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天縱英才麒麟兒》第65章 迷當大王的求援信
  第65章 迷當大王的求援信
  薑維把香皂製作的方法寫了一本小冊子給諸葛果,接下來的事兒就交給諸葛果去打理了。

  薑維相信,以諸葛果的才智,一定能夠快速掌握香皂的製作方法。

  並不需要薑維特別強調,諸葛果也會按照香水的套路,把香皂做成奢侈品的。

  臨走時,薑維提醒了諸葛果一句:“這個香皂如果不加花香精油,製作成本其實很低廉,又叫做肥皂,其實還可以用於洗衣服的。”

  諸葛果點了點頭,對薑維說道:“嗯,看來這個香皂妙用無窮,你放心,我會好好思考如何開發的,此物必將又是我‘神仙居’的另一獨家奇貨。”

  教會諸葛果製作香皂後,薑維又繼續跟二位夫人過起了沒羞沒臊的生活,還美其名曰“渡蜜月”!就這樣歲月甜蜜靜好地在成都過著。

  期間薑維節操滿滿地找到關銀屏,表示自己要兌現承諾,把青龍寶玉歸還給關銀屏。

  關銀屏拿到青龍寶玉後激動異常,在關羽的靈牌神位前供奉了一晚後,又歸還給了薑維,還囑咐道:她自己並不會使用青龍寶玉,希望薑維可以好好利用,為蜀漢建功。

  不知不覺竟然過了一個多月,已經到了三月處處春暖花開的季節了。

  這期間香皂的銷路已經徹底打開,成都的官紳富商家裡,如果還沒用上香皂,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諸葛果把“神仙居”香皂定價為十銖一塊,用精致雕工的木盒子裝好,上面刻有“神仙居”的金字招牌,雕刻著梅蘭菊竹,顯得尊貴又雅致。

  諸葛果依舊采用了饑餓營銷的法子,每天隻賣一百塊,售完即止。

  成都的上層官商紛紛趨之若鶩,有人聽說製造香皂的原材料中有豬油,連帶著豬油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了一波。

  原本薑維自己都覺得自己這段時間的日子是不是過得太舒坦了一些,常常陷入深深的自責。

  “薑維啊薑維!你怎麽可以如此墮落?”

  故而曾薑維打算自己親自跑一趟攀枝花,看能否想想法子進一步提高鐵礦產量。

  哪怕是去一趟犍為郡,找一找自貢井鹽也好啊!

  可就是無法邁出第一步。

  “穿越這麽久,打了這麽多仗,就不能享受享受?”

  薑維如此告誡自己,於是又把關銀屏和花鬘叫來,接著奏樂接著舞。

  正當薑維沉醉於溫柔鄉中無法自拔時,馬岱傳來的一封信,徹底把薑維的墮落生活結束了。

  三月中旬,馬岱收到一封信,閱完後急匆匆地找到薑維。

  薑維打開一看,原來是羌王迷當大王發給馬岱的求援信。

  馬岱久居涼州,羌族的生活范圍遍布雍涼二州,與涼州豪門馬家有著極深的淵源。

  馬氏的傑出代表,蜀漢的驃騎將軍、斄鄉侯馬超,其本人便有著羌族的血統。

  據《典略》記載,馬超的祖父“與羌錯居,家貧無妻,遂娶羌女,生騰”。

  馬騰就是馬超的父親,可見馬超體內至少有四分之一的羌族血統。

  羌族尚武善戰古來有名,馬超“信著北土,威武並昭”,被羌胡視為神一般的人物,這和他的羌族血統不無關系。

  大漢自古便有“關西出將,關東出相”的說法,雍涼之兵,一向都是極好的兵源,馬超當年的麾下西涼鐵騎,也是一支強大的勁旅。

  當年馬超興兵十萬伐曹操,麾下就有諸多的羌族健兒,潼關之戰,殺得曹操割須棄袍,涼州的勢力達到了巔峰。

  只可惜後來曹操用離間計擊敗了馬超,馬家迅速衰落,直到後來馬超投奔劉備,都還多次聯絡過雍涼的羌族,以圖收復雍涼。

  如今,雍州隴西的羌王迷當大王主動給馬岱發信求援,信中言稱曹魏日益壓迫羌人,迷當大王欲聯合各部,起兵反抗。

  欲將曹魏勢力盡數逐出雍州,讓雍州重歸大漢懷抱。

  在薑維的認知裡,大漢對於周邊少數民族的威懾力是極強的,西漢時期匈奴盛極一時,被漢武帝派出衛青、霍去病派出大軍徹底擊敗後,大漢的外患便再也沒有猖獗到可以威脅大漢統治的程度。

  曾有史學家感歎過,說許多王朝到了末端都是積貧積弱,獨漢以強而亡,實在是令人歎息。

  無論是東漢末年還是到了三國鼎立,周邊蠻族始終都被漢家割據勢力打得服服帖帖,無論是北面的烏桓、鮮卑、匈奴,還是西面的羌胡、亦或是南面的南蠻、山越。

  沒有任何一支蠻族勢力可以真正威脅到漢家天下。

  一方面是周邊蠻族被強盛的漢軍打出心理陰影了;另一方面也客觀說明了無論在軍事能力還是軍事素養上,漢軍都明顯高於蠻族。

  於是薑維對馬岱問道:“這個迷當大王,總共召集了多少羌族勇士?人數過少或無法舉事!”

  馬岱趕緊稟報道:“迷當大王已串聯雍涼各部羌人,聚得羌兵十萬反曹魏,望大漢可以派出援兵支援,共擊曹賊!”

  “十萬羌兵?這迷當大王的號召力竟然如此之強,竟堪比我整個蜀國了?”薑維有些震驚。

  馬岱解釋道:“信中號稱十萬大軍,實則是把所有部曲人口都算了進去,這其中也包含了老弱婦孺,畢竟羌人遊牧為生,做什麽都是傾巢出動。”

  薑維問道:“馬將軍,你常年與羌人打交道,據你的了解,這十萬部曲中,能戰之兵有多少?精銳又有多少?”

  馬岱想了想道:“羌人男子,皆自幼習弓馬之術,部分羌族女子也習的弓馬之術,故而能戰者,至少超過半數,當有五萬之眾,但若論精銳青壯,應不超過兩萬。”

  薑維想了想,覺得馬岱說得有道理,通常漢人養兵,基本規律是十個個人供養一個兵。遊牧民族的動員能力強一些,但論精兵,能到達兩成已是極限了。

  畢竟供養一個精兵,不但需要年齡處於體能的黃金階段,還需要衣甲兵器、馬匹和給養。

  所以薑維判斷迷當大王所謂的十萬大軍,應該和自己當初在南中平定魏狼大王謀反的情形差不多。

  看似人群眾多,但聚齊起來的人多是一群烏合之眾。

  即便花鬘從南中蠻族諸部中挑選出的兩萬精兵,實際上也基本都是一群山民、膀爺。

  這類部眾往往有一個共同特點:沒有經過軍事訓練,也沒有完備的軍事指揮體系,打仗一窩蜂,靠的都是一腔熱血。

  這樣子造反,面對曹魏真正的精銳時,往往不堪一擊。

  哪怕曹魏只派出一萬人,只要選一個名將,也足以把這十萬人打得落花流水。

  況且曹魏的雍州現在還有郭淮、陳泰等一眾名將鎮守,有十萬精兵把守在雍涼各處要害,想要造反難如登天。

  薑維覺得,迷當大王還是有幾分戰略眼光的,至少他對自身實力的認知比較清醒,在沒有蜀漢幫助的情況下,迷當大王即便聚集多一倍的部眾,也恐難成事。

  不過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薑維對於迷當大王這封信也高度的重視。畢竟是在曹魏的地盤裡鬧事,只要敵人的力量削弱一分,蜀漢的力量便多一分。

  薑維覺得很有必要幫迷當大王一把,就算不能打下雍州,至少也要在雍州鬧個天翻地覆,然後在收納十萬羌人加入蜀漢。

  這個時代,人口稀少,如果蜀漢可以獲得十萬羌族部眾,則蜀國的實力定可以更上一層樓。

  主意已定,薑維對馬岱說道:

  “此事事關重大,勞煩馬將軍跑一趟蔣琬府,請他速速入宮。我這就去一趟皇宮,與陛下商議此事。”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