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頒獎晚宴(下)
進到頒獎晚宴主會場的竹下草芥,放眼望去並沒有看見多少年輕的俊男靚女,而大多都是一些四,五十歲和五,六十歲靠上走的中老年男人以及人老色衰的女人。至於他們的頭銜和身份,往往不是某某某大型出版社的社長,就是國內成名已久的知名作家。除此以外,還有一些愛書的社會名流,金牌編劇,評論家……
這一場隆重的高規格頒獎晚宴,表面上看只是一個冷餐會,而頒獎也單單只是頒發芥川獎一個,直木賞一個。當然,這其中甚至還有過芥川獎是出現空缺,唯獨隻頒發直木賞的情況。實際上,就是一場文壇圈子內的大聚會,應酬和交際……畢竟,能夠受到邀請,出席這樣場合的人,即便算不上完全代表整個RB,乃至東京的上流社會,也絕對是符合一個領域內的“社會精英”四個字。
“你跟緊我,別走丟了。由我把你逐一介紹給在場的所以人認識,以便對你將來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有幫助。”一直挽著他右手臂沒有松手的酒井千惠,偏過頭看著他是含笑道。”
“丟不了。若是我真丟了,你可一定要記得報警,讓警察叔叔來找我,帶我回家。”深知她是為了自己好的竹下草芥,顯得又不正經起來道。
“你看正前面那一個盤著頭髮,身著紅色晚禮服,手上端一杯紅酒,正在和我們社長談笑風生的才女便是綿矢莉莎。她是芥川獎最年輕的獲得者。只是他的一個筆名,而本名叫做山田梨沙。她獲得130屆芥川獎的時候才19歲11個月,作品為《久踹的背影》。那年,刊登芥川獎獲獎作品和評委評語的月刊《文藝春秋》2004年3月號因此破例首度開印80萬冊,並創下最終發售118萬5千冊的紀錄。”把目光是直接就落到了第一個對象上面的酒井千惠,主動給旁邊的竹下草芥是進行介紹道。
停頓了片刻的她,內心裡面自然是殷切的希望竹下草芥能夠最終超越綿矢莉莎,成為新的一個傳奇,繼續補充道:“在此之前,1990年12月號《昭和天皇獨白錄》發售的105萬冊可是有史以來最高的發行紀錄。綿矢莉莎的單行本《欠踹的背影》,單就芥川獎獲獎作品來說,也是一樁盛事。自1976年村上龍的《無限近似於透明的藍》之後,終於又有一部百萬級暢銷書問世。據我所知,截至2004年的年底,《欠踹的背影》總計可是發售了127萬冊。這可是一年不到的時間裡面的驕人銷量。”
聽她這一說的竹下草芥是心如明鏡,雖然是得了一個RB最高文學的芥川獎,但是隻代表自己萬裡征途才真正的開始起步。現如今的他,在好一些文壇大咖面前真是算不得了一個什麽?畢竟,正常的一年時間裡面,那可是會在上半年產生一名,下半年還能冒出來一名。
酒井千惠之所以特別看好竹下草芥,並對他青眼有加,一方面是自己本人特別喜歡他那一股子具有很是悲劇色彩,反映出人性的文風,以及還蘊藏著潛力巨大的才氣待徐徐地發揮出來;另一方面是據自己了解到他從未參加過大大小小出版社推出的新人獎賽事,卻能一鳴驚人的獲得了代表RB文學的最高獎項芥川獎。而最讓她感到詫異和驚奇得是竹下草芥,創造了一個歷史,便是非像早稻田大學,東京大學等這樣RB傳統的名校畢業,而是憑借自身的草根性摘取了冠以國內精英化的文學最高獎項。
實際上,唯有竹下草芥本人最清楚,自己這一具軀體的前一個主人,那可是投稿參加了國內無數新人獎的評選,最終都是名落孫山。在眾人的眼中,他就是一個完全沒有寫作天賦,卻非要朝這一條路上走,撞到了南牆是已經頭破血流,都死不回頭。
酒井千惠是挽著竹下草芥的右手胳膊,徑直向前,走近了綿矢莉莎和文藝春秋出版社的社長,面帶禮貌性的微笑道:“綿矢莉莎老師,社長,打擾了,佔用你們一點點的時間,由我來給你們稍微介紹一下。我身邊這一位就是第155回芥川獎獲得者,竹下草芥。”
“幸會。”綿矢莉莎和文藝春秋出版社的社長是口徑一致的看向著竹下草芥,臉上掛著禮節性的笑容是脫口而出道。
“我拜讀過你的短篇小說《羅生門》,而確實是一部難能可貴的佳作。原來我還以為是某一位上了年紀的大叔寫出的傳世之作,卻萬萬沒有想到會是出自你這樣的青年才俊之筆。非常,非常棒的一部小說。你能夠獲得這一屆的芥川獎,那絕對是實至名歸。想必讓最毒舌的評論家來點評,也不可否認《羅生門》是一部佳作。”有一說一的綿矢莉莎,臉上的笑容不改,不乏風趣幽默道:“今晚,我這一見到你只是可惜自己已經滿了三十三。若是上天能夠讓我年輕十歲,我一定不會放過你,直至把你追到手為止。現在,我只能眼睜睜地把你交給你身邊這一位年輕美麗的小姐了。”
“綿矢莉莎老師,你實在太客氣了。我已經被你誇讚的都臉紅起來了。和你相比,我還是初出茅廬。在寫作方面,我還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倒是不知道有幸能否向你多多地討教?”完全表現出了溫良謙恭讓的竹下草芥,以後輩之禮對待身為前輩的她,微笑著刻意避開了她的看似玩笑又不是玩笑的後半段的話道。
“非常歡迎你能來我家做客。”欣賞後起之秀的綿矢莉莎,沒有那一種嫉賢妒能的小肚雞腸。何況“文學”二字是仍由誰都說不清楚到底是怎麽一回子事情?好似是,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事實上,文學可是要比哈姆雷特複雜和難以理解,說不清道不明,難以琢磨的地方多得多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