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錦繡大明》第712章 四面楚歌(上)
  第712章 四面楚歌(上)

  其實當張文明的死訊在京城傳開時,人們雖然也是眾說紛紜,但更多的卻還是認為張居正會就此丁憂離京,縱有一些人提到他會留棧不去,也不過是些謠言而已,沒幾個會信。

  可隨著時間不斷地往後推移,事情就出現一些變數了。不少清流出身的官員已明顯感覺到了一些不妥的地方,因為張居正除了當天跟天子請辭後,就沒了下文,只是閉門不出,也不作進一步的辭官之舉。

  這麽一來,就很值得讓人玩味了。他張閣老到底心裡是怎麽想?他是真有心為父親守孝,還只是迫於規矩不得不假作姿態,然後靜候天子挽留奪情哪?倘若是前者,他這時候應該接連上表請辭才是,可這都過去四五日了,朝廷裡可沒傳出這方面的絲毫風聲哪。

  其後,一個更叫人感到不安的消息也散播了開來,天子已下詔請張閣老奪情了。而且隨後不久,一道用詞懇切的詔書也被通政司方面明發天下,隻說張居正於朝廷有大用,完不可為了一己之私,就置朝廷和天下百姓於不顧,理當犧牲小我,先以天下為重,暫不辭官。

  還沒等百官們回過神來呢,之後兩三日間,皇宮裡又發出了數道明旨,意思也與之前的沒有兩樣,只要張居正能夠留在朝廷之內。而更叫眾人不放心的是,在收下這一封又一封的聖旨後,張居正也沒有絲毫的回應,就仿佛什麽都沒發生過一般。

  這就很不合常理了,倘若他真有心丁憂,這時候應該站出來把話說明白,並用更加決絕的態度推掉天子的詔書才是。雖然說聖旨一般是沒人敢拒絕的,但這種和自古以來的禮法相悖的旨意,以張居正的聲望和地位,拒了也就拒了,皇帝也不會因此怪罪的。可現在他的如此做法,顯然真有意留下來了。

  這怎麽可行?本朝自武宗時的楊廷和之後,可再沒有任何官員敢在父母去世後不辭官丁憂,如此行徑,與禽獸何異?那些自命清高的清流官員們首先就不能接受內閣首輔有這麽大一個汙點,故而在稍作醞釀後,一道道奏疏就被送進了宮去。

  雖然這時候他們還沒有指名道姓地提到張居正,但處處含沙射影,已把自己要說的意思表露無疑。

  可這些奏疏遞進宮去,無論是皇帝那兒,亦或是閉門不出的張居正都是沒有半點回音,就跟石沉大海一般。

  如此一來,事態可就比之前更嚴重了。倘若說之前大家還只是懷疑,覺著只是有這麽個可能,現在他們的態度表現出來可就是真的了,張居正確有心奪情,繼續留在朝中為官。

  這下,是徹底把這些從小就讀聖賢書,把祖宗規矩和禮道尊嚴看得比什麽都重要的官員們給激起來了。他們或許地位卑微,甚至很大可能要仰仗那些大人物的提攜才有出頭的機會,但在這等大是大非面前,他們卻是無所畏懼的,無論是天子還是閣老,只要越過了這條底線,就是他們共同聲討的對象。

  一時間,更多彈劾張居正居心不良,留戀權位的奏疏猶如雪片般通過通政司直入皇宮。而其中的措辭,也比之前要嚴厲得多,少數幾份已開始將張居正說成是居心叵測的奸邪之徒,差點就拿他和嚴嵩、秦檜這樣的禍國奸臣相提並論了。

  對於百官會有如此反應,萬歷也明顯是大出意料的。他本以為即便官員有所不認同,也最多就是部分人上上奏疏議論幾聲罷了,可現在,事情明顯超出太多,大家完全是把張居正視作仇人了。

  倘若沒有楊震之前給他的提醒,此時的萬歷勢必會有所慌亂,不知該怎麽處置才好。但現在,他卻有底氣得多了,因為他知道,官員們的這些彈劾奏疏是衝著張居正而去,對自己並沒有任何的壞處。相反,他們叫罵得越凶,張居正的威信就會越低,對身為天子的自己就會越有利。

  明白這一點的萬歷索性對這些彈章來了個留中不發,不作任何交代,任由那些官員拿奏疏撒氣,卻連半點回應都看不到。

  眼看這一招沒用了,官員們就又來了另一招更直接的。就在幾日後的大朝會上,三五十名六品及以下的科道官員一齊請奏,希望皇帝能夠給天下人一個交代,以正綱紀
  “陛下,我大明立國至今,靠的就是一個孝字。若無人遵守此道,則國之不存,則民之不遵。還望陛下能以天下蒼生為念,以大明社稷為念,允準張閣老丁憂回鄉!”

  “陛下,父子君臣,五倫之首,豈能隨意廢弛?而張閣老身為內閣首輔,更是天下官民之表率者。如今他若不能遵循古之禮法,那朝廷今後還拿什麽約束天下的百官百姓?還望陛下莫要做出讓天下人心寒,讓後人笑話的事情來哪!”

  “陛下,張閣老固然與國大有用處,但朝中才乾出眾之官員亦有無數,豈能因他一人而廢禮法?臣請陛下下詔準其離京……”

  “陛下……”

  看著臣下們一個個走馬燈似地出來勸說自己讓張居正丁憂,本來心裡還頗有些高興的萬歷這時候有些惱怒了。我可是一國之君,怎麽連這麽點小事都做不得主麽?之前有張師傅壓著,我說的話不算也就罷了。可現在,張師傅都閉門不出了,你們還一個個以將我駁倒為樂,真當我只是個什麽都不懂的小孩麽?一切都得聽從你們的意思?
  越聽越是來氣,尚處於青春期的小皇帝逆反心理頓時就起來了,把臉一板就道:“都給朕住嘴!”

  天子之怒,確實不是開玩笑的,一見他如此模樣,眾人頓時就沒了聲息,那些站出來還想說什麽的官員們,也都尷尬地不知該如何是好了,話是不能說了,可這時候退回去也不對,只能乾站著,看著皇帝。

  萬歷見自己一怒還有些效果,心下的膽氣就更足了,冷聲道:“你們張口江山,閉口社稷,朕問你們,你們真是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麽?不,你們看重的只是禮法,只是你們自以為重要的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罷了。張閣老對如今朝廷有多重要,你們會不知道?不提別的,光是張閣老這幾年裡為國庫收入增加了多少,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還有,過往也不是沒有朝廷重臣奪情過,他們難道就成了罪人了?在朕看來,能為朕分憂,能為大明社稷謀福的便是這天下間最大的忠臣,其他人,無論說什麽都無法改變這一事實。

  “今日,朕就把話放在這兒了。朕為我大明江山考慮,這次必須要留下張閣老,今後朕也不會改變主意。而你們,”說著,他目光很快地從那些站出來的官員面上一掃而過,直看得那些人心裡一陣發毛,“今後朕再也不希望從你們口中聽到因此對張閣老的彈劾,否則定當治罪!”說著,他把袖子一甩,滿臉陰沉地就離開了大殿。

  這一場朝會上的變故,再次點燃了群臣的怒火,這回是真把事情鬧得有些不可開交了。

  與之前的幾個朝代,以及之後的辮子朝有個很大的區別,大明的官員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批判皇帝,和皇帝對著乾,如果因此受到懲治,不但不叫他們憂心,反而會使他們的聲明大增,成為那些清流官員的表率。若是在此基礎上能吃一頓廷杖的話,那效果就更加拔群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時候的大明官員明顯是有些受虐傾向的。

  所以在萬歷發了這麽一通火之後,對張居正來說事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變得更加嚴重了,一份份的奏疏依然被人送進宮去,該說的話依然在明裡暗裡地說著。

  而且,這股反對張居正奪情的風潮甚至還不斷擴散,已經發展到針對與他關系親密的盟友的地步。那些靠著張居正才在官場有了不小地位的人,總是被人拉住,勸說,希望他們可以去勸說張居正趕緊辭官歸鄉。

  同時地,還有不少膽子大些的官員還跑到了張府門前,指名道姓要見張居正,說是要和他論論禮,要讓他心甘情願地回鄉丁憂。一時間,本來就門庭若市的張府門前就顯得更加紛擾了。

  而深居府內的張居正,在面對如此種種的事端後,卻一直都沒有表露自己的真實意圖,一直都是沉默以對。哪怕那些官員都鬧到家門口了,他依然閉門不出,也不準家裡的下人們出面驅趕,就仿佛這事與他全然沒有半點關系一般。

  這世上,有許多事情是可以通過逃避,通過時間來慢慢消磨掉的。但有一些事情,卻不然,它若不解決,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酵,從而變得更加的難以控制。張居正所面對的就是後者。

  因為隨著眾多官員不斷表達著不滿,就連和他關系緊密之人都有些吃不住勁,也開始懷疑起其真是意圖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