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天縱英才麒麟兒》第265章 多多益善
  第265章 多多益善
  在薑維大軍攻破武關,做出一副直逼宛城,實則漸漸靠近清陽戰場的同時,王平這一路的九萬大軍也傾巢而出,如滾滾洪流般,攻向函谷關。

  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因其地處“兩京古道”,緊靠黃河岸邊,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

  只要攻下這裡,洛陽的大門便會徹底向蜀漢敞開,王平的兵鋒便可直指曹魏的統治核心:洛陽城。

  函谷關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戰國時期,楚、趙、魏、韓、衛諸國合縱攻秦,至此敗還。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時,新立的楚懷王為盡快平息戰亂,宣告誰先入關中,得為關中王,此處所指的關亦是函谷關。最後劉邦接受張良的建議繞道進入關內,率先入關,獲得了巨大的聲望,也間接為大漢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故而函谷關歷朝歷代,都是十分重要的險關。

  王平九萬大軍,出潼關後一路兵鋒向東,銳不可當,連續攻破了弘農、大陽、新安等多座城池,兵鋒直抵函谷關下,令曹魏舉國震動,受到的衝擊力遠遠大於曹綾在並州作亂和薑維陸遜重燃荊州戰火的影響。

  畢竟曹魏的朝中諸公大多都住在洛陽,倘若洛陽有失,則一切都將化作烏有。

  此時曹魏剛剛改元正始,滿朝群臣都期待著大魏如朝陽般冉冉升起,迎來新的一輪發展。

  可無情的現實便是,大魏國境處處烽煙四起,敵人甚至都要打到國都來了。

  朝中諸公慌作一團,紛紛提議遷都,有的提議遷都許昌,有的提議遷都鄴城,連小皇帝曹芳都有些慌亂,連忙向司馬懿詢問應當如何應對。

  司馬懿則緊急從親征王凌的大軍中抽身回到洛陽,安撫住小皇帝,並震懾住滿朝諸公,以小皇帝的名義下旨:擅論遷都者,死罪!

  而後緊急派出司馬師、司馬昭兄弟,率三萬大軍駐防函谷關,防止王平攻破函谷關,並動員幽州、冀州、青州、兗州、徐州五州兵馬,二十萬大軍,開始往司州集結,準備應對即將來臨的大戰。

  這無異於下達了曹魏的總動員令,因為剩余的大州裡面,荊州和揚州、並州原本就戰火不斷,僅剩下的一個豫州,一方面才因為王凌的叛亂導致了人心不穩,同時豫州還肩負著支援荊揚戰場的重任,暫時無法支援司州。

  故而司馬懿幾乎是動員了曹魏所有的精銳,籌集大軍,與蜀漢決戰了。

  一道道的聖旨不斷地朝著各州散發出去,整個曹魏都被動員起來了。如今司馬懿的身邊,自己的兩個兒子都外放去了函谷關。

  而自己辛苦經營出來的班底,要麽都在毌丘儉麾下,要麽就在兩個寶貝兒子麾下,留在自己身邊,且信得過的人,只剩下了少年神童鍾會。

  然而鍾會的確是一位可造之材,在討伐淮南叛亂的王凌途中,鍾會出謀良多,譬如下旨赦免王凌之罪,並讓司馬懿寫親筆信給王凌勸降這個計策,便是鍾會出的。

  正因為這個計策,讓王凌的叛亂平定得異常迅速,故而司馬懿越來越賞識鍾會了。

  在下達總動員令後,司馬懿找到鍾會,問鍾會對於如今的形勢怎麽看?
  鍾會結合了各種情報後,胸有成竹地對司馬懿說道:

  “太傅,如今我大魏面臨五路攻勢,蜀漢出兵兩路,一路攻司州、一路攻荊州‘東吳也出兵兩路,一路攻荊州,一路攻揚州,再加上曹綾作亂,擾亂河東、並州,算起來的確處處烽煙,然而只要擊退關鍵一路,其余四路便可自退!’”

  司馬懿覺得鍾會之言甚合他心意,於是問道:

  “哦,不知在士季看來,哪一路才是最關鍵的呢?”

  鍾會侃侃而談:“揚州一路,東吳無力往北,實則虛張聲勢;曹綾作亂,但朝堂有天子坐鎮,她不得人心,也難成大勢;函谷關據有天下,易守難攻,又有兩位公子坐鎮,王平雖然兵多,但一時殊難攻取,唯可憂者,乃是荊州。”

  “荊州有薑維和陸遜兩員能征慣戰的名將,所部皆為兩國精銳之師,若組成聯軍,兵力將近二十萬,若不能擊潰這一支大軍,則必會成為我大魏的心腹大患;反之,若擊潰了這支聯軍,則漢吳兩國必傷筋動骨,國力大減,早晚為我大魏所並。”

  司馬懿覺得鍾會分析的很有道理,幾乎和他所想的一致,於是點了點頭道:“士季果然是可造之才,那士季認為要如何擊破漢吳聯軍呢?”

  鍾會想了想道:“唯有設法破壞聯盟,讓薑維與陸遜離心離德,相互掣肘,無法合力向北,待我大魏諸路精銳匯集於荊州,則兵力將遠勝漢吳聯軍,再有太傅親自坐鎮,當可一舉而破漢吳,定天下。”

  司馬懿聞言朗聲笑道:“哈哈哈哈,士季,你可真看得起老夫!”

  鍾會趕緊拱手長輯,“太傅用兵如神,連諸葛孔明都不是對手,區區薑維、陸遜,何足道哉,只要太傅親自出手,就不愁漢吳宵小猖狂。”

  司馬懿聞言笑道:“士季啊,如今毌丘儉將軍已經放棄新野,準備在宛城固守,他麾下有八萬大魏精銳之師,漢吳聯軍等閑不可攻破,近段時間你要多催促各州援軍克期抵達戰場,待主力抵達,你便隨老夫一起,去會一會那薑維、陸遜吧!”

  鍾會聞言,內心一陣狂喜,趕緊拱手答道:

  “遵命!”

  在曹魏緊鑼密鼓的調集軍隊,準備與漢吳決戰於荊州之際,薑維卻故意放緩了進軍的步伐。

  小諸葛十分的不解,找到薑維,詢問為何要放緩進攻步伐,不是預定好了戰場在清陽麽?

  薑維則笑著說道:“小諸葛不要急躁,陸遜一定會快速向北推進,死死咬住毌丘儉的,只要陸遜咬住了毌丘儉,那便不妨讓陸遜和毌丘儉先鬥一鬥,為我軍探明虛實啊!”

  “伯約哥哥,陸遜的軍隊不是毌丘儉麾下魏軍精銳的對手,這一點你不是很清楚麽?之前一直被毌丘儉壓著打,我們作為盟軍,不該是盡快趕赴戰場麽?”

  薑維卻笑著說道:“小諸葛,你還是不夠穩健啊,你看我,就十分的穩健,不急不躁!慌什麽呢?毌丘儉跑不掉的,我軍麾下這麽多騎兵,毌丘儉插翅難飛。”

  諸葛瞻卻反駁道:“可倘若拖延日久,司馬懿再率大批援軍過來,豈不是遲則生變麽?我們的探子傳來消息,魏國幾乎是傾國而動了。”

  薑維卻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對諸葛瞻說道:“那豈不更好,來的越多,曹魏便傷得越重,我薑伯約打仗,多多益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