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朝小公爺》第811章 王霸並行顯真意,海因裡希夷州騎(
  第811章 王霸並行顯真意,海因裡希夷州騎(下)
  沿途大海上,張小公爺就在思考此番事宜當如何處置。

  海因裡希要融入國朝的體系,那麽必然是要立下功勳、有勳貴相助方可的。

  大明而言,勳貴們的接受程度比文官高多了。

  而商賈們的接受程度,又比勳貴高多了。

  比如如今各家貨殖會為了草原上的生意,不少跟那些部族頭人結親。

  讓他們嫁女兒不太可能,但娶那些部族頭人的女兒倒是多有之事。

  勳貴們則是早已經接受了,韃靼人成為和自己一樣勳貴的事情。

  這一點上,甚至包括了色目人。

  《太祖奉天討元北伐檄文》中,當時擬定的宋文憲公便依太祖意著墨:
  “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

  “故茲告諭,想宜知悉。”

  且大明太祖不僅是如此說的,亦是如此做的。

  如今大明的勳貴中,不少便是元時舊臣屬。

  無論是韃靼抑或是色目,都摻雜其中。

  甚至其性命攸關的親軍中,亦有韃靼、色目人充當侍衛。

  他們亦未辜負大明太祖之恩,其中不少為大明數代戰死沙場。

  譬如正統年曹石之亂中不僅示警英宗,且為保英宗力戰身亡的吳廷璋忠壯公。

  這位忠壯公在北征瓦剌,與父親、叔父一並隨軍出征。

  當時其父親、叔父皆為保英宗,戰死於沙場。

  而他即便被擒,亦不曾降敵。

  其時瓦剌感其守護父、叔屍身而不退之忠孝,釋其歸去未有留難。

  英宗對忠壯公頗為信重,曾欲遣其出鎮隴外之地。

  然忠壯公據理辭之,曰:“臣,外人,若用臣守邊,恐外裔輕中國”。

  英宗感其所言有理,愈加信重。

  忠壯公果然不負此番恩遇,曹石之亂中不僅臨危示警,更是力戰至身亡。

  其人之忠義可銘感天地,當真偉丈夫也。

  從這點上來說,大明太祖的眼光胸襟便已非後世某些叫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者可比。

  而大明的這種態度,也是能容納海因裡希的關鍵。

  按照大明的劃分方式,海因裡希大約會被劃分到“色目人”的行列裡。

  他要進入大明體系裡的話,就必須得在沙場上立下功勳。

  想要獲得勳貴承認的話,也需為勳貴們的好處拚殺一番。

  出兵南洋,就是他最好的融入方式。

  南洋諸國的解決方案,參照的便是安南等三國的藍本。

  當然,張小公爺沒打算搞的那麽激烈。

  安南等三國那一則臥榻之側,二則作死挑釁。

  不把他們給乾挺了,大明國威何在?!

  南洋諸國雖是有段兒懈怠,未曾朝貢大明。

  偶爾也有盜匪乘舟,跑到南粵、瓊州行劫掠之事。

  但終究沒有安南等三國如此囂張,所以徹底打死是不合適的。

  大明要擔當的角色,是弱者的幫扶人。

  當年軍團裡的那群老東西們,就給張小公爺教授過手段。

  那廝幹嘛的他也沒說,隱隱聽烏鴉提起過。

  那位,可謂是造反界專家中的專家。

  “戰爭的原因是利益,但戰後如何維持住所獲得的利益才是關鍵。”

  當年那狗犢子,是這麽給小公爺說的。

  殖民時代已經遠去了,而且歷史證明了這種掠奪式的統治方式並不合適。

  如何從戰爭中盈利,這是張小公爺當年跟那狗犢子學到的知識。

  盈利分短期、長期,短期的就是扶持一批當地人搜刮。

  這批人要夠狠、夠凶、夠沒人性,只有足夠凶殘才能在短時間內搜刮到足夠多的好處。

  而做長期的話,就是在要短期之後、百業凋零甚至在血流漂杵的時候入手資產。

  礦產、土地、港口碼頭……等等這些,是首選的。

  買下來後只需要靜待硝煙散去,這裡漸漸開始恢復。

  然後扶持起一個合適的人,再加大投資讓這裡升值。

  無論最後是拋出還是持有,只要產生足夠的盈利就合適。

  被那位如此提醒當時的張小公爺才恍然大悟,難怪許多小國不時會爆發戰亂。

  而且周期幾乎都是二三十年一次,而且爆發後雙方殺的你死我活。

  將一切打成廢墟,又會坐下來談判。

  他們終究是無法徹底的消滅掉自己的對手,而和平永遠只是暫時的。

  一場大亂後,他們會詭異的平靜二三十年。

  這二三十年間他們會發展的極快,大量的資本湧入。

  當抵達一個臨界點的時候,他們又會詭異的發生戰亂……

  如此周而複始,不斷循環。

  “如果需要更長遠的利益,那麽就需要多贏的局面……”

  當年的那位,是這麽跟張小公爺說的。

  “利益需要適當的分出去一部分,同時保持適當的發展。”

  如果有不夠聰明的,那就換一些聰明的。

  合作者只需要維持住穩定,保持住基本盤即可。

  而合作者不能只是一位,得是多位。

  他們可以交替,如果出現攪局者就把最合適頂鍋的合作者丟出去。

  換上更聰明的合作者,將這種合作一直持續下去。

  最終形成一個多方得利,所有人默契而根深蒂固的勢力。

  那位還很隨意的給張小公爺舉了幾個例子,聽得張小公爺周身不寒而栗。

  當時只能心下歎氣,弱小國家果然只是表面上看起來風光。

  實際上他們的一切,幾乎都取決於大國的態度。

  所以當時在船上的時候,張小公爺已經考慮好如何將這一手用在南洋諸國上了。

  這個方式在安南等三國用起來時候,非常的順暢。

  楊一清在給弘治皇帝的密奏中,表述了當地那些新生豪紳們的配合情況。

  這些人幾乎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大明人,甚至他們要把這種概念植入到其他當地人的心中去。

  “三五代後,此地疆土即便非我大明佔名,亦實與我大明疆土無異……”

  跟現場的這些個貨殖會的會輔們商議完畢,揮退了他們之後。

  張小公爺才讓海因裡希坐下來,對著他一字一句的道。

  “海因裡希,這是我給你創造的機會!但是否能把握住,可就全看你的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