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帶著寶藏複大明》第27章 潛入皇宮
  第27章 潛入皇宮
  時間不等人,正焦急中,腦海裡猛的靈光一閃——暗道。

  兵荒馬亂的年月,略有資材的,都會在家裡挖有暗道,通向外面,以便事情緊急時候逃生。

  身為帝王家,一定不會把自己堵死在紫禁城裡,做個被憋死的王八,被人甕中捉鱉。

  當初朱棣修紫禁城的時候,就在緊靠皇城外原先的惠王府,也就是後來的信王府,向紫禁城內挖了一條暗道,以備不時之需。後來滿清入主,恐有人通過這條密道入皇宮刺殺,才再次填死夯實。

  這個地點,王學軍從後來的故宮記事上看到過,還依稀記得位置。

  想到這裡,大手一揮:“跟我來。”

  然後打馬,當先向原先的信王府衝去。

  信王府面積不大,大隊人馬衝過來的時候,依舊守衛看護崇禎潛邸的宮女太監就一陣雞飛狗跳,四處逃散了。

  王學軍跳下戰馬,吩咐侍衛長:“給我挑選十個最優秀的黑奴。”然後再吩咐許傑:“你帶著其他人馬,把信王府整個包圍,不管是官軍還是流寇,一旦靠近,堅決阻殺。”

  許傑立刻尊令照辦。

  侍衛長立刻將他原先的十名護衛挑選出來,交給了王學軍。

  這十名昆侖奴,各個身高都在兩米以上,身材魁梧的嚇人,那真是各個都是巨石強森。

  有了這十個昆侖奴,王學軍堅信,即便龍潭虎穴,也都能走得。

  帶著十個護衛,飛奔到了信王府後花園,直接衝進了靠北的花房。

  衝進去,四下打量,果然在靠牆的地方有一盤石磨石磨下有口沉重的大鐵鍋。

  這口大鍋足足有五百斤,也不知道鑄造的時候加了什麽元素,雖然歷經幾百年,依舊如黃河鐵牛一樣不鏽不腐。

  沒時間考古,也顧不得找尋開關,吩咐一聲:“搬開。”

  幾個昆侖奴就要上前,結果衛隊長虎吼一聲獨自上前。

  雙手抱住磨盤,大吼一聲,就將這兩三百斤沉的磨盤抱起,像丟垃圾一般直接甩飛了出去。

  再彎腰,將那口鐵鍋直接從地上拔起,丟到了一邊。

  鐵鍋挪開,果然看到了一個黑黝黝的洞口,從洞裡噴湧而出一陣腐爛味道的陰風。

  點燃火把,湊到洞口,有風從洞口不斷冒出。

  看來當初建造這條地道的時候,是預留了通風口的。

  向護衛隊長一歪脖子。

  護衛隊長躬身:“是,我的主人。”然後拿起火把,毫不猶豫的就跳了進去。

  下去五個之後,王學軍跟著跳了進去,後面的五個隨後跟隨保護。

  洞口不大,但洞裡卻寬敞,即便兩米多的護衛隊長,走在裡面,也不覺得低矮狹窄。

  而且每走十丈,還有一個側室,裡面或有兵器,或有食水,或有藥材等等生活必須品。

  這是為逃難者躲避外面危險過去準備的。

  雖然時間久遠,都已腐爛,但足可見當初設計準備之完備。

  一行急匆匆前行,好在雖然年久,卻沒有塌方,經過不知道多遠,地道開始向上傾斜。

  最終看到一塊石板,堵在了盡頭。

  王學軍吩咐一個昆侖奴:“悄悄掀開一條縫隙,讓我看看這是哪裡。”

  一個昆侖奴上前,悄悄的將石板挪開一道縫隙,王學軍趴在縫隙裡,向外觀看。

  他看到這是一個宮殿的內部,宮殿的正中間的龍椅上,坐著一個滿臉胡子拉碴的頹廢男,拄著一把寶劍,正雙目無神的遙望著大殿外面的天空。

  手握著寶劍,坐在乾清宮的龍椅上,崇禎皇帝目光空洞,心中百感交集。

  自己兢兢業業,起的比雞早,乾的比驢多,吃的比豬差,結果一心圖志中興大明,卻將這個大明給弄崩了,還不如自己的哥哥祖爺爺啥事不乾呢。

  面對兵臨城下,京城幾乎不設防的局面,其實,崇禎壓根就不想死。

  要不,也不至於在不久前,暗示一個大臣提議遷都了,那樣就能保住自己的面子,順水推舟了。

  也不也不至於許多大臣堅決建議,請太子到南京監國,崇禎堅決不許。

  原因是,太子到南京那個備胎朝廷監國,那自己去了,該是什麽位置?
  再加上天下想做皇帝的太多了,必須防備,即便是自己兒子也不行。

  萬一兒子到了南京,那備胎朝臣一起哄,乾脆給自己來了個自立登基,那自己可就徹底的完蛋了。

  結果就這麽愛面子,這麽多疑,結果錯過了出城南下的機會,現在闖賊已經將京師圍的和鐵桶一樣,來時候好好的,出不去了。

  昨夜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跪在奉先殿太祖高皇帝的神主面前悲傷痛哭。

  結果就在他絕望哭泣的時候,太祖高皇帝顯靈了。

  皇宮中一共藏著兩張太祖高皇帝的畫像。

  一張白白胖胖,神態安詳平和。

  這是供群臣摩拜的美化。

  還有一張面容醜陋,臉長如驢,下巴突出,像是一頭公豬。

  這才是高祖本尊,自己家人供奉的。

  現在出現在他面前的,就是像公豬一樣的威嚴的老年皇帝。

  崇禎當時趴在地上痛哭稟報:“孫兒不孝孫兒不肖,無福無德,不足以承繼江山。雖然日夜操勞,但終難挽回大廈傾覆。孫兒無面目見太祖皇爺在天之靈。”

  洪武爺高坐在皇帝寶座上,長歎一聲:“由檢,你這樣自怨自艾有什麽用?你應該逃出去,逃出去恢復你的祖宗江山。”

  崇禎哭著問道:“請太祖皇爺明示,不肖孫兒如何能逃出北京?”

  洪武爺沉吟說:“我不知道,但你總得想辦法。”

  逃走,怎麽逃走?

  於是,醒來後,崇禎沉默片刻,又一次想起來太祖朱元璋在他“顯聖”時囑咐想辦法逃走的話。

  於是他對身邊太監下旨:“傳旨,撞鍾升殿。傳旨精選內操太監五百人,皇室忠仆五百人,每人雙馬準備。”

  然後一個人,走到乾清宮龍椅上,坐等百官上朝。

  崇禎曾經略習武藝,在皇兄天啟年,曾經親自主持過內操。

  所以趁著北京的內城尚未失去,他決定留下太子坐鎮監國。

  自己率一部分習過武藝的年輕內臣,再挑選幾百名皇親的年輕家丁,在今夜三更時候,突然開齊化門衝出。且戰且逃,向山海關方向奔去,匯合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再然後奔往南京。

  拄著寶劍,等待大臣上殿。

  鍾聲悠揚,鼓聲沉悶,但好久好久,卻不見一個文武趕來。

  崇禎皺眉詢問太監:“為什麽沒有大臣上殿?”

  一個小太監驚慌回稟:“諸位大臣恐怕皇上勒令他們捐獻助餉,所以不敢來。只有駙馬來過,然後又走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