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魔童哪吒2-入朝堂
紂王三年,十月初十。
每三日一次的大朝會如期召開,天還未亮,百官的車輦便從無數市坊胡同中駛出,車轔轔,馬瀟瀟,百川歸海般流向王宮。
辰時三刻,百官匯聚於大朝堂內,無人攀談,更無人喧嘩,所有人盡皆眼觀鼻,鼻觀心,靜默等待著紂王到來。
此時,距離大朝堂不遠的一座偏殿內,費仲雙手捧著一個烏木托盤,緩緩來到蘇瑾和紂王面前,恭聲說道:“啟稟大王,國師,製衣坊趕製的國師官袍到了。”
紂王頭戴王冠,身穿金白兩色帝袍,背負雙手,對著蘇瑾笑道:“這國師袍是寡人親自為國師設計的,國師看看可還稱心如意?”
蘇瑾拿起烏木托盤內的那件長袍,只見這長袍以月白色打底,胸口處以金絲銀線紋繡著無數星辰,環繞著一個陰陽魚圖案,而諸天星鬥之中,唯獨缺少了日月。
看著這製作精美的官袍,蘇瑾腦海中突然飛速閃過一個念頭,抬目望向紂王身上的衣袍,在其上並未看到龍的蹤影,映入眼簾的是日月星辰以及山河社稷。
“羸弱的龍族在這個世界根本就沒資格成為人族信仰,因此人族不會自稱為龍的傳人,國王身上穿的更不會是龍袍……”蘇瑾默默腹誹道:“若是將來我將龍族和殷商連為一體,並且取得了封神之戰的勝利,後世國王身上的帝袍或許就變成龍袍了。”
“國師不喜歡這種樣式嗎?”見他遲遲都沒有回應,只是盯著自己,紂王臉上的笑容漸漸僵住了。
蘇瑾抖了抖手中的官袍,這官袍瞬間便穿在了他身上:“勞大王費心了,我很喜歡。”
紂王微微松了一口氣,轉身道:“國師喜歡就好……時間不早了,請國師隨我一起上朝吧。”
蘇瑾默默頷首,安靜地跟隨在他身後,一起走出偏殿,迅速來到大朝堂前。
“大王到。”尚喜亦步亦趨地跟隨在紂王身旁,這時扯著嗓子高聲喊道。
“拜見大王!”眾臣工頓時轉身面相中間過道,文武相對,除了少數的幾位重臣之外,盡皆跪倒在地。
紂王龍行虎步的走過中間通道,蘇瑾剛要跟著過去,卻突然間被尚喜拉住了。
“怎麽了?”
“國師大人,當群臣朝拜時,只有大王可以走中間的這條禦道。”尚喜輕聲說道。
看著跪了一地的文武百官,蘇瑾點了點頭,就站在大門處等待著紂王的召喚。
“眾卿平身。”正說著,紂王已經來到王座前,轉身望向百官。
“多謝大王。”百官異口同聲的謝恩,旋即紛紛從地上站了起來。
“在聽諸位臣工的本奏之前,寡人向諸位介紹一個人。”官員們站起來了,紂王卻極其罕見的沒有坐下去,沉聲說道:“申國師,請上前來。”
在上百人的目光注視下,蘇瑾踩踏著禦道,一步步來到百官最前方,距離紂王最近的位置。
“爾等面前的這位,就是現在我大商的鎮妖大國師,申公豹,申國師。”紂王伸手指著蘇瑾道:“國師之位,位比太師,獨立於朝堂之內,有開府建牙之權,直接受寡人管制。”
“大王,您說要封立國師,我們拒絕不了。可是將國師的地位提升至秩比太師,這是不是有點太過了?”首相比乾出列道。
“是啊大王,太師乃三朝元老,曾無數次挽大廈於將傾,拯救我殷商社稷,即便這申道長有再大的神通,也無法將其和太師相提並論。”梅伯緊跟著說道。
紂王眉頭一皺,冷厲道:“寡人只是說國師位比太師,沒否認太師的功勞。何況寡人又沒有讓國師統率朝綱,如此哪裡過了?是不是非要讓寡人給予國師節製百官的權利,再讓你們經過艱難的抗爭,取消了這種權利,你們才能接受一個地位超然的國師?”
比乾:“……”
梅伯:“……”
“大王,您莫要忘了太師手中的打王金鞭啊!”無言了許久後,比乾真情實意地說道:“打王金鞭,上打君王,下打佞臣,若是有朝一日太師回朝,知道了這件事情,恐怕第一時間就要找大王要個說法!”
聽他提起聞仲,紂王臉上幾乎是本能的閃過一絲驚懼,低喝道:“首相是在拿太師來壓我?”
比乾搖頭說:“臣沒有要壓大王的意思,只是就事論事而已。能夠容忍申道長成為申國師已經是群臣的極限了,若是再給他這麽大的權柄,在場所有文武百官都難以答應。”
“寡人要做的事情,憑什麽得讓你們來答應?究竟我是君王,還是你們是君王?”紂王神情陰翳地說道:“此事就這麽定下了,無從更改。”
“若大王執意如此,請罷黜臣首相之位。”比乾躬身說道。
“王叔,你這是在逼寡人啊!”紂王低聲說道。
“大王,首相大人絕對不是在逼您,而是因為朝堂運轉自有法度,若是任由大王隨意任命,打亂了原本的正常秩序,很有可能會導致朝將不朝,國將不國,危害整個社稷。”梅伯嚴肅說道。
紂王心中充滿了憤怒和憋屈,這朝堂,這些所謂的忠臣,所謂的顧命大臣,就像是一根根鎖鏈一般,緊緊鎖著他向往自由的心,令他恨不得一把火把他們全都燒死,然後從底層選拔官員,重建朝堂!
“申國師,你對首相和梅大人的話可有異議?”當發現自己無法解開這個結後,紂王隻得將問題甩給了蘇瑾。
畢竟他們兩個是盟友,為的還是“申公豹”的利益,沒道理讓他這君王一人衝鋒陷陣,被滿朝文武群毆吧?!
“我有問題,不過這問題和首相以及那位梅大人無關,我想問的是,聞太師是從誰人手中,一次次救下了殷商社稷?”蘇瑾抬目道。
盡管不清楚他問這個有什麽意義,紂王還是配合地說道:“是從諸侯王們的手中,十次叛亂,至少有九次是因為諸侯王,至於剩下的那一次,也和諸侯王的支持以及推波助瀾少不了關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