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第二
說起來,今年的頒獎時間都因為最近的特殊狀況變的不確定,所以之前爾冬升也一度思考過,要不要把投票環節也做成線上:但是呢,金象獎一向都是現場討論,現場投票的。
有很多東西,也真的要現場碰撞。
要那個氣氛。
隔著屏幕的一頓battle,顯然不符合大家以前的各種習慣,不利於討論評選。
而且現在鄉港這邊的情況倒也不算嚴重,說起來也就是他們這些大會的組織者會比較重視,真要論到成員們本身,很多人也不是很在意。
都覺得和自己還是隔得很遠的意思。
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兩人走了一陣,轉了個彎,就聽見一陣隱隱約約的喧囂聲。
等到再走過幾米,打開前方會議室的大門,頓時熱鬧的喧囂聲徹底傳了出來,熱熱鬧鬧,議論紛紛,顯然還沒有開始就已經自己開始預熱了。
“基本就在這兩部之間啦!”
“我看未必,好多大佬都冇表態,估計都中意電影的ending,未必會投這一票。”
“不中意結局,但票房好啊!”
“那就是了唄,如果堅持不改,到最後只能在大陸之外的地方上映,那肯定是能拿獎了。現在麽,票房和獎項幾乎是很難兼容的。”
“也未必,你聽說最近那個叫韓升的後生仔了麽?勢頭很猛啊…”
議論紛紛,聊天也是不斷的。
透著一股認真勁兒。
也是。
這裡面分兩部分,專業評審團和選民。
選民是從不同的工會裡過來的,需要先申請做選民,然後得到推薦才可以當。
比如去年差不多1500個選民,這1500人統計出來的那個結果,就是提名名單了。然後,再從選民裡抽簽,選出110人做第一輪投票,再抽75人做第二輪的評審,都是按工會的一定比例抽人出來。
所以本身能來今天投票的人,本身就是有意願來才申請的。又是從十來個人裡面推薦出來,來到現場,可以說相當不容易:
很大意義上,這還是一種對身份的認可。
也就相當重視且興奮。
而專業評審團呢,都是業內人士和媒體工作者組成。這些人會好一些,畢竟這麽多年也都習慣了,但是這也就意味著,一旦遇見什麽新的波瀾…
可能整個就會也有些動靜。
“主席到了。”
“爾導。”
“小寶來了啊…”
看到爾冬升進來,眾人紛紛和他打招呼。人群中還有不少是爾冬升的前輩,爾冬升自然也不會拖大,開始簡單和大家問好。
然後上台先正式感謝:“辛苦各位這次能夠撥冗前排參加投票,我也看到這裡面有新面孔也有老朋友,所以我還是必須給大家介紹下具體規則…”
流程,還是要走到位的。
不過因為是私下投票,且人相當多,基本上也不用特別嚴肅。規則結束後,也就順利開始了第一輪提名的選擇:
之前是所有選民一起,選出今天的提名。
而今天這個投票的意義,就是要從所有的提名中,選擇出前五作為正式對外公布的最終提名。
當然,如果碰到有兩個分數相同的第五名,提名人數就變成六個;如果是兩個以上的分數相同的第五名,則都不計入,變成提名人數只有四個。
不過分數相同的幾率,其實也不高。
所以暫且不用考慮這件事情,大家上來首先投的是最關鍵的一個獎項:最佳影片。
然後是導演,影帝影后這些重量獎項。
最後才是其他。
這樣做主要是為了盡量都有一定的平衡,保證應該得到鼓勵的電影能在此次有所斬獲——當然,如果一部電影能夠大殺四方,大家也不會手軟。
今年有沒有呢?
至少目前來看,沒有。大家彼此之間差別不是很大,可以說誰爆冷都有機會。
但總的來說,一號種子是《少年的你》,二號種子《花椒之味》,三號種子《麥路人》,四號種子《叔·叔》算是拿獎機會比較多的。
…
“好,那大家都沒問題的話,我們就進入下一項,最佳男主角的部分了。”
台上,爾冬升繼續主持大局。
不過相當於一開始的精神還不錯,這會兩個獎項下來,大家各種爭論之後,他也肉眼可見的有些皺眉:
倒不是累了什麽的。
而是因為,他知道,接下來就是該吵得更凶的部分了。畢竟電影整體好壞,大家綜合來看的話,還有相互補齊的部分,整體來講還好。
但是對於演員的選擇來說…
那就比較單一了。
“大家手裡第四頁,就是我們目前的提名人選了。各位也是和剛才一樣,可以對這些人選進行推薦或者反對,都可以,暢所欲言。”
就等著這句話呢。
這一屆的最佳男主角呢,說實話,沒有到特別競爭激烈的程度。
事實上,這也是常態了。
不然也不會經常都選出那些老面孔,不就也在某種方面上來講,是因為競爭不夠激烈麽。
當然那也就是對於本土的演員來講。
對於外來的,還是生面孔,年紀也不大資歷不深的情況下…
那就難了。
“韓升,這個名字我倒是早就聽過了。”
人群中,一個看起來有些面色嚴肅的中年人率先提了這個話題。
爾冬升精神一振,本來認為對方會接著小誇兩句,因為早就聽過的話應該會知道,對方這段時間的發展。誰料,這人畫頭話頭一轉:“但是我看了他的作品,這些年來,也就這次的《少年的你》勉強算得上是有點追求的電影。”
他這個切入角度,明顯是命中了一些人。
立馬就有人接話:“對的,他的前兩部電影裡,我只能看見更多的是整體對於票房的追求,包括他的每一個角色都有著這樣的影子。
第一部,《戰狼2》,出場的時候我覺得這人有點意思,但是很快他的角色就變得有些刻板,轉變也很生硬,完全沒有角色的堅持。
第二部也是一樣,我會覺得他在角色的選擇上,會偏向那種明顯的往相同的方向轉變,也就是壞小孩經過一件事情就變得好了。我看不到角色的抗爭,看不到他自己的意見,好像就多數人希望他變成什麽樣,他就變成什麽樣。”
換句話說,太沒意思。
他們最愛看的,就是那些反抗,激蕩,不走常人道路的角色。
甚至不是他們,很多電影節也是這種。
關注邊緣群體,少數派,並且也自然是要拍出這種人的各種不同。這樣的角色,確實會有不常見的角色魅力,對於這些人吸引力是很高的:
也必須承認一件事情,就是閱片量。
現場的很多人閱片量都不低,也就是說,他們幾乎看了很多的國內外電影。並且在選擇觀看的時候,肯定也是從那些知名經典的來看。
這樣看下來,對很多角色類型都熟悉。
這種“有錯誤,改正了,成長了”的方向確實很不少,在他們心中自然沒多少加成:“所以演一部還好,演了兩部,甚至這一部我也可以把它分類成演了叛逆的前半段,所以我不覺得他對電影行業有什麽追求,只是為了拿獎而已。”
“讚成,我知道他在內地已經各方面發展到比較好的程度,比較欠缺的就是獎項部分。這次過來演這個角色,既沒有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又帶有相當的目的性。”
第三個人站起來,言語更激動:“包括最近,忽然我周邊的人開始都聽到或者看到,有很多關於他的表演水平的消息。就這麽恰好?這中間,有誰在推動,有誰在傳播,有誰在影響我們?
我想說,我們絕對是不會因為這樣的外部引導就改變我們的看法。相反,我會覺得這樣影響我們判斷的事情,是相當不可取的!”
哦豁,爾冬升頭更大了。
他本來以為兩方吵起來,互不相讓會是比較難調節的。但實際上真的發生的時候,爾冬升發現還是吵起來,比一方面的否定要好得多:
畢竟,他也是比較喜歡韓升在裡面的表演。
而且韓升拍這部戲的時候,也就24歲啊!
這個歲數,又不是科班出身的情況下,才拍電影三四年,選擇同類型的角色不是很正常的操作麽。爾冬升是很討厭現在不少年輕演員,最基本的表演都沒有琢磨好,就要去挑戰更複雜的角色。
都還沒學會走呢,就想要跑了。
好高騖遠要不得。
就跟現場的很多人一樣,能讓香港電影不再停止下滑就已經不錯了,很多人還要喊著要恢復當年的榮光,這都哪跟哪啊?
再說關於角色設定,也不全是他自己就能做主吧?真要有合適的角色,相信誰都會拍馬上去;真要跳出舒適圈…
“演的類似,跳出舒適圈?那你可真不是演員,不知道這件事情不是我們說了算吧。導演看了你上一部的戲,就會很自然的下一部有類似的角色,就會找上門來,而不是突然莫名其妙就有不搭邊的角色找來,那種幾率是很小的。”
然後爾冬升腦子轉到一半,就終於有不同的聲音響起來:“而且事情可能正好和你說的相反,也是只有你上一部戲演這個角色演的不錯,之後才會有類似的角色找上門來。
而不是演一種角色,演繹不好,下次就跳出去又尋找另外的角色。與其這樣舉棋不定,我更覺得能早早就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會是好事。”
討論的時候就是這樣,有一個人開口。
那麽持相同觀點的,就會接二連三。
“我同意,剛才說的都有些偏題了。我們肯定是要看演員之前的經歷,但是只看之前的東西完全就是舍本逐末,重點不該放在這次的表演上麽?”
第二個支持的人也發聲了:“從這次的表演來看,我是絕對不讚成剛才沒有突破的這個說法。事實上我覺得是相當突破,因為韓升無論是生活中,還是角色裡都是多數時候光鮮的,這次能主動關注到這樣邊緣的角色是很驚喜的,表演上更是。”
“至於什麽為了衝獎而來的可能性,我不做評價,但我覺得即使是真的,那豈不是更好?各位,我們拍攝這些人群,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開心吧,也是為了用電影給他們發聲不是麽,有這樣關注度很高的演員能主動參與,我們要鼓勵這種行為。”
第一波反擊來的迅猛有力。
以至於第三個人站起來的時候,只能把自己之前準備的反擊風暴給咽下去,而是另起一盤道:“既然說到這了,我覺得大家應該暫時不要看場外的信息,回到表演本身。
看他的表演方式,看他的表演高光,看他的年齡外形等等個人條件。而我認為,韓升在這些裡面都是有著相當大的亮點的。
首先我做了調查,他是半路出家,選擇的是方法派的路子,毫無疑問他現在越來越純熟。所以到了和周東雨對戲的時候,他本來是被對方的情緒牽動著走的角色,但我們看到了他是有反饋的,並不是單純被牽製。看起來沒有那麽多的爆發力,可這種東西被動是要比主動很難的。
至於年齡外形之類,我想,大家也不是第一天在報紙上看見他。他之前什麽形象,這部戲裡什麽形象,諸位應該心裡也有判斷吧…”
…
現代社會的好處之一,就是消息傳播迅速。
古代什麽快馬加鞭,什麽飛鴿傳書,什麽別的方式,從那麽南邊到那麽北邊,怎麽也得按日甚至周、月來計算時間。
但現代社會,出了投票會場。
消息就可以瞬間就傳遍了大江南北:
所以金象第一輪,評委們因為韓升吵起來了這件事情,迅速登上各種時事新聞網站。
“沒有什麽好說的,我們的角度不一致,我認為我們對待電影的態度出現了重大的方向問題。”
“沒有什麽事情,不過就是一些正常爭論罷了。非要我說的話,就是我認為演員獎嘛就該回歸到表演本身,如果僅僅用外部條件作為主要參考,那乾脆金象也別玩了,我們也別投了。”
“我覺得有觀點碰撞很正常,都有道理吧,大家還是期待最終的投票結果。”
眾說紛紜,但媒體,尤其是鄉港的娛樂記者,那是相當敏感的:
這爭論的兩方裡,每一方都很不忿。
什麽時候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韓升提名金象影帝,知情人痛斥‘有內鬼’”
“大陸仔賄賂評委斷正,經紀人冇回應”
“影帝提名到手?起底韓升背後關系網。”
新聞標題瞬間出爐。
沒錯了。
但凡大膽點的都會推測出,沒提名的,大家都不會多糾纏,至少不會雙方都糾纏。
不過更具體的細節,因為保密的原因…
以及媒體也知道遊戲規則,不可能一下子就把這麽高關注的事情全部坐實:
拜托,這話題度很高好麽?
足夠前前後後來個三四天的熱度了。
但是對於韓升來說,消息就很直接的,從現場傳到了他的手中。
並且韓升自己聽到之後,都有點愣住:
“你是說,剛才第一波金象的影帝提名裡…
我確實拿到提名了,並且分數…
還排第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