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寒門天下》第137章 天下太平
  第137章 天下太平
  許褚與嚴顏比武結束後,郭嘉向高順詢問了武舉的結果。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武舉不同科舉,科舉需要時間來閱卷,評審需要多番思量和交換意見才能得出結論,而武舉則一目了然,勝敗都在比試之後高下立判。

  除了嚴顏與吳懿,高順又帶來了三人,都是連勝十場後脫穎而出的人。

  看到那三人,郭嘉露出驚喜之色。

  “公奕兄,我沒眼花,是你沒錯吧。”

  蔣欽上前一步,在眾人驚奇的目光中朝郭嘉朗聲道:“大將軍,正是在下,一別數年,大將軍成就非凡,實在令在下欽佩不已。”

  當年遊歷揚州時,郭嘉,甘寧,周泰,蔣欽,蕭家四虎,一同在江上豪飲的情景仿佛重現,郭嘉百感交集,走到蔣欽面前,情不自禁握住他的小臂,說:“這些年,我一直命人去聯系你,可都沒有消息,我盼你來如同久旱望甘霖呐。”

  郭嘉是有感而發,除了曾經與蔣欽有交情外,更多還是因為他日後走出益州,必不可少的需要水軍掃定南方,而他麾下,甘寧和周泰都能擔起這個重任,可郭嘉覺得還是少,錦帆渠帥甘寧自是不用說,水陸皆長,周泰與蔣欽出身江中水賊,對於訓練水軍必然也有所長,因此,郭嘉一直在等蔣欽的到來。

  數年不見,郭嘉已位居人主,卻絲毫沒有盛氣凌人,彷如往昔英雄相惜那一幕的誠摯,蔣欽面帶淡笑,心中卻有著化不開的感動。

  “不瞞大將軍,我早有來投效之心,幼平兄派來的人與我接觸後,我便開始做準備,直到年初時才將手下兄弟們安置好,一些願意追隨我來投效的兄弟,也都跟著來了益州,我本打算在巴東郡與幼平一敘舊情,卻剛在巴東郡落腳,就聞聽大將軍舉辦武舉,幼平勸我來參加,所以,我才出現在了此處,沒來得及登門拜訪大將軍,還望見諒。”

  郭嘉頻頻點頭,蔣欽遲遲不來是有原因的,他手下那些兄弟們都是水賊出身,蔣欽若是不善後就離開,恐怕那些手下為善為惡,都在一念之間。

  還有一點是郭嘉想要讚周泰的,依郭嘉與蔣欽有舊情,蔣欽來投,郭嘉必定要重用,但難以服眾,可蔣欽從武舉中脫穎而出,郭嘉重用他也就順理成章了。

  “呵呵,公奕兄來助我,如同天賜,你與幼平也是兄弟再會,攜手齊心,還記得當年你我江上午夜酣飲時豪情四溢,立志要蕩四方安天下,今後,你我便一同為這個夢想宏願而戮力合心!”

  郭嘉並不是逢場作戲,男兒有知己兄弟,是人生一大快事,對郭嘉而言,更是吾道不孤。

  蔣欽同樣激動地難以自持,當即單膝一跪,堅定道:“蔣欽拜見主公。”

  畢竟是正式場合,郭嘉將他扶起,微笑道:“在外,你可以稱我主公,但是私下裡,你我就是兄弟。呵呵,公奕連勝十場,看來這些年功夫沒退步嘛。”

  蔣欽笑而不言。

  目光一轉,郭嘉看向蔣欽身後另外兩人,一人是法正的好友孟達,另一人是個年輕小夥子,看年紀頂多二十上下,叫鄧芝。

  先走到孟達身前,上下打量一番,郭嘉回首朝擠在人堆裡的法正問道:“孝直,這便是你的好友孟子度吧。”

  法正出列,說:“正是。”

  孟達朝郭嘉一行禮,沉聲道:“孟達拜見大將軍。”

  郭嘉看他氣度沉穩,看起來並不是個魯莽的人,笑道:“孝直與子度,一文一武,南下入蜀,今日對我來說,真是喜事連連呐,看來太平軍又多了一員良將啊。”

  聽到郭嘉這麽說,孟達也微微驚訝,看來郭嘉的確打算用他,而且好像還寄予厚望。

  武舉連勝十場可被郭嘉親自接見,然後也許會委以重任,這都是不可預料的,孟達與郭嘉無親無故,還真擔心過郭嘉會不信任他。

  可他的顧慮沒有變成現實,郭嘉招賢納士,廣聚豪傑,為的就是發掘人才,除非一些在他記憶中帶著明顯諸侯烙印的將領,他不敢用外,其他人,他會敞開大將軍府的大門,夾道歡迎。

  要是曹氏武將跑來參加武舉,別說連勝十場,就是連勝一百場,郭嘉也不敢用,但孟達,嚴顏這些武將,他是掏出真心招攬的。

  移步來到鄧芝面前,只見他年紀輕輕身材挺拔,與熊虎將許褚典韋不同,鄧芝倒是與甘寧張燕體格相似,初生牛犢不怕虎似地與郭嘉對視。

  捏了捏他的胳膊,看上去沒多少肉的鄧芝卻有著強健的肌肉,郭嘉問道:“鄧芝?年方幾何?”

  鄧芝淡淡道:“年底將行冠禮。”

  一個沒行過冠禮十九歲的人啊,沒行冠禮等同沒成年,不過郭嘉不在意,朝身後的許褚和典韋朗笑道:“仲康,惡來,當年我與你們相識時,也是他這般年紀吧,那時候的我與他,誰強壯些?”

  許褚哈哈一笑,說:“當年主公可不如他,俺見到主公第一眼的時候,根本不相信主公能舞刀弄槍。”

  典韋撇撇嘴,讚同地點點頭,他對郭嘉的第一印象就是個紈絝子弟。

  不少不熟悉郭嘉的人覺得郭嘉會生氣,或是許褚和典韋要倒霉,可郭嘉卻轉過身拍拍鄧芝的肩膀,笑道:“聽到了嗎?現在的你,可比我十九歲時要強呢,三年前的我根本不敢想象能夠當上軍官,所以,你可是比我要有前途呢。聽說過張燕這個人嗎?”

  鄧芝呆呆地點了點頭,郭嘉把他捧得有點兒腦袋轉不過彎。

  早在郭嘉大軍南下初期,張燕便已成名,與張遼在定軍山伏殺張魯援軍,後又大軍壓境令張魯舉城投降,這郭嘉入蜀後閃電般拿下漢中,張燕至此揚名。

  “那你願不願意去張燕的麾下當一個偏將?”郭嘉繼續問道。

  鄧芝猛地又點了點頭,激動的神色浮現在臉上。

  撤回一步,郭嘉玩味地說道:“既然如此,那你該叫我什麽?”

  後知後覺如夢方醒的鄧芝手足無措地給郭嘉跪了下來。

  “鄧芝謝過主公賞識。”

  郭嘉親手將他扶起,環視周圍的人,有參加武舉失敗的,也有連勝幾場的人,其余大多都是他麾下的將士。

  “不是我賞識你,而是你的確有本事!這只是一個起點,我和你們要走的路還很長,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將帥齊心,共同立志要讓天下太平,沒有我們做不到的事情,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的心,在天下,在萬民,十年前,二十年前,我出身潁川寒微之家,壓在我頭上肆無忌憚欺凌我的人,數不勝數,而我看到的,是百姓顛沛流離,苟全於世,甚至有時,會看到餓殍遍野。我想要改變天下,讓百姓穿衣能暖,食能果腹,居能安樂,可是我一個人做不到這些,需要無數的人與我一同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我相信你們,憑你們的本事,會讓這個願望在某一天,實現。”

  昂首挺胸話音並不重的郭嘉在說完後,軍營校場瞬間沸騰,周圍將士們眼含狂熱地注視著郭嘉。

  “大將軍!大將軍!……”

  有人情不自禁開始高呼,從者無數,而後異口同聲的喊聲響徹雲霄。

  太平軍中不論是益州軍降卒,還是黃巾軍出身的將士,他們在郭嘉的治下,軍紀嚴明,賞罰分明,那些統軍的主帥一視同仁,提拔起來的中下級軍官不論出身,不論以往,只要有功,只要有本事,就會得到應有的回報。

  他們也有家室,也有親人,不再擔心豪強惡霸的欺壓,不再為吃不飽穿不暖而惶惶度日,這一切,都是郭嘉入主以後帶給他們的。

  哪怕是為郭嘉而戰死,家中有撫恤,有郭嘉賜予的良田,就算孤兒寡母,也會進入郭嘉新建的桃源村,再無後顧之憂。

  這番話郭嘉入益州時說不出來,因為不會得到認可,但是現在,經過一年多的治理,益州雖然還未有長足的發展,但治下百姓的生活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無論官場還是地方,社會風氣朝著好的方向轉變。

  如果說四世三公袁家靠士族階級的擁戴傲視諸侯,郭嘉則是靠著最底層百姓們的擁戴而立足天下。

  激昂的喊聲愈發熱烈,但是郭嘉卻抬步朝外離去,讓開道路的將士們無不用敬仰的神色望向這位年輕的人主。

  新晉文武官員或許都難以理解郭嘉為何短時之內能夠得到將士們擁戴,可嚴顏卻心知肚明,因為郭嘉讓所有人看到了希望,諸侯爭霸又如何?對百姓來說,誰勝誰敗有什麽區別?那些野心勃勃的諸侯們哪個會如同郭嘉這般救他們於水火?士族豪族以權謀私,苛捐雜稅無所不用其極地剝削他們,現在,往日黑暗的日子一去不返,為了守住這難得的祥和與幸福,將士們為什麽不死心塌地給郭嘉賣命?天下太平,不是諸侯們息止兵戈,而是百姓豐衣足食。

  跟在郭嘉身後的文臣武將各個神情鄭重,其中尤其是典韋表情格外嚴肅,腦海中情不自禁想起了益州士族接連叛亂時來離間策反他的事情。

  “只要殺掉郭嘉,我們必定推舉將軍為益州牧。”

  “你就是讓俺當皇帝,俺也不會背主!主公死了之後,繼續讓你們欺壓百姓嗎?繼續讓你們騎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嗎?俺是粗人,俺的主公也是你們眼中的賤民,俺先殺了你,讓你先在黃泉路上啟程,俺這幫賤民會一生追隨著主公,一同將你們這群高高在上殘害百姓的畜生,一個接一個送下去陪你!”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