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炒作與宣傳(求收藏啊。)
最近,美利堅略顯低迷的小說出版市場,不知道什麽時候又吹來了一陣強風。
就幾天的時間,一本名叫《穿著Prada的惡魔》的YY都市文突然又頻繁的出現在各大報紙的推薦閱讀欄裡。
這個年代的社交網絡還沒有完全興起,觀眾對於好萊塢的一些炒作手段,也沒什麽免疫力。
曼海娛樂運用了買通媒體說好話這種最簡單的炒作,所帶來的成績都是《穿著Prada的惡魔》這本去年紅過一段時間的小說,再度衝進了年度暢銷小說排行榜,排名第九。
巨大的曝光再加上小說本身所積攢的人氣,使得已經看過原著小說的書迷們,他們的注意力被激發了出來。
趁著熱度,關於這本小說改編成電影將要上映的消息和第一支預告片的剪輯都給放到了北美市場。
發布的第一支預告片主要以各個場景和服裝為主,並沒有參演影片的演員們的鏡頭。
這種吊胃口式的宣傳方法所起到的效果還不錯。
在多家電視台和公告牌上一經播放,就引起了書友們的自發討論。
他們在博客、各個電影網站上,化身成為了電影宣傳的自來水,發著各種軟文和預測貼。
其中的一個關於“小說改編電影,誰能成為“安迪”的帖子”最為火爆。
大家紛紛在這下面發表自己的意見。
樓主第一個強勢宣言,說這個角色她最看好凱瑟琳-澤塔瓊斯出演,理由是:“凱瑟琳非常漂亮,足以擔當小說中的女主安迪,她那精致的臉龐,讓我確認,這個角色非她不可。”
只可惜樓主的言論裡有很多人表示了反對,書友們都有各自心目中的“安迪”,她們票選和推薦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
“我覺得凱拉-奈特莉最適合,她的身段最符合小說中對於安迪的描繪”
“瑞茜-威瑟斯彭最棒,不接受任何反駁,她才是真正小說裡的金發美人——安迪。”
“只有我覺得傑西卡-艾爾芭很適合嗎?她的氣質完全能駕馭的了安迪這個角色,另外發色的問題她可以去染金,肯定不會有什麽違和感。”
“同意樓上,傑西卡是最合適的,根本找不出一點瑕疵來否認她。”
“你們都是瞎說,明明安妮-海瑟薇才是最符合原著小說的,我勸你們再去重新翻翻書,別滿肚子意淫的亂搞配對。”
“.”
網上的風潮炒起來後,曼海娛樂吩咐媒體報紙們又開始跟進另一話題:那就是安娜-溫圖爾,這位知名的時尚圈女強人光鮮亮麗的背後所隱藏起來的私生活。
好萊塢的八卦小報們向來就是有奶便是娘的風格,猛的投入了500萬美元的宣傳資金後,專注爆料的他們簡直能把安娜-溫圖爾任何時期的黑料都給編造一份出來。
到了這時候,很多明智的人都看出了這是一場預謀已久的炒作,但行業裡的人不會去拆穿這些小把戲,不是行業裡的人就更沒有動機去為其說話了。
況且,還有更多的書友們樂於見到此事的發生,他們非常希望見到這本小說改編的電影出現在影院裡。
至於這些愈演愈烈的八卦新聞,誰在乎呢?她們又不是其中的當事人,還能適當的滿足自己的窺私欲呢,看一個人前風光的人,背地裡是有多麽的不堪,難道不是一件值得關注的事嗎?
“《vogue》雜志的主編——安娜-溫圖爾是全球時尚圈都有名的大人物,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位無限風光的女士,經歷過兩次離婚,生下來的孩子也都判給了兩位前夫,至今還是孤家寡人的狀態.”——《紐約時報》。
“.安娜-溫圖爾是一位脾氣怪異的女士,在她手底下做事,簡直是一種折磨,我被炒魷魚的原因竟然是因為飛機航班誤點了,她沒能及時的回到洛杉磯去見她的兩個孩子。沃得fxkx,我還能控制飛機在天上航行的速度不成,那真是那樣,我也不用來乾主編助理這類的雜活了.”一位曾經在安娜-溫圖爾的手下做過事的人接受報紙采訪中這樣說道。
“安娜-溫圖爾在高處待的太久,控制著一群大牌模特們的事業生涯,讓她已經忘記了如何與人為善了,權利與資本正在腐蝕她的靈魂,獨留一具軀殼在人間行走,小說中的那個惡魔的名號,實在當之無愧。”——《華盛頓時報》。
“.”
有一個淺顯的道理,美利堅大眾們總是會樂於追求名人們的隱私新聞,迫切的窺私欲讓他們很滿足那種感覺。
而有市場熱點,就意味著媒體們又一次的狂歡。
曼海娛樂只是推動了這個話題的產生,並投入了一筆資金進行推廣,但到後來,很多不曾給過紅包費用的八卦媒體也紛紛跟進了安娜-溫圖爾私生活的討論當中。
這股熱潮還在持續,連遠在德國休假的勞倫-魏斯伯格也被驚動了。
事實上自從她把小說改編權賣給派拉蒙影業之後,就很少關注後續事情的進展了,原因嗎?自然不是她懶的去理會、不重視自己作品的影視化項目,而是因為拍攝方曼海娛樂根本就不搭理她,碰了幾次壁之後,她也就消停了,不再過問電影的拍攝製作。
可是突然被好幾個媒體報紙上門采訪,還是很意外的。
在回答了一些記者的問題之後,勞倫-魏斯伯格也順著他們的意思,說出了一些對自己的前上司安娜-溫圖爾的壞話。
“她是一個很強勢的人,不遵從她的意見,只會被她清洗掉雖然她的生活一團糟,連孩子的撫養權都保不住,這些所有生活中所積攢的怨氣,或許都被她發泄在了公司的同事身上.她對每個員工的穿衣打扮都有不同的要求,要是做的不好,就會挨訓”
這簡直就是一個訴苦大會,勞倫-魏斯伯格女士成功的用自己的語言,創造出了種種對安娜-溫圖爾這位前上司的各種不利內容。她的話頗有一種“眾叛親離”的味道在裡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