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寒門天下》第103章 捷報殺機
  第103章 捷報殺機

  明明是一場大敗,太平軍甚至都沒有正式與荊州軍交鋒,完全是被劉表引入死局之後毫無還手之力,可謂狼狽不堪,但是郭嘉卻讓人帶著大勝的捷報先行一步通知巴東郡的司馬俱,許褚不明白這是為何,換了將領敢這麽做,那就是謊報軍情,論罪當斬,可郭嘉是主公,他怎麽說,許褚就怎麽做,沒有任何異議。

  從親衛中挑選了十名機靈的士兵,讓他們擦亮鎧甲,換上鋒銳的兵器,再好好梳洗一番,許褚將郭嘉的命令告知十人,千叮嚀萬囑咐不能露出任何破綻,必須保持一個戰勝者的姿態,一絲愁容與失落都不能掛在臉上,事後,定有重賞。

  騎著十匹快馬星夜兼程往巴東郡趕去,報捷的人已經派出去,郭嘉隨後也帶上周泰許褚典韋,率領許褚和典韋麾下只剩下八千余的士兵朝巴東郡趕去,故意讓張燕率三萬大軍稍稍落後半日路程。

  三日後的日落時分,巴東郡近在眼前,但是郭嘉卻在巫縣外看到了徐庶。

  風塵仆仆率領百騎匆匆趕來的徐庶看到郭嘉大軍後就翻身下馬,趨步來到郭嘉馬前,焦急地問道:“主公,荊州戰況如何?損兵幾何?幾位大將都沒事吧?”

  抬眼看了看郭嘉身邊的將領,徐庶大驚失色地又繼續問道:“張燕將軍呢?難道?”

  面色凝重的郭嘉壓手示意徐庶稍安勿躁,平淡地說道:“飛燕率大軍在後方不遠處,是我故意讓他殿後的。”

  虛驚一場的徐庶臉色好轉了些,但又眉頭緊蹙,低聲問道:“主公,難道你要將司馬俱……”

  從馬上跳下,郭嘉回頭對周泰吩咐道:“命令全軍在巫縣外休整一日,明天再進永安城。”

  說罷,郭嘉就與徐庶一同走向縣外偏僻的野地。

  此次郭嘉攻伐荊州,徐庶負責後方糧草調度,剛從成都押運補給糧草輜重到達永安,卻聞聽郭嘉大勝的捷報送來,司馬俱在府邸中設宴慶賀,徐庶卻率領百騎出了永安,對司馬俱的說辭是迎接主公,但徐庶知道郭嘉必定在前方受挫,已經在撤軍的路上了。

  原因很簡單,荊州就算不設防,郭嘉也不可能這麽短的時間內拿下襄陽和江夏,就算拿下了兩地,安定政務,沒一個月的時間根本不可能返回。

  捷報根本就是假的!甚至,徐庶往深處一想,這捷報中或許還包藏著殺意。

  這份捷報徐庶看得出來有問題,可司馬俱就未必能看出來,依徐庶猜測,郭嘉派人送來捷報,是出於穩定益州的需要,否則他攻伐荊州失利的消息傳回益州,極有可能引發暗中蠢蠢欲動的勢力發難。

  但是紙包不住火,捷報能穩住一時局勢,卻治標不治本,郭嘉的捷報偏偏隻送到巴東郡就不再向成都發去,那麽最大的可能,就是要用捷報震懾司馬俱,繼而將司馬俱撤換。

  巫山腳下,綠野茫茫,秋冬時節寒氣肆虐,郭嘉近日身體不適,但他沒有說出來,一直硬撐著朝巴東郡趕路。

  並肩站在荒野之中,郭嘉身體感到幾分冰冷,手緊了緊雪白的大氅,這是出征前甄薑派人送來給他的,那時也沒放在心上,可此時此刻,卻倍感溫暖。

  “元直,你在巴東郡可曾聽聞司馬俱的所作所為?”

  聽到郭嘉這一問,徐庶已經猜到郭嘉的心思了,的確要對司馬俱動手。

  徐庶默然點點頭,他在巴東郡的所見所聞,全都是司馬俱的負面消息,雖還未到人神共憤的地步,但已經完全背離郭嘉的統治政策。

  “司馬俱帶了一萬兵馬來到巴東郡,三個月不到的時間裡,他竟然已經征兵擴軍了五千,近日多聞營中有逃兵出現。”

  徐庶微微歎息,就連黃巾作亂時,漢王朝都不敢征兵,隻敢在各地招募義軍,可見征兵此舉,與民離心離德,司馬俱竟然不但敢征兵,而且還隱而不報,簡直不知天高地厚。

  咳咳
  輕輕咳嗽幾聲,郭嘉抬手示意面色關切的徐庶無妨,輕歎道:“司馬俱敢在巴東郡這麽做,不知道張白騎在涪陵郡會不會也是如此?徐和在江陽郡,又是不是也讓我感到心寒。”

  要穩定益州局面,郭嘉首要就是安定內部,而司馬俱,張白騎,徐和三人在地方的作為,他暫時隻了解到了司馬俱這一人,所以其他二人,郭嘉暫且不論,但司馬俱必須拿下。

  猶豫片刻,徐庶還是小心地說道:“主公,司馬俱在永安的妻妾,不知主公是否了解?”

  妻妾?

  郭嘉目露疑惑地盯著徐庶,示意他說下去。

  徐庶沉聲道:“司馬俱正妻是廣漢秦家旁支的女兒,連帶陪嫁了五名小妾,都是秦家之女的侍婢。”

  與徐庶四目相對,郭嘉溫和的目光漸漸浮起寒芒,到最後已是殺意大盛。

  “明白了,看來我向廣漢宗族示弱之舉已被看破,他們想要反我,卻也惜命無膽,只能從我軍中內部離間人心,逐步蠶食我的根基,既然司馬俱的枕邊人都是秦家之女了,那張白騎,徐和肯定也有益州士族示好誘惑。”

  更有可能,就連漢中的張遼,在梓潼修擴劍閣道的甘寧,也遭到了同樣的離間,但郭嘉確信這二人不會背叛他,可司馬俱,張白騎,徐和,卻難說了。

  離間這種技術活,不可能雙方一接觸就亮出底牌,倘若益州士族直接來找司馬俱,用金錢美女直接收買,讓司馬俱造反,恐怕司馬俱沒那個膽子,也必然會直接殺掉對方,可先示好,後再暗中慫恿,司馬俱在巴東郡的胡作非為,暗中必定有益州士族煽風點火,在司馬俱自己都糊裡糊塗的時候,逐步把他逼向了只能造反的地步,要不是郭嘉率軍正好攻伐荊州,發現了苗頭,後果還真不堪設想。

  “主公,你的捷報已經迷惑了司馬俱,此時主公攜大勝之威返回巴東郡,司馬俱不敢妄動,可他手下如今有一萬五千兵馬,張白騎和徐和初到涪陵郡和江陽郡時,也各只有一萬兵馬,倘若他們也如司馬俱那般征兵擴軍,三人手中合計的兵馬恐怕會有五萬之眾,加上益州士族望族從旁協助,處置不慎,將會動搖主公在益州的統治啊。”

  徐庶的擔憂也是郭嘉心中所慮,但是,他不能放之任之,而且也不能稍加懲戒,因為那樣很有可能遭到他們心中暗恨,大道理,郭嘉不想再講了,上天注定有的人只能是土匪頭子,統軍將帥,不是誰都能當,不是一身蠻力就足以為將堪當大任的。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他們是功臣不假,可一時之功,不足綿延一世,此時此刻,郭嘉也只能舉起屠刀了。

  雙眼緊閉的郭嘉痛惜地說道:“明日入永安,無論如何,司馬俱必須死,巴東郡必須換別的將領來鎮守。”

  將司馬俱解職不夠,因為司馬俱麾下有對他死忠的黃巾將士,懲戒責罰恐怕都會使得司馬俱怒極必反,必須永絕後患。

  徐庶卻神情沉重地朝郭嘉諫言道:“主公,司馬俱若死,涪陵郡的張白騎,江陽郡的徐和,恐怕不會善罷甘休,他們都是黃巾余部,同氣連枝,與主公麾下許褚典韋,張遼高順等將隱有對立之勢,殺司馬俱,引發的後果不堪設想啊。”

  寒風刮過,涼意席卷全身,郭嘉兩隻胳膊朝身體貼緊了些,苦澀地搖頭道:“若這對立之勢是爭強好勝,比的是沙場威風,我不憂反喜,可若是暗中嫉妒,爭權奪利,我要這樣的將領有何用處?元直,非我不念舊情,而是形勢所迫,荊州已是劉表囊中之物,巴東郡乃益州東面門戶,姑息司馬俱一時,恐有滅頂後患。”

  徐庶表情驚愕萬分,呆愣了半晌才遲疑地問道:“主公在荊州敗北是劉表所為?”

  之前一直以為是荊州內的宗賊抱成一團抵抗郭嘉,使得郭嘉知難而返,卻沒想到另有隱情,徐庶也想不到劉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拿下了荊州,簡直如同奇跡一般。

  郭嘉沉痛地點點頭,將荊州之敗詳細告知了徐庶,徐庶聽後,歎道:“驕兵之計,誘敵之策,主公之敗,敗在軍心,敗在人謀。”

  軍心驕傲,人謀設局,郭嘉戰後反思也得出如此結論。

  原本荊州是無主之地,司馬俱在巴東郡無論做出什麽傷天害理的事情,那都是行政上的問題,可如今劉表統領荊州,巴東郡在戰略就顯得無比重要,郭嘉必須派大將來鎮守,否則司馬俱若被益州士族完全策反後,與劉表裡應外合,大軍能夠在短時之內襲取成都,郭嘉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正因為在全局戰略中的巴東郡忽然變得如此重要,郭嘉才不得不先用捷報震懾住司馬俱,然後大軍撤回巴東郡時拿下司馬俱。

  益州局勢在郭嘉兵敗之後又突然變得波譎雲詭,徐庶也不再勸郭嘉,因為有了荊州劉表的威脅,司馬俱就必須死,調離或責罰都是有後患,唯有斬草除根才行。

  而殺司馬俱,則是郭嘉肅清內部並宣戰益州士族的第一步。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