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天縱英才麒麟兒》第67章 漢中行
  第67章 漢中行

  與劉禪、蔣琬達成出兵方略後,薑維開始著手出兵事宜。

  此次出兵雖然只有一萬人,但所部皆是精銳,唯一令薑維遺憾的是,大漢沒有一支成規模的騎兵,馬匹依舊只有將官一級或者哨馬可有。

  在他的計劃中,與曹魏爭鋒,就必須要建立一支大漢的精銳騎兵,才有能力與曹魏的虎豹騎一較高下。

  好在羌族部落有大量馬匹,薑維期待著,倘若此番舉事能夠成功,可以從羌族人那裡獲得大量的馬匹,為大漢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

  在這個時代,騎兵已經開始逐漸成為戰場的統治者了。

  曹魏的虎豹騎,可以北擊烏桓,可以追在新野殺得劉備猶如喪家之犬。憑借的就是騎兵超高的機動性與較強的衝擊力。

  然而這個時代的騎兵,與盛唐的騎兵乃至後世金兵鐵浮屠相比,仍舊差了許多。

  薑維作為穿越者,十分清楚這其中的要害區別在哪兒。

  就是一個看似非常不起眼的裝具:
  馬鐙。

  馬鐙出現前,騎士想要在馬上攻擊敵人,無論是揮刀還是射箭,都需要緊緊用雙腿夾緊馬匹,否則就容易失去平衡,掉落下馬,這個過程會消耗極大的體力。

  而有了馬鐙之後,騎士只需要踩住馬鐙,就很容易找到平衡,幾乎不需要耗費什麽體力去控制平衡,從而使得馬上作戰能力大幅提升。

  薑維知道這其中的關鍵,但苦於沒有足量的馬匹。

  萬事開頭難,蜀漢缺騎兵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只有一步一步的來。

  按照薑維的計劃,此次孤軍北上,定在三月底正式出兵。

  這一次薑維準備帶著北上的將領包含了馬岱、梁緒、傅僉、潘平。

  此外自己的兩位夫人關銀屏、和花鬘也要隨自己一起出征。

  因為這次北上是出偏師接應迷當大王,風險極大,薑維原本是並不打算帶上諸葛瞻的。

  然而諸葛瞻決心很大,他要親自去一趟雍州,看一看他父親諸葛孔明奮戰過的地方,故而薑維也隻好將他帶上。

  三月末,諸軍集結完畢,薑維一聲令下,大軍開始北上。

  馬岱作為漢軍和羌族部落的聯絡人,帶了三百兵馬率先北上。

  薑維則親率大軍,沿著官道一路向北,徐徐跟進。

  從成都往北,大軍行進了三日,便抵達了漢中。

  漢中乃是大漢朝的龍興之地,也是蜀漢北部最重要的戰略支點。

  漢中位於益州最北端,屬於盆地地形,因為漢江的衝刷,又形成了四級階梯的地貌,其中第一、二階梯因為河流的衝刷,地勢平坦開闊,且沙土質量高,所以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而第三、四級階梯都是山地,所以漢中是一個易守難攻的戰略要地。

  因為這裡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地理環境,一直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諸葛亮在三顧茅廬時就曾指出“益州險塞、沃野千裡、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勸說劉備攻佔益州。

  蜀漢建立後,諸葛亮數次北伐,雖和魏國互有勝負,卻始終佔據戰爭的主動權,主要原因就是漢中地理位置優越,可以多向出擊,用聲東擊西之策使魏國防不勝防,疲於奔命。

  當薑維率領大軍抵達漢中後,漢中都督王平立刻出來迎接。

  薑維北上乃是代天子巡雍涼,且薑維乃是衛將軍,職位比王平高,故而王平以下官之禮參拜了薑維。

  兩人一番寒暄後,王平將薑維請入了漢中的都督府。

  王平很好奇為何薑維突然又率領一支軍隊北上,於是問薑維道:“伯約,莫非咱們大漢又要北伐了?”

  薑維搖了搖頭道:“如今並非北伐的良機,此次我率軍北上乃是另有要事。”

  王平趕緊問道:“什麽要事,我漢中屯有八萬大軍,是否需要我的協助?”

  薑維笑著說道:“此番我北上,主要是為接應羌人迷當大王,當是以偏師入隴西為上,倘若確有必要,我自會請你出兵協助的!”

  王平笑著說道:“伯約放心,你是代天子巡雍涼,但有差遣,末將必會發兵來援。”

  實則在薑維心中,此次作戰是不希望動用漢中兵馬的,因為那樣有可能會引來曹魏的強烈反應,從而招來一場大規模的會戰。

  在薑維的記憶中,自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之後,在曹叡和司馬懿的聯合主張下,曹魏一直沒有對蜀國有過大規模的興兵。

  一直到曹叡去世,曹爽當政後,才開始主動攻擊蜀漢。

  薑維雖然也不太清楚曹魏沒有大規模對蜀漢用兵的背後原因,但也猜測到大概是因為曹魏看似強大,實則需要用兵的地方還很多。

  北方有公孫淵、西南有蜀漢、東南有孫吳,曹魏的整體戰略依舊是先北後南。

  曹叡雖然年紀不大,但登基以來,一直都十分穩健,且十分倚仗司馬懿。司馬懿則更是穩如老狗,從不打冒失之仗。

  當年諸葛亮六出祁山,司馬懿龜縮起來不敢應戰,為了刺激司馬懿出戰,諸葛亮讓士兵在司馬懿營前叫陣、辱罵,但是不管諸葛亮如何挑釁,司馬懿就是不應戰。

  那諸葛亮也知道如此僵持下去,必然對蜀漢不利。

  於是在叫陣沒有任何效果的情況下,諸葛亮想到一計,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了一件女人的衣服。

  這明顯是對司馬懿的侮辱,意思是司馬懿你隻配做個娘們,做不了統帥。

  曹魏諸將,深感惱怒,紛紛請戰,但是司馬懿卻阻止了諸將的請求。

  曹叡也支持了司馬懿的這一做法,讓司馬懿直接把諸葛亮給耗死了。

  因而薑維的判斷是,曹魏的整體戰略重心仍然是北方,南方依舊會采取守勢,只要蜀漢不大規模興兵,就不會招來曹魏的大規模衝突。

  漢中戰略位置極好,往北有許多道路可以選擇,出祁山可以威脅隴西、出散關可以威脅天水,出斜谷關可以威脅長安,甚至還有一條子午谷小道可供選擇。

  因而魏國不得不在這些道路上布置重兵防守蜀漢的偷襲,而蜀漢卻可以集中兵力於一點,時不時地給曹魏來上一下。

  這次迷當大王造反的重點是攻取隴西,故而薑維選擇的道路是出祁山,經上方谷,直逼隴西。

  出祁山則必然繞不過武都。

  武都乃是諸葛亮北伐的重要戰果之一,蜀漢北部除了漢中外最重要的軍事重鎮,由陳式駐守,屯駐有一萬大軍,控扼武都、陰平二郡。

  薑維此行的目的地暫時便設在武都,作為主陣地,以便居中策劃迷當大王反魏一事。

  當薑維的一萬大軍抵達武都後,很快便接管了武都的指揮權,陳式表示麾下一萬漢軍願意接受薑維的調遣。

  薑維也當仁不讓,將主營設在武都,靜待先鋒馬岱傳來最新的消息。

  待軍屯駐武都不到五日,馬岱便帶兵回報,說已經跟迷當大王取得聯系。

  迷當大王此次共聚攏羌人部眾十萬余,準備攻佔隴西,爾後沿渭水一路向東,攻佔天水、扶風等郡,進逼長安。

  薑維聽後覺得迷當大王野心還挺大,就他那十萬兵馬,還想打長安的主意。簡直有些異想天開了。

  當年馬超聚十萬西涼精銳尚且無法攻破的長安,迷當大王這十萬羌兵如何能夠辦到?

  在薑維的心中,能夠打下隴西就已經是天大的功勞了!
  於是薑維對馬岱說道:“馬將軍,勞煩你帶話給迷當大王,就說本將軍建議,野心不要太大,先攻下隴西,站穩腳跟再說!至於後面的,本將軍自有妙計!”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