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的手機連接遊戲倉庫》第456章 嘉慶年製
  第456章 嘉慶年製
  這片遼闊的海域,海水漸漸變得湛藍清澈。

  哪怕是在二十多米下的海底,周圍環境也變得清晰可見。頭頂的陽光直射下來,被海水層層折射後,形成海中一道絢爛的風景。

  陳正謙腳底踩著柔軟的海泥,穿行在魚群和微小的海底生物當中。

  這裡不僅擁有眾多的珊瑚叢,珊瑚叢中還生活著豐富多彩的海洋生物,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片海底下面,還隱藏著眾多的古代文物。

  一路走來,陳正謙已經看到不下十個形狀各異的瓷器碎片了。有杯子、碗碟、還有瓶罐,都是碎片,最完好也是缺了一半的。

  這次瓷器碎片,很可能就是古代沉船在此觸礁擱淺,然後大潮退去之後,船身傾側,甚至翻倒,散落在海底的。

  說不準還會被後來的風浪席卷衝刷,散落四處,經過時間和海水的侵蝕,再被海洋生物附在上面,最後變成了現在這種坑坑窪窪的狀態。

  嗯,好醜。

  像這種除了拿去做研究以外,基本沒什麽物質價值的了,所以陳正謙也沒打算帶走。

  他的目標,始終是沉船。

  只有沉船裡面,未經發現的寶物,才有挖掘的價值。

  雖然說起來是俗氣了點,但是這就是現實啊,不然他為什麽千裡迢迢跑來這裡,難道只是為了捉魚摸蝦?

  別逗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海裡真正值錢的,從來都不是什麽魚類,而是那些古代沉船文物。

  古代的商船,來往於中國與海外諸國,船上裝載的不是絲綢茶葉就是瓷器,要麽就是從海外帶回來的象牙珠寶和香料,或者直接是銀塊金塊。

  當然,一般人關注的,更多的是這些文物值多少錢,有沒有兌現的價值。

  而考古學家們更注重的,或者說,考古學本身的目的,就是為了從眾多的歷史文物中,盡可能地還原當時的歷史。讓我們現代人更好地了解那個時代的人,是怎麽樣生活的,從而拉近現代與古代的距離。

  陳正謙沒有考古工作人員這麽偉大,為了彌補歷史的空白,默默奉獻。但是也不會像盜墓賊那樣急功近利,會用炸藥來炸開海底的沉船。

  對他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這些值錢的寶貝,都搬回自己家裡去,哈。

  周圍散落的瓷器越來越多,陳正謙愈發心疼,要是都是完好的,得值多少錢啊。

  請原諒他升鬥小民的心態,到現在都還沒學會大手大腳花錢呢。

  終於,沉船的身影出現了。

  這是一個近兩百平方米的凹地,周圍長滿了珊瑚,平均二十米深的海水,一些珊瑚離海面甚至只要五六米的高度。

  看到這種情形,陳正謙大概就明白,為什麽這艘船會沉在這裡了。

  海底裡其實是有山脈的,一些海裡的山峰周圍,都會長有珊瑚叢,這些珊瑚形成了一種叫做珊瑚環礁的地形。

  然而經過某些地殼運動之後,部分山峰下沉了,但是珊瑚環礁還在,並且還在不斷生長。

  平時漲潮的時候,這些珊瑚環礁不會露出水面,但是它們確實存在的,一些商船就很容易觸礁擱淺。然後潮水退去,這些船隻就只能永遠留在這裡了。

  陳正謙進入到這個被珊瑚礁環繞著的凹地內,看到了被海底泥土以及各種雜草掩埋的沉船。

  這是一艘中型的古代木質商船,長度大概在20米以內吧,寬度7-8米,桅杆早就不知道飛哪裡去了,絕大部分船體都被深深埋在海底,只有部分船體露出地表。

  估計也正因為如此,才沒有被人發掘吧。如果讓國家水下考古隊發現這艘船,估計他們會很興奮吧。

  可惜,這艘船是陳正謙發現的,注定沒有他們的份了。

  也不知道另外有沒有人已經發現這艘沉船,為避免夜長夢多,還是盡快搬空裡面的東西吧。

  陳正謙並不理會周圍的雜草,但是小心翼翼地搜尋了一番周圍,確定沒有值錢的寶物散落在外面之後,打算從船頭的甲板部位開始發掘。

  他不是水下考古隊那些人,不在乎這艘船到底什麽來歷,他只在乎裡面有沒有值錢的東西,所以挖掘過程中難免會簡單粗暴一下。

  不過只要沒有損害到裡面的主體,也就無所謂啦。

  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別人發掘一艘沉船,都是以年來計算的。陳正謙也不著急,畢竟都找到了,沉船又不會長腳跑掉。

  像他這樣,從尋找到開挖,只是短短幾個小時的,要是傳出去,簡直是天方夜譚,別人也不會相信。

  只是開挖過程中,時不時會挖到一些破碎的瓷器,陳正謙看著心疼,洗去汙泥之後,都是潔白如新的漂亮瓷器,既有青花瓷,也有白瓷粉彩等等。

  這都是錢呐!
  可惜都碎掉了,哪怕修補完畢,估計也難賣出高價錢了。

  盡管如此,陳正謙還是挑了一些碎裂程度較低的,容易修補的收起來,回頭問問於老頭看有沒有什麽辦法。畢竟現在科技這麽發到,古玩行業總有些高人能補回來讓人看不出痕跡的。

  另外看到粉彩的時候,陳正謙就明白了,估計這是一艘清代的沉船。

  果不其然,等看到某個破碎的瓶子底部,寫著“嘉慶年製”四個字,這下子沉船的年代算是確定了。陳正謙也就放下心了。

  一般官窯瓷器的落款,都是寫著“大清嘉慶年製”六字款式的,只有民窯的瓷器,才會寫“嘉慶年製”這樣的四字款。

  嘉慶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入關後第五位),也就是乾隆的兒子,在位時間大概在1800年前後吧。

  陳正謙也記得不是很清楚了,畢竟中華上下五千年,皇帝這麽多,誰記得了那麽多啊。

  不過嘉慶年間的瓷器雖然算不得巔峰,甚至可以說是JDZ瓷器衰落的開始,但是也是不錯的,價值也不算低了。

  嗯,還是先把東西挖出來再說吧。

  默默清理淤泥,終於被陳正謙挖到了第一個完整的物件。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