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天縱英才麒麟兒》第52章 班師回朝
  第52章 班師回朝
  廣州灣一戰,薑維順利俘虜了三萬東吳先鋒,還俘虜了東吳水師三千人。

  東吳隨軍的軍糧共有六萬石,除一部分被海上侵蝕損耗外,絕大部分都還可以用。

  加上原本廣州城府庫裡被搬走的軍糧財帛,也都被東吳俘虜供了出來,找到之後得錢過萬銖,糧三萬石。

  一下子廣州城就變得物資充沛了。

  另外還俘獲了樓船三十艘,稍加修複便可繼續使用。

  艨艟戰船卻是被台風折損了幾十艘,剩下的有二百四十余艘修理之後仍可以繼續使用。

  如此一來,蜀軍的水師力量一下子便得到了質的躍升,幾乎可以和東吳水師分庭抗禮了。

  東吳的先鋒主帥諸葛恪得到了薑維的盛情款待。

  薑維深知,如果一切按照他所知的歷史走的話,這個諸葛恪多年後將會成為東吳第一權臣,獨攬軍政大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雖然諸葛恪現在是個俘虜,但絲毫不排除他未來東山再起的可能性,薑維也有心推諸葛恪一把,讓他在東吳站穩腳跟,好在日後成為吳國第一禍害。

  此外諸葛恪有個好老爹,恐怕東吳肯定會營救他的,自己也可趁機敲下一筆錢。

  如此既能夠結下一段善緣,又能夠帶來許多的收益,何必還要把諸葛恪當做俘虜呢?

  別的不說,畢竟此人還是諸葛瞻的堂哥,恩師諸葛孔明的大侄兒,就算看著這份親戚關系上,自己也該對諸葛恪多加關照。

  在確認諸葛恪不會武功,也不懂法術後,薑維根本就沒有關押過諸葛恪,直接把諸葛恪交給了諸葛瞻。

  他相信諸葛恪是一定無法從會奇門遁甲的諸葛瞻手裡逃脫的。借此機會,也好拉近拉近這對堂兄弟之間的關系。

  畢竟,經此一役,薑維判斷,東吳和蜀漢應該會罷兵言和了。薑維有此判斷的原因有三點:
  其一是從戰略角度,天下的大局依然是曹魏一家獨大,無論是東吳還是蜀漢都難以獨自承受曹魏的壓力。

  如果吳蜀繼續爭鋒,只能落得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結果,這是吳國所不能接受的。吳國多有飽學之士,不會看不透這其中的厲害。

  其二是從國力角度,東吳在領教了薑維的戰鬥力後,未必敢發傾國之兵在攻打交州。

  打得贏薑維還好,無非是收復交州,但如果打輸了,再在交州損失幾萬兵馬,必會造成東吳國力的急速下降。

  其三是從利益角度,江東富庶,荊州也還算得上民豐物沛,但交州基本只能算作一片蠻荒之地,並非東吳的命脈所在,即便丟了,也並不會損失太多的經濟利益。

  基於以上三點薑維斷定這場仗打到這裡,基本上算是打完了,他料定東吳很快便會遣使到蜀漢求和。

  所以蜀漢軍中不但諸葛瞻對諸葛恪極好,連薑維也是對諸葛恪十分的客氣,時常去探望諸葛恪,還經常誇耀諸葛恪乃是東吳第一神童,才華之高不在恩師諸葛亮之下,將來必定封侯拜相,宰執東吳。

  薑維表示:自己原本是要輸的,不過是走了狗屎運,吳軍遇到的台風,自己才白撿了這麽個天大的便宜,若非如此,兩軍對壘,自己一定不是諸葛恪的對手。

  自己十分的欽佩諸葛恪的能力,小小年紀便可身居高位,五十騎入丹陽便能收服數萬丹陽山越,此等功勞,也只有他的恩師諸葛孔明七擒孟獲收服南中可相提並論。足見諸葛恪乃是大才,未來東吳冉冉升起的一顆將星。

  且諸葛恪還文采斐然,在東吳文壇廣有名望,與顧譚、張休等人向太子孫登侍講道藝,並為太子三友。足可見諸葛恪乃是文武雙全的天下奇才!若不是兩人分屬不同的國家,自己真的恨不得與諸葛恪結拜為異姓兄弟。

  諸葛恪一向自視甚高,如今被薑維這麽一通超級無敵彩虹屁一誇,頓時覺得自己不是輸給了薑維,而是輸給了這意外的颶風,此乃天命非人力所能敵也!
  所以曾經一度消沉的諸葛恪很快又回到了自信滿懷,風度翩翩的樣子。甚至表示,結拜兄弟這事兒,也可以考慮下。

  至於朱異,可就沒有這個待遇了,在薑維的可以安排下,直接被關在俘虜營,和被俘虜的東吳士兵關在一起,吃的都是最糟糕的粗糧。

  薑維還偶爾會帶著諸葛恪一起去探望俘虜營,每次去都會帶上許多精糧製成的食物,還讓潘平廣為宣傳,說這些食物都是薑維將軍看在諸葛恪的面子上,才賜予俘虜們的,要讓士兵們感謝諸葛恪的恩德。

  如此一來,朱異便開始懷疑諸葛恪是不是暗中投敵了?

  一來諸葛恪似乎完全忘記了自己,諸葛恪每天都吃香喝辣的,還用蜀國的糧食來為他自己收買人心。

  二來諸葛恪與薑維、諸葛瞻等蜀國將領談笑風生,哪裡有半點俘虜的樣子,完全就跟蜀國將領一個待遇。

  這個懷疑的種子被深深地刻在了朱異的心底,他心裡想著:

  “這諸葛恪往日裡意氣風發,還以為他有多少年英雄,沒想到暗中勾結蜀國的諸葛瞻,作出這等通敵的事兒來,怪不得水師會莫名其妙進了廣州港,怪不得自己莫名其妙成了俘虜,哼!他日若能逃回東吳,自己一定要親自揭發諸葛恪這個小人!”

  經過數日的修整,薑維收到了梁緒派出的塘馬來報,說馬忠和傅僉率領一萬大軍抵達交趾,是成都派來為薑維助陣的,沒料到剛進交趾就收到了東吳三萬余先鋒已經被俘的消息,故而沒有繼續前進了。

  信中還說,蜀漢皇帝劉禪已經頒下聖旨,進薑維為大漢衛將軍,領涼州刺史。

  其余有功人員的封賞,待薑維返回成都後,再敘功封賞。頒旨的太監也在交趾城中。

  此外關索和士匡也已經平定了九真、日南二郡,率軍返回了交趾城,梁緒在信中請示,是否要馬忠、傅僉、關索等人前往廣州,與薑維匯集,準備跟東吳打大仗?
  薑維既然已經作出了打仗打不起來的判斷,便立即回信給梁緒,讓馬忠等人和頒旨的太監就在交趾城等著,自己不日便會返回交趾。

  而後薑維召集花鬘、張薿、諸葛瞻、關銀屏等諸將商議班師事宜。

  當眾人聽說薑維準備班師回朝時,所有人都驚訝不已,尤其是諸葛瞻,他認為東吳的三萬先鋒軍備俘後,孫權盛怒之下一定會傾盡東吳全力來攻打自己,所以他很好奇為何此事要選擇班師回朝?

  薑維便把他的分析說給了眾人聽,眾人聽後都覺得薑維所言有理。

  於是薑維開始布置防禦任務。

  他令張薿率五千無當飛軍繼續駐守廣州,看押東吳俘虜。然後留潘平麾下兩千人,花鬘麾下八千人劃歸張薿調遣,在廣州留足一萬五千大軍駐防。

  因為從東吳俘虜哪兒獲得了三萬兵馬的軍械兵甲,花鬘麾下參與廣州之戰的這一萬蠻兵早就全員換裝了兵器鎧甲,除了皮膚比較黑、仍舊喜歡在臉上塗油彩外,早已經變得跟其余士兵無異,隱隱有一種精銳之師的感覺了。

  薑維覺得這一萬五的兵力足以守住廣州了。此外等交趾的事宜辦妥後,自己還會調五千蠻兵入廣州,屆時廣州定可安然無虞。

  於是安排好這一切後,薑維便宣布臘月十五開始班師回朝,他規劃了半個月時間返回成都,他希望自己穿越後的第一個新年是在成都度過,而不是在交州這片荒蠻之地。

  而且此次回成都,他心中還有一件大事要辦,那邊是自己該成親了。

   求追讀,求收藏,求票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