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天縱英才麒麟兒》第44章 諸葛恪定計破薑維
  第44章 諸葛恪定計破薑維
  三日之後,遠在丹陽的諸葛恪,收到了吳國的聖旨,皇帝孫權令諸葛恪率三萬丹陽兵,乘船下交州,奪回被薑維攻佔的交州。

  諸葛恪得到聖旨,心中萬般得意,心中想著自己一展抱負的機會終於來了,於是他趕緊找來了自己的至交好友,朱桓的兒子朱異,希望朱異可以隨自己一同出征。朱異此刻的官職是騎都尉,也正處於朝氣蓬勃的年華,毫不猶豫便答應了諸葛恪的請求。

  在諸葛恪的官衙內,兩人一起熱烈地討論了此次作戰的計劃。諸葛恪攤開一副輿圖,對朱異說道:“季文兄,此乃交州輿圖,也是陛下令我率領先鋒大軍,所要攻取之地!”

  朱異面對輿圖,見上面被諸葛恪標定得密密麻麻,也有些驚愕,“看來元遜兄你已經把交州研究透了啊!”

  諸葛恪有些得意,對朱異說道:“行軍打仗,自然是要運籌帷幄,方方面面都要考慮清楚。無論是行軍線路,山水地形、重要據點、隨軍補給都需要一一思考清楚,如此方能做到心中有數,需要做決斷時才不會畏首畏尾。”

  朱異頓時對諸葛恪佩服之極,稱讚道:“元遜兄果然有名將之資,令在下佩服不已啊!”隨即又問道:“我聽說那個薑維,乃是諸葛亮的嫡傳弟子,號稱有麒麟之資,文武雙全,連斬潘璋、呂岱兩員大將,很是不好對付,不知此次南征,元遜兄有何妙計呢?”

  諸葛恪笑道:“潘璋匹夫之勇、呂岱垂垂老矣,敵不過薑維,實屬正常!此番我去交州,必定會先於陸遜主力抵達前,擊敗薑維,收復交州。好叫天下人知曉,我諸葛恪可不是憑借父親的威名過日子的紈絝子弟,而是胸中有韜略的棟梁之才。”

  朱異聞言,頓時心中激動,他特別崇拜諸葛恪的一點便是,任何時候諸葛恪都顯得那麽自信,這種自信令諸葛恪在他心中變得極有魅力,讓自己恨不得追隨左右。

  然而細細回過神來,剛才諸葛恪這一句話,怎麽聽著有幾分把自己也連帶著譏諷了一番的滋味?朱異頓時臉上表情有些複雜。

  幸好朱異與諸葛恪相交良久,知道諸葛恪不拘小節,這要換個人,朱異擔心那人怕是多半會跟諸葛恪乾一架。

  諸葛恪卻渾然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繼續對朱異說道:“季文兄,我的計劃便是,海上出奇兵,絕了薑維的退路。”

  朱異聽得諸葛恪已經胸有成竹,便急切地想要知道諸葛恪的計劃。

  “哦?元遜你快把你的胸中妙計說與我聽聽。”

  諸葛恪手上指著輿圖的左下角,對朱異說道:

  “你看,這裡是交趾,乃是交州的治所,也臨近交州和益州接壤之處。如今蜀國的大軍都被薑維帶到了廣州,交趾必然防守空虛,倘若我軍渡海破交趾,斷絕薑維回蜀國的道路,那他必然會被困死在南海。”

  諸葛恪又指著荊州道:“屆時我們死守住交趾,薑維便會斷糧,北面還有陸遜的荊州大軍,薑維必定會進退維谷,屆時我軍再趁薑維人困馬乏之機,率領大軍先於陸遜攻打,豈不是有如甕中捉鱉手到擒來?”

  朱異聞言,頓時拍手稱快。

  “妙啊!元遜。你這個計劃實在是妙,我們避開了薑維廣州大軍的鋒芒,直入交州腹地,斷了薑維的退路,這一手,想必蜀國哪些從未經歷過海戰的山猴子,打死也想不到,恐怕等他們反應過來,早已經無力回天了吧!”

  諸葛恪笑道:“正是如此,我已經安排甘莘,率領水師來丹陽接應我等,三日之後,待我大軍準備妥當,便乘水師渡海南下,殺他薑維一個措手不及!”

  兩人相視一笑,心中都湧起了勝利的渴望,仿佛薑維的敗亡已成定局。

  東吳國都建鄴,乃是東吳第一大城,人丁繁華,恢弘大氣。

  建鄴的水師內,關銀屏被甘莘關在一個房間之內,盡管關銀屏成為甘莘的俘虜,但同為女人,甘莘卻並沒有為難關銀屏,甚至沒有給關銀屏上枷鎖,廣州城破後,甘莘帶著關銀屏乘船一路北上,最終抵達了東吳的國都建鄴。

  一路上關銀屏幾次想要逃脫,但武力與甘莘相差實在過於懸殊,況且茫茫大海,跳船無異於送死,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逃脫。

  後來關銀屏也懶得逃跑了,一路上,兩個女人閑的無聊便開始相互閑聊,聊著聊著,兩人竟然熟絡了起來。

  關銀屏生世淒苦,少年喪父,基本上是被哥哥關興帶大的,便把自己身世講給甘莘聽,當聽完關銀屏的身世後,甘莘竟然也願意向關銀屏打開心扉,把自己的經歷統統說給了關銀屏聽。

  原來甘莘也好不到哪兒去,甘莘自幼喪母,雖然有父親,卻比喪了父還要慘,她的父親甘瑰因罪被遷徙到會稽,從此染上了酗酒的惡習,每次喝醉就會暴打甘莘,令甘莘的童年痛不欲生。

  自那時起,甘莘便立下誓言,等將來自己長大了,一定要親手斬殺他父親這個惡魔。

  後來甘莘被陸遜收為徒弟,在陸遜那裡得到了久違的父愛,跟著陸遜學習兵法和法術。可惜自己資質愚鈍,陸遜把一生的法術傾囊相授,自己卻一竅不通,完全學不會。

  甘莘原本打算放棄自己時,陸遜卻給了甘莘一把刀。對甘莘說這是她爺爺甘寧留下的佩刀,讓她試試練習刀法。原本甘莘是跟著自己父親甘瑰學過一些家傳刀法的,於是甘莘便用她爺爺的佩刀日夜苦練,多年之後,她的功夫大為精進。

  尤為神奇的是,陸遜傳給她的法術她基本全部沒有學會,但是法術中最基礎的養真氣的法門,卻在甘莘瘋狂練刀的過程中,漸漸地融會貫通了,甘莘再把真氣與刀法相結合,很快自己的武藝便達到了一個極高的境界,陸遜甚至誇過甘莘,認為假以時日,甘莘的武藝完全可以超越甘寧。

  關銀屏第一次聽說真氣的妙用,回想著薑維能夠如此神勇,也是因為有一身的真氣護體,於是對真氣有了極濃厚的興趣,她曾經找過甘莘,希望甘莘可以教給她修煉真氣的法門。

  可甘莘與關銀屏雖然熟絡,畢竟分屬兩國,眼下兩國還在開戰,甘莘便婉拒了,而且甘莘還強調:真氣的修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以關銀屏如今的年齡,現在才開始修煉真氣,怕是有些晚了。

  可關銀屏依舊不氣餒,她想到她身上有一本《太平要術》,幸好甘莘沒有搜過自己的身,所以一直都還在自己身上,這本書也是一本法術的奇書,當年張角三兄弟憑借此書掀起了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其威力可想而知。

  這本書乃是關羽傳下來的,據關銀屏的二哥關興說,是曾經參加過黃巾軍的周倉贈給關羽的。所以才得以流傳到自己。關銀屏以前從未想過要練習這本書,如今明白了真氣的重要性,便偷偷地開始研究這本書。

  翻開《太平要術》,關銀屏驚奇地發現,果然任何法術,最開篇都要講練氣之法。關銀屏便開始修習《太平要術》中的真氣修煉之法。一路上,關銀屏也漸漸小有心得,感覺自己丹田之內已經隱隱有一股微弱的真氣了。

  今日抵達建鄴後,甘莘把她安置在房中,正好四下無人,她便再次偷偷翻開了《太平要術》,正要修煉時,突然吹來一陣清風,把書吹翻數頁,關銀屏正要去收拾書,卻被幾個大字吸引住了,只見書停留的那一篇上寫著一個醒目的篇名:

  “攝魂篇”。

   求追讀、求收藏、求票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