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寒門天下》第140章 殺雞儆猴
  第140章 殺雞儆猴

  王允在郭嘉眼中算是個值得高看一眼的人物,不是因為他設計誅殺董卓,而是王允的的確確有機會在大漢處於累卵之危時力挽狂瀾,最關鍵就是他如何對待並州軍和涼州軍。

  並州軍由呂布率領,已被王允收服,但董卓死後,由李傕郭汜等將所率的涼州軍,不但軍隊人數超過十萬,更是盤踞在司州一帶,在戰略位置上,長安朝廷起碼也要安撫涼州軍,假設王允能夠從全局出發,看清這一點,用對待呂布的方式同樣對待涼州軍,那麽長安朝廷,大漢正統皇帝將在董卓死後,瞬間擁有超過十五萬的軍隊。

  有了軍隊,加上漢室正統,王允可以任賢選能,繼而號令諸侯,敢不從者,朝廷大軍即可名正言順前去剿滅,堂堂之鼓,正正之旗,天下人會看到漢室複興的希望,那些個諸侯若是不服漢室,處境將比董卓還要惡劣,董卓不尊漢帝,禍亂朝綱,所作所為是一個權臣曝露的狼子野心,但諸侯們若割據不順從漢室,則是公然造反,董卓是篡,諸侯是反,兩者意義決然不同,而後者,更加惡劣。

  眼下天子逃出虎口,王允有機會撥亂反治,但他會不會坐失良機,並且將漢室推向萬劫不複之地,郭嘉單憑王允發布檄文討伐他來推測,已經有了七分把握,可此事不能掉以輕心,所以最後三分猶疑,他希望呂布給他一個答案。

  呂布來襲,帶了多少人馬,郭嘉暫時還不得而知,只要王允沒有同時收服涼州軍,呂布率領的人馬不會超過五萬,因為呂布隨董卓入長安時,麾下也就五萬人馬。

  南下征伐益州,路線其實不少,但郭嘉料定呂布必從陳倉故道南下,原因是相較其他路線,譬如褒斜道,子午道,故道沿途平夷,適合大軍南下,郭嘉當年南下選擇故道也是這個理由。

  呂布是騎將出身,玩騎兵是好手,這與他在並州隨丁原北拒鮮卑雜胡有關,能與草原上的胡人對戰佔據上風,並且還是靠騎兵,足以說明呂布在馬上的能力當世罕見,歷史上他向曹操乞降時說過曹操有了他,就可以蕩平天下,理由就是曹操率步卒,他率騎兵,天下無人能擋。就算是大言不慚給自己增加求生籌碼,可絕不是無的放矢。

  郭嘉麾下也有騎兵,但是不多,陷陣營最初的五千騎兵是甄家下了血本從草原販馬商手中精挑細選來的,隨著郭嘉南下入主益州立下了無數戰功,加上平定徐和叛亂,這五千騎兵到現在只剩下兩千,從浴血戰火中成長起來的陷陣營是精兵強將,可要是單比騎兵,還是遜色於西涼鐵騎以及白馬義從,原因是西涼鐵騎大多都是羌胡人,白馬義從的士兵也大多都是公孫瓚精選出的能騎善射之輩,他們在馬上不但從容自若,更是能夠張弓搭箭,比起郭嘉陷陣營的騎兵只能用近戰兵器,自然要威力更勝,俗稱控弦。

  騎兵也分很多種,像西涼鐵騎和白馬義從大多都是輕騎兵,將士們大多身穿輕甲甚至不穿,以加快戰馬衝鋒速度,抵擋他們需要有強固的堅城,否則必被踏平,要克制他們,則需要精弓強弩,射程遠,威力強的強弩能夠在鐵騎近身之前便射殺對方。重騎兵很難組建,原因是鎧甲成本,戰馬品種,騎兵體質。重騎首先需要馬術高超的士兵,並且身穿重甲還能行動自如,戰馬也披甲,加上有騎兵跨在身上,戰馬若是品種不優,難以支撐鎧甲和人的重量,作戰起來行動緩慢,則會威力大減,冶鐵雖在漢朝已經普及,可打造重甲所需的成本難以想象,不但要鐵匠有能巧之技,鐵料也要精良,否則打造出來的重甲擋不住弓弩箭矢的穿透力,又有什麽用處?
  益州有險山雄關,騎兵施展不開,將呂布拒之千裡輕而易舉,但要戰勝呂布,郭嘉不能隻守不戰,所以他決定率軍北上與張遼一同迎敵,出成都他隻帶了法正和高順,以及陷陣營裡的兩千步卒,這兩千步卒在高順訓練下不但近身廝殺勇不可擋,同樣也掌握了使用強弩善射的能力。

  沒有帶騎兵去是郭嘉出於戰術與長遠考慮,他的騎兵都是寶,不能再輕易損耗,南方不是沒有馬,可南方的馬始終不及北方馬野悍,充當後勤,作為平日代步工具,南方馬沒問題,但上陣殺敵,騎兵講究整體速度迅捷,來去如風既速快又能久戰,南方馬就難登大場面了。

  北上走劍閣道,在梓潼郡,甘寧已經整軍待發,郭嘉出成都時帶的人都騎馬而來,隻兩日不到的時間便與甘寧匯合。

  錦帆軍大帳之內,郭嘉到來時已是日落酉時,所以打算休息一夜,明日大軍開拔。

  “興霸,這一年多來,你在這裡受苦了,軍心如何?”坐在大帳之內的郭嘉開始噓寒問暖。

  讓錦帆軍修擴劍閣道是個苦差事,但這必須有人來做,目的就是加強漢中與成都的聯系,不論是軍隊經過這裡,還是運送糧草輜重,劍閣道崎嶇路段都是阻礙,必須鑿山開路,以備將來之需。

  比以往黝黑不少的甘寧面帶微笑地搖搖頭道:“將士們起初是有怨言,可主公多給他們半年糧餉,也就無人再抱怨了,他們以前也都是老百姓,從軍入伍,圖的就是有個溫飽,現在不少人在益州安家落戶,一人從軍,不但能養活自己,還能貼補些家用,對他們來說,已經非常滿足了,苦些累些,在從軍之前,都是有準備的,甚至連死都不怕,日曬雨淋又算得了什麽。”

  郭嘉欣慰地露出一絲笑容,只要軍心穩定,他就放心了,修擴劍閣道是一份苦差事,但也是一份天大的功勞,郭嘉讓甘寧來做這件事,是想把這份功勞按在他的頭上,將來委以重任,就不會引起旁人腹誹,所謂勞苦功高嘛,先吃苦,後立功,別人想雞蛋裡挑骨頭也無從下手。

  又與吳懿孟達二人噓寒問暖一番後,郭嘉打算讓他們都下去休息時,帳外有人來報。

  吳懿將一份從漢中發來的信箋呈遞給郭嘉,郭嘉看後,交給了甘寧。

  “呂布已率軍進入陳倉,不出三日,必定揮軍從故道南下,文遠探得呂布此次出征,率一萬騎兵和三萬步兵,合計四萬兵馬。”

  郭嘉站起身來回踱步,張遼在漢中除了練兵備戰外,還時刻關注著關中的動向,呂布出長安時,他就得到了消息,並派人繼續打探軍情,現在確定了呂布兵馬情況後,立刻通知郭嘉。

  甘寧看過之後,表情有些難以理解,朝郭嘉望去,問:“主公,呂布四萬兵馬就敢攻打益州?難道他不知道主公在益州有超過十五萬的兵馬嗎?何況在崤山腳下,呂布曾在主公手下吃了虧,董卓尚不敢與主公廝殺,他未免也太目中無人了吧?”

  法正也看過了情報,聞言搖了搖頭道:“呂布恐怕不是要打下整個益州,而是要打下漢中,主公曾敗於荊州劉表,此事呂布得知後必定輕視主公,此為其一。關中自董卓遷都長安後民不聊生,百姓怨聲載道,究其原因是董卓不安民治,縱容將士肆意掠奪百姓,而後又私鑄錢幣,致使物價飛漲,百姓無心耕作,糧食短缺,關中糧食匱缺,而益州在主公治理下,民生樂道,家戶殷實,漢中乃益州門戶,主公令張將軍屯兵於漢中,必定也有豐實儲糧在漢中,呂布率軍來攻伐漢中,很有可能是要打下漢中獲得糧草輜重,張將軍六萬兵馬,他雖只有四萬,可呂布未必會放在眼中,此是其二。”

  張遼名不見經傳,呂布肯定瞧不起他,有六萬兵馬的張遼必定能夠擋住呂布四萬大軍,但是郭嘉還是決定率錦帆軍北上。

  因為他必須從呂布口中得到他想要的消息,同時,也要在王允向天下發布檄文後的第一時間還擊,給他臉上狠狠來一耳光!

  轉身面朝漢中與關中接壤的地圖,郭嘉順著故道周邊地形看了半晌後,沉聲道:“派人連夜去給張遼送密報,呂布從陳倉出兵必定走故道,讓他在故道北口擋住呂布三五日,而後誘敵深入,把呂布大軍放入故道之中,堅守住故道南端,斷不可讓呂布出故道掠奪百姓,二十日內,我必率軍讓呂布全軍覆沒!”

  眾人面朝郭嘉背影露出震驚之色,所有人都以為郭嘉是打算抵擋呂布,卻沒想到他居然想要把呂布大軍葬送在故道。

  可呂布就算打不過,也可以向陳倉退兵,而後撤回長安,郭嘉怎能大言不慚說讓呂布全軍覆沒?

  起初決定北上時,郭嘉是想要讓呂布知難而退,但現在,他必須要給所有諸侯以及長安朝廷一個下馬威,讓他們知道,來打益州主意的人,是什麽下場!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呂布若真是存著掠奪益州資源的心思,擊退他不能絕後患,所以,要打,就打的他翻不了身,並且殺雞儆猴給天下諸侯看!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