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佛火滅余氛 咫尺違顏空孺慕 丹砂消累劫 宮牆在望感師恩(3)
申屠宏念頭一轉,便先往阮征近年隱居的雲南海心甸飛去。到後一談,阮征恰也在日前往孔雀河畔求取聖泉,化合靈丹,為土人醫那形似麻風的奇病,路遇新由峨眉赴會歸來的青海派教祖藏靈子和熊血兒師徒二人。以前阮征嫌藏靈子師徒狂傲,並且幾次由血兒示意勸說,想收阮征為徒,連經婉拒,話漸無禮。如換昔年,雙方早已動手;隻為身在患難憂危之中,不欲再樹強敵。好在身有天蟬靈葉隱形,飛遁神速。便仍用婉言推謝,告以師門恩重,百死不欲變節,並非有甚成見,不領他的好意。藏靈子看出他志行堅決,也甚讚許,由此不再勉強。阮征也就避不再見,已有多年。如今忽然無心相遇,吃對方先開口喚住,此來又是取他最珍貴的聖泉,不便再避,隻得從容禮見。初意對方必要數說幾句,聖泉也必吝而不與。哪知他師徒竟是脾氣大改,一開口便先把峨眉派師徒誇了個古今所無。血兒並由懷中取出雲、霞兩世妹合寫給他的一封信,大意是說,在開府前三日,聽母親妙一夫人說起,阮征和申屠宏二人面上血花紅影已消,冤孽化解,不久便可重返師門。並且開府兩日,申屠宏便奉師命,有事崆峒。因母親未提起阮征,正當開府事忙,又不敢多問。加以昔年尋訪未遇,始終不知何處隱修,時常懸念。後請韋青青代托乃夫易晟,用先天易數佔出近年行蹤,在青藏番族部落中行道避禍,時常往來海心山玉樹二十五族與柴達木河一帶,並在一二年內還有奇遇。申屠宏此時也必前往尋他。二人雖是屢生患難,至交親切,但是此行各有重大使命,最好各顧各,事成之後,互享彼此所得現成利益。否則,申屠宏無關,阮征卻要多受艱危。並還提到,藏靈子師徒均與阮征相識,如有甚信,可以托其帶去,必能交到。齊氏姊妹聞言憂喜交集,知道諸葛警我與血兒交好,便寫了一信,請其在送客時,暗托血兒帶去。
血兒為人誠實,還恐多年未見此人,信帶不到。哪知剛到河前,便已相遇。信未開視,霞兒又用過佛法禁製,連藏靈子也不知信中所言何事,還以為峨眉派法力真高,門人也是如此,甚是佩服。又說起雙方由此一會,成了至交。阮征心細,並未當時拆看。見藏靈子師徒辭色迥異往年,既與恩師訂交,便是師執,重新禮拜,甚是恭敬。藏靈子越加獎勉,討水更是一說即允,並說此後一家,以後須用,隨時往取,不必通知。阮征謝別回山,看信得知前事。知道函中所寫雖是實情,但雲、霞兩世妹對於自己格外關心,又知申屠宏玄功法力略高,所用法寶卻差得多,此行定必艱險。驚喜之余,正要尋他探詢詳情,申屠宏恰巧趕到。
二人幾世同門,三生患難,情勝骨肉。平日雖奉師命,但各行其道,無故不許相見。二人劫後余生,情誼更厚,又極靈巧機智,別的全遵師命,獨此一節,不肯完全順從。又看出師父別有用心,於是兩人八十年中,老是千方百計,甘冒危難,以求一面。又在背後向師默祝,求恩寬宥,許其平日各自修為,一旦有事,不論事之大小,均可相見,隻不在一起。庶幾於遵奉恩命之余,仍寓恩寬之意。不過二人均極虔謹,接連祝告幾次,並無回音。雖知已蒙默許,並未由此玩忽,視為故常,反倒格外謹慎,盡管想盡方法,無故仍不相見。現得喜信,大難將完,以前罪孽俱已消免,互相喜慶之際,愈發無話不談。阮征一聽要借法寶,立將左手兩枚鐵指環分了一個遞過。申屠宏忽然想起雲、霞二女函中之意,分明借寶於阮征有害,執意不收。
阮征道:“大哥,你是何意?此寶自經師母與李師叔兩次傳授之後,我將其化為兩枚鐵環,不特運用由心,威力更大,並與心神相合,無論相隔萬裡,我如法施為,立可收回。固然此寶母砂現為師母保存,再分一半與大哥,用起來要差一點,但我尚有別的法寶,便飛劍本質也比你好,更有天府神箭也在身旁。你我下山時,同是兩寶一劍,你的卻差得多。崆峒老怪師徒何等厲害,如非醉師叔傳有師命,拚多受苦,也必同往相助。師命固不敢違,但並未提起不準借寶,又特指明尋我通知。到時,我如真個非此不可,舉手即可收回,易如探囊取物,有何妨害?世妹來書,只聽外人易理推算之言,非出師命。如其有害無益,醉師叔早說了。你如不帶走,我隻好到時拚卻回山受責,暗中趕去了。”申屠宏最愛阮征,知他為人剛毅,又極天真好義,雖然末兩句有心要挾,並不一定敢違師命,但他言出必行,永無更改,實無法相強,所說也極有理。以為此寶收回甚易,話已出口,隻得再三叮囑,如其需用,千萬收回,不可為此減卻威力,因而誤事。阮征含笑應了。這一次見面,為二人八十來年苦盼最喜慰之日。
阮征因在當地隱跡行道,救過不少番人,青藏番族奉之如神。他又苦修辟谷,除卻有時命富人舍錢濟貧而外,本身不受一絲一粟之贈。這日因是特別高興,加以不久便要離去,特地向附近的一個酋長要了當地名產花果酒和一條羊肩,與申屠宏尋一風景佳處,聚木點火,烤肉飲酒。又知申屠宏此去崆峒,前半還要隱跡人間,身邊無錢,如何能行?師門法嚴,最忌貪妄,雖有一身法術,不能使用,便取了一袋金沙相贈。申屠宏比較拘謹,先見他約同飲酒食肉,因喜兄弟重逢,偶然吃一次煙火之食,不在禁條之列,不願攔他高興。及見取出金沙,修道之士,留此人間財物作甚?老大不以為然,面色微變。方欲開口勸說,阮征已先笑道:“大哥,你當我犯貪戒了麽?先我不知青海到處埋有黃金,為了濟貧一事,這些年來,煞費心力。你我弟兄,哪有金銀與人?要人出錢濟貧,須出他的心願,不能動強,更不能行法搬運。只有遇見機會,勸說一些受我幫助的富酋,捐點錢財,分散窮苦。近三年來,青藏一帶番人,大都對我信服,還好一點,以前真是極難。我又不喜與人開口,勸人出錢,頭一次都很勉強,二次直沒法和人說。所以在此二十年中,仗著法寶、飛劍與前習道法,甚事都好辦,隻一須錢,我便發急。有一次,黃河決口,水勢被我行法止住,遇上兩個老對頭,都被我一人打跑。隻那將近三萬無衣無食的災民,我卻一籌莫展。
“總算那些人不該死,當災民嗷嗷待哺之際,忽由上流漂來一大塊木板,上坐父子三人,並還堆有兩口箱子。這時水雖歸槽,水勢仍是浩大。我正想將此三人救上,不料河心躥出一條水桶般粗的帶角惡蛟,張著大口,竟想朝那三人吞去。百忙中我看出那三口箱子滿裝金銀珠寶,知那惡蛟便是此次發水罪魁,先被飛劍嚇跑,水也被我壓平。那蛟本來潛伏水底,心懷不正。恰巧我行法不久,便遇前生仇敵,追出老遠,剛剛回來。它見半晌沒有動靜,出水探看,望見對面漂來三人,當是就口之食。我見此情形,忽生急智,先不下手斬蛟,隻用禁法將兩下裡隔斷,不使惡蛟傷人,同時斷了蛟的退路。然後現身下飛,當著那三人,連用飛劍、雷火,將蛟殺死。初意不過故示神奇,想捐他點銀子,暫救目前,再行設法,富人多半吝嗇,未必便肯多出。誰知那三人竟是寧夏首富,竟沒等我開口,把三箱金珠全數濟貧不說,並還力任全局。只是一件:認定我是神仙,他還有不少眷口,均被大水衝散,要我救回。這事比除妖還難,萬一那些眷口已葬身蛟口,如何救法?迫於無奈,隻好用活動點的話,答應代他尋找。出事在日落以前,我由左近飛過,發現此事立即下手,當時將水製住,傷人甚少。這時已是第二日天亮。我知下遊不會有人,便往上遊尋去。天佑善人,事情真巧,他那一家並未衝入河裡,聚在一個高坡之上,正受一群餓狼圍困。吃我救出,由百裡外送往河邊團聚。老的一個和官府有情面,正在商議賑災之事。我送人時,不曾現身。見他說得甚有條理,用我不著,方始暗中飛走。
“似此大舉施財雖少,類此之事甚多。有時打算救人救徹,便須用錢。由此方知神仙行道,也非錢不行,才留了心。近年人心信仰,肯出錢的人已多,正覺以後不致為難。前日忽然發現黃河上遊和玉樹深山之中金銀甚多,河裡金沙尤為方便,略為行法禁製,又得不少。昨日想今日起身尋大哥去,帶了此物,可以隨時濟窮,特意取了幾斤來,煉成小塊,你便來到。大哥到平涼去,固用不許多。以此濟貧,省得到時為難,不也好麽?”
申屠宏在外行道,也常感到無錢之苦。又見阮征神儀內瑩,心光湛然,道力益加精進,所說也系實情。師命尋一民家寄居,又令先尋阮征,必也為此,便接了過來收起。阮征因為日尚早,難得有此快聚;申屠宏也以為反正在當地一樣煉法,也不舍就走,於是一同盤桓了好幾個月。
這日阮征往醫番人重傷,歸途接到大方真人神駝乙休和青螺峪怪花子凌渾聯名的飛劍傳書。看完,驚喜交集,回去便請申屠宏先行。申屠宏問來書所說何事?阮征笑答:“乙、凌二位師伯叔不令告人。我也就走。大約還有兩年,便與蟬弟和幾個未見面的同門一起,我還忝作為首之人。此時暫由蟬弟率領,在外行道。我不是和你說過,恩師所說早已算定,不滿八十一年限期,休想重返師門?不過,這兩三年關系重大,我弟兄真不可絲毫大意呢。”
申屠宏不知阮征此次為友心熱,甘冒危難,不說真情,另有原因。此後相見日長,無須戀戀,互道珍重,便自分手。又在當地待了年余,法已煉成,才往西崆峒飛去。為防被妖人和老怪師徒警覺,仗著師門心法,極易韜光,不到平涼府,便已降落。覓一大鎮,換點金沙。裝作一個落魄文人,雇了一輛大車,往平涼府去。次日到了城西,先托遊山,在山麓尋一民家住下。後又借口在此教館,租了兩間空房。不久便收了幾個村童,教起館來。申屠宏幾生修為,除犯規被逐,這兩世八十年均在妙一真人門下,法力甚高,所租民房又正當入山孔道。以他法力,本來不用出門,只在室內稍為行法布置,三數十裡以內,人物往來,均可查知。隻為故意要在人前走動,使妖黨常見不疑;又想乘機救助苦人,行點好事,一放晚學,必出閑步。
遇上好天氣,還特意帶上一根尋常鐵棍,同了兩個年長一點的村童,假裝遊山,前往山中窺探虛實和那藏寶之處的形勢。連去幾次,中間也曾兩遇怪徒和崆峒門下妖人。一則申屠宏裝得極像,相貌穿著均極平庸;二則身帶法寶、飛劍,均經轉劫以前妙一夫人所傳本門太清潛形靈符加了禁製。休說所遇諸邪,便天殘、地缺兩老怪物那高法力,如不事前得信,仔細觀察,也看不出來。加上隨行村童掩飾,一點也未被人看破。而當地兩夥對頭,天殘、地缺的門徒是老怪物有命,照例不許捉弄凡人;崆峒派是正當背晦時光,來人只是山中閑遊,除手持鐵棍,看去有點蠻力膽大,不畏虎狼而外,別無異處,既未犯他忌諱,也就不以為意。申屠宏卻是每去一次均有用意,又是內行,見那藏寶的珠靈峽絕澗,相隔兩老怪所居老巢烏牙洞禁地尚遠,離五龍岩卻是近得只有三四裡。
這地方雖名為峽,實則只是一片峭壁危崖,下面臨著一條寬約二三丈的澗壑。因那崖壁上有好幾處大小噴泉齊墜澗中,水氣溟蒙,也看不出澗有多深。由對面向壁遙觀,只見碧障排雲,珠簾倒卷,玉龍飛舞,靈雨飄空。因為常有泉瀑飛灑,煙雨蒙蒙,通體青苔鮮肥,草木華滋,鬱鬱森森,山容一碧,乍看風景,倒也雄麗非常。再細查看,除卻對崖那短短一片好地方外,不特山容醜惡,寸草不生,並且石質粗糲,宛如利齒密布,亂石森列,崎嶇難行。偏又不具一點形勢,與對崖迥不相稱,心已生疑。
末次去時,四顧無人,隱形飛往對面崖頂一看,更是奇怪。原來崖對面乃是一條狹長山嶺,由五龍岩東面高高下下蜿蜒而來。全嶺皆石,草木甚稀,與澗這面荒寒情景,差不許多。到了近崖,約有十丈長,二三十丈寬一段,方始生滿苔草。山勢由高降下,成一斜坡,降約十余丈,重又由下而上,與崖相接。因嶺比崖高,左右亂石雜遝,景物寒陋。不是事前有人指點,決想不到嶺盡頭崖下藏有奇景,端的隱秘已極。尤可異者,上次來時,崖壁飛瀑珠泉有好幾處飛舞噴射;這次往探,除卻碧苔綠草,蒼翠欲流,泉瀑俱都未見噴出,好似偶然遇上,並不常有。越看越覺當地形勢隱僻非常,好些妙造自然。如非預有成算的人,不特到了近側都易錯過,也決不會走到這一帶來。心中一動,猛觸靈機,走往靈崖相接之處,細看兩面石色,再把苔草拔起了些一看,立時醒悟。忽聞破空之聲,一道碧光正往五龍岩那一面飛去,知有妖黨中能手到來。雖然所帶村童已經安置在離此十裡的松林內采掘茯苓,不曾帶來;因防妖人警覺,未加戒備。春夏之交,山中蛇虎常有出沒,既恐有失,又防妖人路過向村童盤問,仍用天蟬葉隱身趕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