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帶著寶藏複大明》第24章 思想的轉變
  第24章 思想的轉變

  大家已經亮明了觀點,也就沒有了忌諱,敞開了心扉,各抒己見,縱論著當前的局勢。

  孫建立看了一眼李越:“李自成走到今天,未來的必然滅亡,其實是成也李岩,敗也李岩啊。”

  一聽孫建立開始評價自己的哥哥,李越好奇的詢問:“何以這麽說?”

  孫建立撫須道:“當初李自成就是走一地,搶一地,吃一地的流寇,胸無大志,隨遇而安。但李岩的加入,就徹底的改變了他的局面。”

  王學軍也詢問:“李岩的加入,對李自成來說,讓他走向爭霸,這不是好事嗎?”

  孫建立點點頭,又搖了搖頭:“李岩是讀書人,是有本事的人,他的加入,立刻看出來了李自成流寇的弊端,於是,他是站在文人的角度,以推動改朝換代的目的輔佐李自成的。”

  大家就都點頭。

  天下文士,在亂世,哪個不想輔佐一代英雄,行改朝換代大功而名垂青史呢。

  “所以,站在李岩的角度,為實現他的目的,為了得到民心,喊出了,迎闖王,不納糧的口號。”

  李越有些興奮:“這是我哥哥一心為李自成招攬民心,一心為天下百姓解倒懸啊。”

  孫建立一撇嘴:“口號是好,但他卻忘記了,李自成是流寇,是根本沒有根據地的一群,所以,他提出的這句口號,基礎就是繼續搶劫大戶獲得物資金錢。但而又攛掇李自成建立大順,這才是真正害了李自成。若是有一天李自成清醒過來,必殺李岩。”

  王學軍心有所動:“為什麽這句口號是害了李自成呢?”

  王建立深思熟慮的一笑:“建立大順,那大家就都是正規軍了,大家都是官了。正規軍就不能如流寇那樣,沒有軍餉吧。既然大家都是官了,那就不能沒有俸祿吧。結果,迎闖王不納糧,百姓不納糧,這筆巨大的開銷從哪裡出?”

  王學軍就啊了一聲,身心受到極大的啟發。

  看來有些事,還是要跟老官僚學習啊。

  “軍無軍餉必潰,官無俸祿必貪,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這時候的李自成就表現出了他的目光短淺,昏招迭出。”

  王學軍沉思道:“既然是正式的朝廷了,這筆巨大的支出就必須有來源,而喊出了百姓不納糧的口號,又不能食言而肥失去民心,這筆經費就只能從富戶官吏身上出了。”

  這才有李自成進京,拷打投降的官吏和富戶助餉,最終弄得在人心離散北京不能立足,匆匆逃遁的下場。

  “都督說的對,我哥哥的前後舉措,等於是互相矛盾,逼的李自成走投無路。他最不該為了軍餉經費,縱容屬下濫殺故有的官吏富戶。”李越也想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了。

  但王學軍卻不服:“天下官吏皆可殺,若是沒有他們百般敲詐勒索,地主豪強兼並土地,哪裡逼的百姓揭竿而起?”

  王建立苦笑搖頭:“都督如果以這樣的觀點,想要成就一番事業,那就真的讓我——”

  然後加重籌碼:“讓士大夫寒心,從而得道寡助的。”

  這話說的就很直白,但也很嚴重了。

  王學軍就不得不拿出禮賢下士的姿態,站起來,對這一個老官僚拱手請教:“後生小子,多有不懂,還請老先生指教。”

  對於王學軍的恭敬態度,王建立撫須輕輕點頭,表現了孺子可教。

  “大明三百年,低廉的俸祿,讓天下之官皆貪,三百年,朱家子孫繁衍生息至百萬,皆靠百姓供養,富戶豪強,門閥大家兼並土地不遺余力,這是弊端,需要像黃巢一樣,徹底的來次打破。”

  王學軍很欣慰這個老官僚,勢力強大的族長有這樣的認識見解。

  但王建立話鋒一轉:“但這時候屠殺那些降官富戶,卻不是時候。”

  對於這樣的話,王學軍的心中還是有些抵觸的。

  因為他根深蒂固的是前世的經驗。

  在他的心裡固有的觀點,那些腐朽沒落的世家大族,還有那龐大的士大夫階層,是絕對阻礙世界發展的頑疾。

  既然老天爺把自己放到這個時代,交給了自己使命,那自己就要做到,打爛所有就有的,開創一個全新的。

  在王學軍的歷史觀念裡,要想拯救大明,以士大夫為代表的東林黨人,必須堅決徹底毫不留情的打倒。

  而以兼並土地讓百姓無衣無食的地主豪強,必須徹底的打倒。

  那些頑固的,以崔逼百姓,造成百姓無衣無食的官僚體系,必須打倒。

  而那些——

  反正就是各種的打倒。

  這樣才能建立一個全新的世界,實現自己心目中的那個理想社會。

  但李越處在這個時代,已經明白了,就惋惜的點頭“農民軍沒有管理天下的能力和經驗,還需要這些降官來暫時治理,還需那些地主豪強為他穩定地方。”

  “不用他們,我們完全可以創造一個嶄新的世界。”王學軍有些不服。

  結果孫建立和李越卻一起搖頭。

  孫建立矜持,李越責任所在,就詢問:“都督,如果您統治一方,就想靠大字不識智化未開的那些百姓去治理地方嗎?他們連法律條文都不懂,他們連您的政令都讀不明白,您認為能夠替您治理一方嗎?”

  王學軍張張嘴,真的就啞口無言了。

  一個法官不懂法律條文。

  一個官員不識一個字。

  而衙門裡全是一群白丁,那怎麽可能治理一方呢?

  這個年代,識文斷字,幾乎還壟斷在那些大家氏族的手中。

  因為這個時代一本書的價格,就是一個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

  沒有公費教育,一個私塾,就是一個百姓幾年的開銷。

  而為了治理天下,沒有讀書人是不行的。

  那麽就又將事情回到了原點,治理天下還是要靠那些士紳大戶,依靠寒門子弟,十年寒窗,都凍死啦。

  轉而王學軍就想到:“要想打破教育的壟斷,實現後世民智的開化,就必須展開公費教育。”現在王學軍豁然開朗的,但轉而:“但自己那一船寶藏珠寶,能夠實現這遠大的目標嗎?”

  想一想就氣餒,頹然的坐到凳子上。

  沒有民智的開化,怎麽能讓貧寒的百姓子弟進入官場?
  扯淡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