵,就讓陳登以為劉備的主力部隊真的要在廣陵來一場決戰,誰讓劉備麾下的關羽名震四海呢?

  結果當陳登在廣陵探清了關羽只有三千兵馬時,徐州城淪陷的消息卻傳到了他耳中。

  佯攻廣陵,奇襲徐州。

  陳登派人向許昌的夏侯尚求援,請求夏侯尚與他一同出兵合擊劉備,但夏侯尚有令在身,不能擅自調兵離開許昌。

  劉備看起來是不要廣陵郡,所以關羽向北撤退,似乎打算與劉備匯合,陳登便打著追殺關羽消磨掉劉備部分力量的算盤出城連夜追擊,結果一出城不到百裡便中伏,諸葛亮帶著陳到率領精銳白耳兵大破陳登,並趁勢一舉拿下廣陵。

  也許到了這個時候,劉備才真正認識到了諸葛亮軍事上的才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以旗鼓相當的兵力打了一場漂亮的仗,讓劉備再一次執掌徐州,有了不小的立足之地。

  曹丕看到徐州淪陷的消息後先是驚訝和憤怒,但是當他看到郭嘉的討吳檄文後卻又開懷大笑起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