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國藥商》第491章 此方,成矣!
  第491章 此方,成矣!
  陳風華一次訪談,講了不少,張潔也聽進去不少。

  最後,陳風華說道:
  “今天第一次談中醫,就講了一些外圍的、大概的,或者說很多中醫愛好者都知道的東西。接下來我會慢慢講一些行內的東西,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當然,不是給大家教,也不是灌輸,就是交流。因為我也是一家之言,不一定正確。

  咱們中醫的流派非常的多,哪一派都有哪一派的絕學,所以也希望大家能一起交流。現在這年頭,如果再把那些傳統的醫學知識捂著,恐怕以後很有可能真的就捂沒了。”

  陳風華說的誠懇,這是基於自己的特殊“記憶”,也基於那位朋友的講述。

  那位朋友的師父家裡的醫書、方子燒掉後,能傳承的就只有師父記憶裡的那些東西。至於醫書,師父可沒祖上的本事,沒辦法默寫下來。

  當時朋友的師父去尋找他的姐姐,希望把另一份醫書找回來,只是沒想到,朋友的姐姐一家沒人學醫,因此也就不重視,那醫書被扔在馬房裡,雨淋水泡,早就爛完了。

  這幾乎就相當於傳承斷絕一半了!

  類似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想想華佗的《青囊書》吧!《青囊書》卻沒有流傳下來,中醫就此所損失的東西太多了:華佗對人體內髒有著怎樣的認識?他對人的大腦有著怎樣的了解?他打算從腦子的哪個部位“引出風涎”?他的麻沸散是什麽配方?他怎樣控制“麻沸散”的用量?他怎樣解決消毒問題?怎樣對付可能出現的感染?這些問題,對於我們來說,只能是一些千古之謎了。

  而近現代,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許多優秀的中醫流派湮滅於歷史長河之中,中醫才慢慢沒落了。

  如果大家能夠將傳承的醫術交流開,學習的同時進步,這也能讓中醫的發展更順利一些。

  陳風華自己也會在這樣的交流中,把自己對於中醫的理解講出來——他先前說了,中醫,絕對不只是幾個秘方所能代表的!

  結束了第一次訪談,陳風華笑著說道:

  “張潔,你膽子挺肥啊!那麽敏感的問題都敢問!”

  張潔皺了皺鼻子,說道:“現在我是主持人,如果不問一些尖銳的問題,怎麽能吸引得住那些觀眾?講大而化之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就沒吸引力了。”

  陳風華想了想,不得不說,張潔所說的情況是真實存在的。自己想要避諱一些東西,但這些東西並不會因為自己避諱而消失。

  現代華夏國力越來越強,也越來越自信,以前一些禁掉的影視節目,現在都在以剪輯的形式,在直播短視頻平台裡出現了,像自己剛才所說的中醫曾經沒落的原因,在這裡說一說,其實並不會影響到什麽。

  很正常,不是嗎?
  隨他去吧!

  做完這一訪談,陳風華便去了技術科。

  技術科大部分人去了全國各地,檢驗那些申報入駐國醫交流平台裡的交易版塊的中藥材加工作坊和藥農。

  剩下的除了正常值班的,還有一大部分人,是在研究陳無極賣給西域本草的那個治療消渴(糖尿病,不完全一樣)的藥方。

  這個方子不像陳風華在訪談裡說的那種大組方,而是一個單方。這樣的方子其實正適合做成批量的成藥。

  那些研究這個方子的幾個人並沒有陳風華的那種感覺。

  其中一個小年輕,雷濤,中州醫科學大學中醫專業畢業的,他正說著這個方子:

  “……其實我覺得啊,以前咱們西域本草的那些成品藥,都是路子很廣的,受眾也很多,反響也很好,但眼下這個,我覺得其實挺沒必要的。現在現代醫學治糖尿病已經很成熟了,雖然糖尿病的病人非常多,市場也很大,但這藥不好賣啊!”

  “成熟?不盡然吧?”有人反駁,陳風華聽得出來,這是北庭醫學院中醫專業畢業的聶軍,他已經畢業三年,在北庭中醫院呆了兩年,覺得學不到東西,又去跟一位比較有名的中醫跟師了一年,感覺還是有些不夠,後來便應聘到了西域本草。

  “那你說哪裡不成熟了?”雷濤問道。

  “糖尿病現代醫學怎麽治?就是控糖。控不住了,然後就截肢,切,一截截切,最後切沒了。能根治嗎?”

  雷濤不服氣的說道:“有根治的啊!”

  聶軍冷冷說道:“根治的那些,根本不是現代醫學根治的,那是改變了飲食根治的,和現代醫學有關系嗎?”

  雷濤無語了,隨後又問道:
  “那你說這個方子能根治?”

  “那還需要數據。”聶軍說道:“但我看了方理,比那些什麽糖平之類的控糖藥要管用!”

  這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雷濤還是有些不服氣,他爭辯道:
  “不是吧?我身邊很多老人都得了糖尿病,也不說多控制飲食,也活得很好啊!”

  “那你把他們和農村那些同齡的還偶爾勞作的老人比了嗎?看看形態,看看精神狀態,看看走路的姿勢,看看有多大的差別!”

  雷濤有些氣急敗壞的說道:

  “那能比嗎?”

  聶軍突然笑了:“對啊,你也知道不能比啊。所以說,這不是什麽控糖不控糖的問題,而是生活方式的問題。所以陳總也說了,中醫治的人,西醫治的是病。況且現在針對糖尿病,西醫也不是在治,是在拖,是在控——控糖控糖,不就是在控嗎?這樣控下去,等控不住了,就換藥,最後拖到並發症,拖到需要截肢,拖到病人死去……呵呵。”

  陳風華沒想到聶軍比自己還要“偏激”,以前自己也曾經是這種態度,但是現在有點轉變了。中醫有治不了的病,西醫也有。這是需要正視的。不能因為西醫治不好一些病,就覺得西醫不行。

  畢竟在疫苗等方面,西醫是強項,這是毋庸置疑的。

  各有所長而已。

  以已之長攻其之短,私下裡說說可以,沒必要太過於爭論。

  所以陳風華才會在訪談的時候定調,西醫、心理學、中醫,是三個不同層面的學識,各有不同而已。

  當然,現在中醫是非主流,要爭取更加重要的位置,就必須在補短板的時候盡量把自己的長處發揮出來。

  而治消渴這方面,正是其中之一!

  這也正是陳風華一定要把這個方子推廣開的原因!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