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尤四姐古言合集》第185章 遇見最好的他:紅塵四合(20)
  第185章 遇見最好的他:紅塵四合(20)
  20
  到外頭,找個沒人的地方,捂著嘴狠狠哭了一頓。好事兒啊,快見著哥哥了,可又覺得那麽遠,那麽不易。

  她今年十七,隱姓埋名了十二年。起先寄人籬下受人白眼,後來跟了師父,雖然跑法場、捧鬼頭刀,日子卻比以前安逸。往後呢,應該會越過越好吧!安定下來,有個正當的身份才能堂皇為人。她的際遇是一截一截的,到了一個時段就得和之前的人事道別,換個新環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謙卑的周旋,沒完沒了。

  她仰起頭,太陽被屋頂擋住了,天是瓦藍的。眼淚浸泡過的臉,風裡吹了有些乾澀,她卷著袖子蹭了蹭,深深吐納兩口。沿街走,路過酒肆打了一斤二鍋頭,再切盤兒牛肉,來碟子蘭花豆,包起來帶回大院去。恰好今天夏至上門頭溝看他爹媽了,她和師父倆能單獨說說體己話。

  師父是明白人,她到他身邊六年,是他看著長大的,現在要走,三言兩語的,人家覺得你翅膀硬了,收不住了,傷了他的心。可要說得太明白,她也有忌諱,兜底兒掏出來,不知道人家什麽想頭,萬一有個閃失,後悔就來不及了。

  琢磨了好些天的問題解決了,該當高興,但是松快不起來。她怏怏進了門,街坊打招呼,隨口一應就打發了。在屋裡呆坐了會兒,把酒菜都歸置起來,拿竹篾的罩笠扣好。時候還早,她閑不住,收拾屋子吧,這兒擦那兒擦的,連那隻熏得漆黑的錫茶吊都擦亮了。

  又沒事兒幹了,想起十二爺上回說愛吃桑果兒,挎上笸籮就往院子後面去了。

  民間總有這樣那樣的習俗,比如前不栽桑,後不栽柳,就是一種很普遍的稼穡慣習。這顆桑樹長在在兩個院子的夾角,礙不著左鄰右舍,所以它命夠大,活下來了,還活得枝繁葉茂。周圍的孩子,一到果子成熟的時候就指著這棵樹了,站在底下拿小竹竿兒敲,一敲掉下來了,滾在黃泥裡也不打緊,拿衣裳兜了回家洗去。所以孩子們經過一個夏天,衣裳是埋汰得沒法看了,全是桑果汁子呀。家大人就揍,叫你嘴饞,叫你糟蹋衣裳!打得雞飛狗跳,卻也不妨礙孩子們對那棵樹的熱情。

  定宜去的時候,有幾個孩子也在呢,因為底下的敲打得差不多了,都眼巴巴瞧上面。上面是定宜的天下,她會爬高,麻利兒上房頂,摘起來毫不費勁。

  有程子沒來了,果子都熟透了,個兒飽滿,一顆顆紫得發黑。她不急不慢上了院牆,站在牆頂上伸手夠,沒消多大功夫摘了一笸籮。下來的時候幾個孩子叼著手指頭,用拉長的音調叫她,“小樹哥……”她失笑,每人分了一把,顛一顛,夠十二爺吃的了。

  回去打水泡上,吊在樹上風吹日曬的,沒準還招蟲子。她蹲在井邊上換了幾盆水,心裡有事壓著,怔怔看著果子發呆。

  “就這樣?擱點兒鹽呀,萬一裡頭有蛆蟲,能把它逼出來。”

  她抬頭一看,是師父回來了,傍晚很悶熱,師父臉上汪著油汗。她趕緊打水取手巾來,“您洗洗,瞧這一身汗。”

  “今兒吃什麽呀?”烏長庚邊擦臉邊問,他比較在意這個,“廚子回門頭溝了,咱們不能學池塘裡的長脖兒老等呀,要不弄碗炸醬面得了。”

  定宜說:“我都準備好了,有酒有肉。”略遲疑了下,看看師父臉色,小聲道,“師父,我今兒……有件事想和您說。”

  烏長庚看她一眼,臉上沒什麽大變化,眼神卻黯淡下來,半晌才應了句,“你拜師入門那天我就和你說過,路要靠自己走,走一步回頭瞧一瞧,自省走偏沒有。”他把盆裡水倒了,手巾搭在盆沿上,默默站了一陣,“有話屋裡說吧,外頭不是聊事兒的地方。”

  他進屋了,定宜看著師父的背影,心裡愈發難受。老頭平時話不多,人卻透著爽利,剛才那兩句說得,似乎早看出什麽來了。她歎了口氣,他一定覺得她瞧不上劊子手的活兒,一門心思要攀高枝兒,白眼狼養不熟,白心疼五六年。想到這裡,自己眼眶子都紅了。

  跟著進門,師父在桌邊上坐著,揭開罩笠一看,嗬了一聲,“今兒菜色不賴,肉是次要的,蘭花豆我瞧著挺好。是五香的嗎?鹽焗的我可不喜歡,忒鹹了,吃多了齁著。”

  定宜忙把筷子遞過去,給他滿上酒,“是五香的,我知道您愛吃這個味兒。回來的路上我嘗了一顆,炸得挺好,不硬。”

  烏長庚點點頭,咪了口酒,“二鍋頭也挺地道。”

  定宜不知道怎麽開口,在邊上站著,他嗯了聲,“怎麽不坐下?天大的事兒坐下說。”

  她應個是,手裡執壺,並不一塊兒吃喝。師父半天沒言聲,耷拉著眼皮瞧著酒杯,隔了一會兒歎道:“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你也別難受,又不是什麽了不起的大事兒。出了我這師門,還在四九城裡轉悠,想見照舊能見著。人和人啊,別說徒弟了,就是閨女,該嫁人還得嫁,沒有留一輩子的道理。就是我呀……有點兒舍不得。到底在身邊這麽些年,我看待你和夏至,就像自己親生的一樣。”

  定宜一聽就哭了,自己背著人打算盤,其實師父全知道。她這一回回往王府跑,師父沒指責她什麽,因為由頭至尾就沒想著扣下她。

  市面上收徒的都有定規,入了師門,像簽了賣身契似的,你出師,得先給師父乾上幾年,等師父回了本兒,你才可以自立門戶。像她這樣中途撂挑子的,師門不放行,你就是爛也得爛在這兒。

  師父這麽好,她滿心的五味雜陳,離了座兒跪在桌旁,哽咽道:“我是有苦衷的……師父,我到哪兒都不能忘了自己是您的徒弟。”

  “起來……”烏長庚在她肩上拍拍,“咱爺倆,犯不著這樣。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古來就有這一說嘛。我呢,自己沒兒沒女,到了這把歲數,不指著別的,就盼你和夏至好。樹兒啊,宅門不像旁的地方,進去了,要出來就難了。一塊兒當值的人好好處,要緊時候人家能幫你的忙。新到一個地方,挨幾句說,甚至於挨幾下拳腳,那都不算什麽。要沉得住氣,沉住氣,你就扎下來了。人得有根兒,不能浮萍似的飄到哪兒算哪兒,是不是?你年紀也不小了,是該替自己想想了。”

  她仰起臉,哭得滿臉的眼淚,扒著師父腿說:“我不是瞧不上咱們的行當,別人說乾咱們這個的不好,我也不能依。師父,我進七王爺門下有我自己的道理,我是想跟著上長白山找我哥子。您不知道,我……”

  “我知道。”烏長庚咂口酒說,“你忘了你師父是在哪兒供職的了,我在順天府幹了近三十年,什麽人什麽事兒,我瞧一眼就能分辨個大概。我隻問一句,你想沒想過進了侍衛班,以後怎麽脫身?”

  定宜傻了眼,她看低了師父,滿以為他光知道她想入王府,原來他連她的出身都知道。再說他提的問題,她真還沒考慮過。王府大院,進去不易出來更難,她一門心思上長白山,結果把那麽要緊的事兒給忘了。

  烏長庚掃了她一眼,“你呀,什麽都好,就是太年輕,閱歷不夠,乾事顧前不顧後——當然了,比起夏至要強點兒。你們倆什麽毛病呀?看著挺機靈,一水兒的缺心眼兒。我想大概是我教得不好,怎麽盡這樣呢……現在也沒旁的辦法,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你跟著去就去吧,可有一點要記住,不能胡亂認親,王爺跟前尤其要當心。你想想,你是侍衛了,是他身邊的人,結果你有幾個遭流放的哥哥,人家什麽看法?”

  定宜連哭都忘了,“師父您知道我是溫祿的閨女?”

  烏長庚調過視線看屋頂的椽子,蘭花豆嚼得咯嘣響,“早知道啦,我也常琢磨,你一個女孩兒家,見那麽多血不好。如今你要挪地方,我覺得於你有益處。樹挪死人挪活嘛,你在我這兒,學一身宰人的手藝,將來派不上用場。畢竟是個姑娘,相夫教子是正道兒,還能一輩子跑法場嗎?”他笑了笑,杯裡的酒一口就悶了,“我烏長庚收你們倆,就好比兒女雙全了。往後你升發了,甭惦記我,我好著呢。可要是落魄了,記著大雜院兒裡有個師父,多早晚都不嫌你。你回師父跟前來,有我一口吃的就餓不著你。”

  他這麽說,定宜簡直像在鹵水裡泡過了一遍,連心都皺了,嚎啕著說:“往後我拿您當親爹,只要我有出息,一定給您置宅子,給您買使喚丫頭。”

  “好啊,”烏長庚笑道,“那可沒準兒,姑奶奶的出息說不到頭,找個好女婿,什麽都齊了。”

  定宜破涕為笑,有師父向著她,她就覺得自己沒有後顧之憂了。

  三青子過來串門的時候看見這幅景象,喲了聲問:“這爺倆演的哪出呀,又哭又笑的。”

  烏長庚像大多數當爹媽的一樣,孩子有前途了,就愛顯擺顯擺,“我們家小樹啊,給王爺相上了,要上賢親王府做戈什哈了。”

  三青子叼著一片牛肉拍了一下巴掌,“好事兒,給你師父長臉了。咱們這院兒裡要不是扛刀的,要不是扛水火棍的,還沒出過侍衛呢,小樹太有出息了!”

  定宜忙謙虛兩句,看了看師父說:“三哥,我這一走,最放心不下的是我師父。往後托大夥兒多照應著點兒,我得了空就回來看看,忘不了大夥兒的好處。”

  三青子在另一邊坐下,自己給自己斟了碗酒,“街裡街坊的,住一塊兒多少年了,有事自然幫襯著。你好好當差,往後做了班頭提拔提拔我兒子,我這兒且給您作揖呢。”

  就這麽著,她對以前的生活算是有了交代。

  出門立在簷下看,傍晚的天邊怒雲層疊,蜻蜓成群低空飛過,胡同裡響起了孩子們荒腔野調的歌聲:“老琉璃,飛過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