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之我是呂布》第51章 落難皇帝
  第51章 落難皇帝
  蔡邕一愣,急忙道:“大將軍,這……”

  艾朗笑道:“別在這裡說話,我們進去再說。”說著便抓住了蔡邕的手腕走進了大門,直到廳上坐下。艾朗叫仆役上茶。

  蔡邕急不可耐地道:“大將軍,你可得想想辦法才是!”

  艾朗看了蔡邕一眼,問道;“大學士,你真的這麽忠於皇帝?”

  蔡邕一呃,不解地問道:“大將軍這話是何意啊?難道我等不該忠於皇帝嗎?”

  艾朗道:“那也得看皇帝怎麽樣啊。這種兒童皇帝,毫無可取之處,沒有屁本事處理任何問題,反而會聽從身邊的太監親戚唆使做出種種荒唐的事情來。黃巾之亂就是這麽來的。若是這種兒童皇帝又當權了,黃巾之亂那樣的大亂豈不是又要出現?那時又不知有多少人會為了這個狗屁倒灶的皇帝白白送了性命!你覺得該這樣?”

  蔡邕雖然不是那種死忠於漢朝的人物,但一直以來卻認為忠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從未想過艾朗說的,這時聽到對方這樣一番振聾發聵的言論,不禁呆在當場,不知該說什麽好了。

  艾朗嘲諷似的道:“不管是誰,想要得到的越多,付出的肯定就越多,像兒童皇帝那種,屁事沒做,就想坐擁這花花江山,哪有這麽好的事情!不改朝換代才叫有鬼了!”蔡邕不禁感覺艾朗所言有些道理,可是又總覺得他所言哪裡不對,可要說究竟哪裡不對卻又說不上來。

  艾朗笑道:“大學士你就不要為外面那些人操心了!他要是真有本事,將來自然會像劉秀那樣複興大漢,否則你們這些人白白送了自己的老命,他也還是扶不上牆的爛泥!”

  蔡邕苦笑道:“難道,難道我們就這樣不聞不問?”

  艾朗很理所當然地道:“那可不!我們又沒有欠那兒童皇帝什麽,幹什麽要費這麽大勁地為他謀劃?他會感激你嗎?你把老命送掉了,他也只會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何苦自找麻煩啊!你啊,也是有女兒的人,只需想著該如何和你那個漂亮女兒過好日子就行了!你要是有個什麽,你那個漂亮女兒怎麽辦?靠誰去?你就放心把她一個人留在世上?天下的大事,你就不要管了!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也不是你管得了的!”

  蔡邕呆了半晌,終於長歎了一聲,朝艾朗抱拳拜道:“大將軍一席話令老朽茅塞頓開啊!”

  艾朗笑道;“你聽我的就好了。我還真擔心你鑽了牛角尖,非得以死盡忠,那就是你自己該死了!”

  蔡邕無可奈何地道:“我就聽大將軍的。閉門不出,好好過自己的日子,不再管閑事了!”站起身來朝艾朗躬身一拜,轉身去了。看他佝僂著身子,好像一下子蒼老了很多。

  袁譚斷絕了供給。沒過兩天,城外的皇帝和朝廷的一眾高官就都餓得不行了。然而這幫家夥卻還在眼巴巴地等著別人把食物送來給他們,不停地埋怨咒罵袁家不忠不義,仿佛人家欠他們的似的。

  董承親自騎馬來到城門口,揚聲喊道:“我是國舅董承!叫袁譚出來見我!”聲音很響亮,火氣很大。

  城門校尉不能做主,當即派人去通知袁譚,袁譚聽說那幫家夥還沒走,不由得心中惱火,立刻騎馬奔來西城門,登上了城門樓。看見了城門下的董承,抱拳道:“我就是袁譚,這位想必就是國舅了!”

  董承見袁譚來了,當即厲聲質問:“袁譚,你為何遲遲不迎奉陛下返回京城?如此豈是為人臣之道?”

  袁譚沒好氣地道:“洛陽是我父子從董卓手中奪回來的,那就是我們的,我們為何要讓你們進來?你們這些人對於打敗董卓奪回洛陽沒有起到半點作用,憑什麽繼續坐擁洛陽皇宮!”

  董承怒不可遏,指著袁譚怒吼道:“袁譚,你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語,與董卓何異?”

  袁譚哈哈一笑,道:“何異?異者為,我們現在贏了,他董卓輸了!”

  董承氣得臉色通紅,想要繼續責之以大義,然而看對方這副撕破臉的架勢,知道再說下去除了自取其辱不會有任何收獲。

  袁譚道:“國舅爺,我奉勸你們一句,不要再死賴在這裡了,城門是不會打開的,你們賴在這裡也沒用。快走!再不走,惹得我火來了,可不會對你們客氣!”

  董承心頭一凜,不敢再說什麽了,連忙勒轉馬頭奔了回去。

  正在等候董承的小皇帝眼見董承終於回來了,趕緊問道:“國舅,他們答應讓我們進去了嗎?”

  董承氣惱地道:“原以為袁紹四世三公世受皇恩,對於大漢應該是忠心不二的!卻沒想到,卻沒想到,他們竟然和董賊是一路貨色!不,比董賊更加可惡!”小皇帝吃了一驚,哭腔道:“難道,難道他們不讓我們進城?為什麽啊?寡人,寡人是皇帝啊,他們是我的臣子,應該效忠於我,怎能如此對我?”

  董承抱拳道:“陛下,如今只能離開洛陽前往兗州,那曹孟德有英雄之名,或許,或許會恭迎陛下和朝廷!”皇帝唉聲歎氣,沒有反對不過也沒有點頭。董承自去安排起行的事情。張濟等人聽說袁紹不接納他們,又要東走,不耐煩起來,當天夜裡張濟率領麾下萬余兵馬不告而別,往南邊汝南去了。

  董承聽說張濟走了,無可奈何。第二天早上,這些皇室貴胄朝廷重臣在楊奉幾千兵馬的護擁下下繼續東走。董承為了籠絡住楊奉,已經請皇帝冊封楊奉為驃騎大將軍了,也正因為如此,楊奉才耐著性子繼續護送著他們。不過東出函谷關時楊奉麾下還有一萬多人,而此刻卻只剩下不到三千人了,不是戰損了,而是他手下的官兵眼見跟著他楊奉跟著朝廷沒有前途都在路上一撥撥的逃走了。

  這一行如同難民的隊伍一路向東,由於無糧食充饑,一路上挖野菜啃樹皮,好不容易挨到了兗州邊境,楊奉手下的三千人馬只剩下六七百人了。突然,前方煙塵大作,大地震動起來,好像有大隊人馬正奔湧而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