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8
“陛下聖明。”王秀也不吝言辭,好話又不要錢,能達到目的就行。
“卿家有什麽良策?”趙佶又問了一句,他心裡急啊一天好幾個金字牌,讓他都有死過去的心了。
王秀看了眼殿中的宮人,稍加猶豫,低聲道:“臣有機密話說。”
趙佶明白王秀意思,揮了揮手,除了帶禦器械侍衛和侍從女官要留下,王文卿等人全部退下,隻留下王秀一人,他才說道:“卿家有話直說。”
“陛下,女真兵鋒犀利,節節推進,看來河北諸軍不能指望了。”王秀觀察趙佶臉色,謹慎地道:“臣鬥膽問陛下,是不是有南幸的打算?”
趙佶嘴角一抽,目光複雜地看著王秀,急促地道:“卿家怎麽會這麽問?”
“陛下,東京很多顯貴都在收拾細軟,準備逃到南方避亂,船都不夠用的了,太師光細軟就裝了八船。”王秀說的很不地道,連蔡京也給賣了,似乎真的很過份。
但他一點也不愧疚,不要說他和蔡京相互利用而已,單單平時這些蛀蟲作威作福,家國危機就棄城而去,不給他們上點眼藥,難道還為他們粉飾?開他娘地國際玩笑。
“可恨。”趙佶臉色不予。也難怪他生氣,危急時刻只顧自家不顧朝廷,簡直是養不熟的狗,說白了就是哪有跑到他前面的道理,要走大家一起走才對。
王秀看了眼趙佶,明白趙官家早就有了打算,他也沒有說勸解的虛偽話。笑話,既然趙官家有了出逃心思,你再多廢話也是白搭,搞不好會出現意外。
他咂咂嘴,直截了當地道:“如今,有主戰也有主和,更有私自棄國逃離者,要真讓他們圈禁在城裡,恐怕虜人未到城先自破,不如放開一條口子,讓他們離去。陛下,臣認為陛下萬金之軀,絕不可涉險,可任命重臣出守江寧,主和者南下,皇太子守東京,陛下可進可退。”
趙佶欣然點頭,滿意地看著王秀,這夥計真是貼心,給他找了逃跑的理由,嗯,很不錯!他目光漸漸柔和,溫聲道:“卿家所言有理,朕卻不好離朝。”
王秀心裡鄙夷,你老夥計早就像跑路了嗎,又想當婊子又要立牌坊,但他還是故作認真地想了想,平靜地道:“陛下可按照心意行事,定然有重臣揣測陛下心意,那時陛下順水推舟,以皇太子為開封府牧。”
“卿家好辦法。”趙佶看著王秀的目光溫和許多,他不甘心放棄權力,但和性命相比,權力又不是太重要。
“陛下,京東第七十八將副將邱福,忠貞敢勇,手下有上千精騎,步軍數千,可以令他率騎兵南下泗水等候,為陛下拱衛外圍,以防萬一。”王秀果斷地舉薦了邱福,這個時候不推出自己人更待何時?再說,邱福也是一員勇將,景波、邱雲能有護駕功勳,對他們的前程也是一大助力,不把自己人退出去,簡直天誅地滅。
不能說的是,可以說這支部隊是他絕對班底,京東最有戰鬥力的禁軍,他不想讓這支部隊消耗在最初的戰役中,一點意義也沒有。相反,他需要這支部隊,還有大的用途
“好,邱福接任七十八正將,率本部馬軍南下候命,卿家馬上寫下來,今天就貼黃發出去。”趙佶不及多想,立即答應下來,還直接躍升邱福。
“陛下既然恩準臣的奏請,臣鬥膽進言,一旦車駕起動,萬一主戰者守不住城池,女真鐵騎一日夜三百裡,很可能會南下追擊。”王秀是得寸進尺,但他很會要價。
趙佶一驚,失言道:“這可如何是好?”
“守臣鎮國者,必須要有足夠的權威,這樣才能號令留守百官,能夠守住開封,女真則困在城下,陛下能從容遙控,決勝千裡之外。”王秀說的有點牙疼,但他還是捏著鼻子說了。
“卿家說的很好。”趙佶臉色興趣漸漸濃烈,他不是傻瓜,但非常願意聽好話。
王秀不由地暗笑,趙桓和他並無交集,甚至對方似乎對他有點成見,他卻竭力為那廝上位遊說,真是很可笑,更何況那廝真是個半吊子君主,還不如眼前的趙官家。
不過,這也是時下最好的辦法了,他不需要太英明強勢的君主,定了定心神,又道:“陛下是長生大帝君,可謂聖壽無疆,但長生大帝君身邊沒有青華帝君,則長生大帝君何以能聖壽無疆?青華者,正是春宮。”
趙佶大為欣喜,搓掌道:“卿家言之有理。”
王秀點了點頭,道:“陛下還要穩住,虜人主力還沒有過邯鄲,要十余日才能抵達河上,待陛下定下大計,再決斷不遲。”說到這裡,他遲疑一下,掃了眼帶禦器械侍衛,又壓低聲音道:“陛下,太常少卿李綱公忠體國,可堪大任。”
就在內宮一連竄事故時,王秀哪裡知道,並不是他一個人知道趙佶避禍之心,第二天晚上,李綱輕車簡從,到了給事中吳敏府邸。
李綱,當年因開封大水被貶斥,蔡京第四次出山,蔡絛非常欣賞他的人品,提拔他為太常少卿,成為蔡京信任的紅人,他和吳敏關系又特別的好,也算有了幾分話語權,今天寫好了奏章,夜入吳敏府邸請教,準備明天遞上去。
“正己以收人心,聽言以收士用,蓄財穀以足軍儲,審號令以尊國勢,施惠澤以弭民怨。伯記切中時弊,真是有大才啊!”吳敏看完後合上奏章,他不能不有所感歎。
李綱苦笑一聲,急促地道:“恐怕官家不能用我的策略,從宮中傳言看,王秀公然上奏請皇太子為開封牧,我料陛下有南下避禍意向。”
“我也聽說了,王秀倒是有趣,難怪老太師對他格外欣賞。”吳敏淡淡地笑道。
李綱眉頭微蹙,不悅地道:“不過是嘩眾取寵而已,大人何必看重?”
“呵呵,王秀在官家面前舉薦伯紀,伯記卻看不上他,有點像文正公和寇萊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