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末高順》第480章 兵進荊州
  第480章 兵進荊州
  襄陽城,荊楚門戶,歷來為兵家必爭之水路交通要塞,城高池大防守嚴密。

  當初劉表定州治於襄陽城,便把董卓當成了最大的假想敵。

  襄陽失,則江陵、江夏危,江陵、江夏危;則長江之險不足恃;長江天險不再是天險,門戶洞開之後,江南大片土地便為董卓政權的囊中之物。

  只有守住襄陽城,才保荊州不失;即便退守江南,憑借水軍優勢依長江天險自保,那也是短暫的優勢;所以,劉表在樊城和襄陽布置大兵,並派最信任的文聘守城,不僅是因為這裡是州治,更是防備董卓。

  牛輔大軍若進荊州,有三條道路可選。

  最東部,是走桐柏山和大別山之間的關隘,著名的關口有後世的“義陽三關”,最著名的當屬武勝關,缺點是後勤線拉長,且易被豫州諸侯切斷後勤線,當成袁術放棄了這條路線,牛輔也同樣不敢選擇從這條路線進軍

  中線是從隨縣南下,沿溳水至江夏郡,這條道路便是有名的“隨棗走廊”。此條線路的缺點是必須佔領襄陽城,否則,整個大後方完完整整的暴露在襄陽面前,豈有不敗之禮?

  西線,沿漢水難下,必經之地還是襄陽城。

  北方打下襄陽,那整個局勢就變了,唐白河水系現在完整了,整個北方的作戰資源有了易守難攻的集中地,交通又是順水而下,可以從這裡發動更大規模的戰爭;大後方穩定了,進攻選擇也多了,走隨棗走廊,走漢江都可以;南方必須要分兵把守,消耗更多的資源;在這片區域的作戰中,誰有襄陽,誰有優勢。

  在劉表收到黃祖滅殺孫堅、逼退揚州兵時,卻收到另外一令他震驚的消息,董卓派大軍已從南陽宛城南下,目標直指荊州。

  劉表本想逃去江南,但是不打一仗就逃走,心有不甘,對他的品行也有影響;蔡瑁、蒯越等人家在襄陽,更是想堅守襄陽,保荊州不失。

  於是,在簡單協商之後,蔡瑁立即按照與劉表商定的內容下達命令,南郡的兩位官兵和支援江夏的兩萬官兵急行軍至襄陽;張允立即率領船隊返回襄陽城。

  劉磐率領水軍和兩萬步兵駐守夏口;蘇飛率領所轄官兵返回西陵城駐守;黃射繼續在柴桑監視揚州動向。

  蔡瑁調回張允,是想加強他的實力,堅守襄陽;調劉磐坐鎮夏口,劉表是希望便於逃亡江南,劉表和蔡瑁兩人內心已出現分歧,只是大敵當前,兩人心照不宣。

  蒯越向劉表建議,令黃祖送還孫堅屍體,且免除與揚州簽訂的二十萬石糧食的戰爭補償,與揚州袁術重修於好,並希望聯手對戰董卓;同時派人前往揚州江東,尋求劉繇的支援,否則,襄陽失守,江東必受董卓之害。

  劉表對這些建議一一采納,並令人立即實施。

  調整完畢後,襄陽和樊城將達到八萬步兵,還有兩萬多人的水軍;江夏郡西陵城有三萬守軍;夏口可隨時支援兩地,並負責接納江南幾郡的人力和物資,為以上兩地的堅守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援。

  劉表、蔡瑁等人堅信,董卓即便派來二十萬大軍,短時間內休想賺得便宜。

  有人建議,向涼州牧周飛尋求支援,可是劉表等人皆士族出身,本與高順勢力不睦,理念不同,不相為謀,且他們更擔心引狼入室。

  而南陽太守楊整一直沒有閑著,在任期間,依靠當地優勢,也組建了一支小水軍,往來於白水和漢水之間,促進了南陽和荊州其它幾郡間的貿易流通,他本人也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只是這支小水軍與強大的荊州水軍相比不值一提。

  牛輔到來,從楊整手中調走一萬步兵,楊整剩余官兵負責守衛宛城,保護後路,並負責後勤運輸;對這樣的安排,楊整信然接受,他久居南陽,知道襄陽和樊城絕難攻克,只要不是派他強攻二城,他便心滿意足了。

  牛輔知道事關重大,加強官兵軍紀,嚴令劫掠,違令者斬。

  現在涼州的紀律性大大加強,此前的幾次劫掠,都是有命令的,有計劃的劫掠,收獲不比私自劫掠少,且沒有危險,所以,牛輔的命令並沒有遇到多少阻礙。

  牛輔現在兵強馬壯,僅騎兵就達六萬,步兵七萬,還有楊整的軍隊和眾多的民夫,信心爆棚,對荊州兵根本沒有放在眼裡。

  七月中旬;到達漢江北岸,牛輔立即讓官兵包圍樊城,無奈樊城緊靠漢江,無法切斷其水上對外的聯絡。

  隨之,又令官兵從漢水上遊過河,包圍襄陽城。

  昌豨所轄三萬官兵以步兵為主,騎兵僅有五千,牛輔令其負責包圍樊城;成廉兩萬官兵,步騎各半,從南陽太守楊整處調來的一萬步兵,也劃歸成廉指揮,負責包圍襄陽城。

  荊州水軍強大,在漢水上往來航行,暢通無阻,戰略物資和人員源源不斷的進入;雖采取諸多措施,卻毫無效果,令牛輔心情焦急。

  且樊城和襄陽的守軍可通過水上交通,相互支援,攻其一處,毫無意義。

  牛輔隻得的命令成廉和昌豨對兩城圍而不攻,若是他們敢出城野戰,便在城外消滅他們,以涼州鐵騎的實力,牛輔可不害怕荊州步兵,他們從未實戰過,比豫州諸侯兵的戰鬥力差遠了。

  經過考慮,他決定兵出險招,先拿下江夏郡和南郡,佔領荊州最富庶的兩郡,並借助當地優勢,組建水軍,讓襄陽和樊城成為孤城,其必不攻自破。

  於是,牛輔上書,為張濟申請為江夏太守,為郭汜申請為南郡太守,希望兩人能佔領兩郡,並切斷外圍對襄陽城的支援,並能到達就食地方,減少後勤消耗的目的。

  對於牛輔的策略,董卓和李儒都感覺不錯,牛輔提高的很快,現在竟然知道利用政治優勢,利用大義名分了,且這樣的話,能優先獲得江夏郡和南郡的大量物資,節約他們為數不多的錢糧,對戰爭極為有利。

  只是他們內心明白,這種所謂的大義只是對寒門、百姓和普通官兵有效,對那些士族卻無任何影響;通過袁家之事,董卓不再信任士族,而那些士族更仇恨董卓,絕無合作的可能。

  於是,李儒便建議董卓通過牛輔的申請,並建議朝廷宣布劉表為叛賊,若是這樣,可為袁術平反,希望聯合袁術共同對付劉表,至少讓袁術保持中立。

  董卓對這種翻覆無常之事早就習以為常,玩政治的,心黑手辣,品德無下限,全是利益使然,便順利采納了李儒的建議。

  李儒對此不放心的是,若想佔領兩郡且圍困襄陽和樊城,兵力嚴重不足,不能以優勢兵力碾壓敵人,其次是沒有水軍,在南方作戰將極為被動,建設水軍勢在必行。

  只是建設水軍非一日之功,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性,更難成軍;若是佔領江夏郡和南郡便方便多了,不僅可以招募大量熟悉水性的水兵,還能招募大量造船工匠。

  為此,李儒又建議董卓從中郎將段煨處調五千騎兵,加強給校尉王方,並從京軍調三五千步兵,連同王方所轄官兵,湊夠六萬大軍,支援牛輔,定要一鼓作氣,拿下荊州。

  拿下江夏郡和南郡,便可提供大量的稅賦,且方便組建水軍,對未來極為有利,董卓當即應允。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