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帶著寶藏複大明》第351章 多爾袞的決斷
  第351章 多爾袞的決斷
  北京城裡,多爾袞正在焦頭爛額。

  東北戰場自己的老巢,在王學軍的打擊下,岌岌可危。雖然科爾沁草原部族,不斷的在向沈陽派遣救兵,但總是添油戰術,去一波就被王學軍那恐怖的火炮火槍,還有那縱橫交錯的塹壕,給打的全軍覆沒。

  這種添油戰術,是兵家大忌,誰都知道這一點。

  但東北的沈陽太至關重要了,在王學軍和他的炮兵和陸戰隊的圍攻下,隨時處在極其可危的危險境地。

  那裡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一旦那裡丟失了,就徹底的打垮了在關內所有滿人將士的心態。

  心態崩了,那就徹底的沒有救了。

  也想整合蒙古更多的部落的隊伍,形成強大的軍事集團,以泰山壓頂之勢,將王學軍趕回遼南去。

  現在將王學軍趕出遼東,多爾袞已經沒有那種奢望了。能夠將他們趕回遼南去,解了沈陽之圍,就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以後的事,只能是用一句徐徐圖之,做借口安慰了。

  但現實它是不允許的。只要停止向沈陽附近派兵,王學軍就開始對沈陽發動密集的進攻,讓沈陽城危如磊卵。

  只能用添油的辦法,不斷的向沈陽的戰場派出援軍,一來是牽製王學軍對沈陽的進攻。但其實是,給沈陽城內的守軍以希望,這個意義更重要一點。

  於是,多爾袞就不得不指示,坐鎮在娘家的孝莊皇太后,不斷的組織一兩萬的軍隊,快速的殺到沈陽城外,采取這種添油的戰術。

  而還是讓孝莊皇太后,利用他的人脈關系,緊急的聚集周圍部落的人馬,希望能夠組織一支強大的隊伍。最少不能少於30萬,然後給王學軍予以雷霆一擊。

  第2個戰場就是同樣的黑虎掏心的洛陽城。

  為了牽製整個黃河防線上的新民軍隊,拖住他們的北伐。多爾袞下令前線的濟爾哈朗,和王學軍采取同樣的手段,吊住洛陽城,然後讓黃河沿線的新明軍隊,回救洛陽。

  這樣一來,自己集結在西起山西,東到入海口的黃河防線上的大軍,就可以尾隨著他們,殺到洛陽城下。然後在洛陽那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上,逐鹿中原。

  可是這裡也出現了岔頭。

  第1個差頭,他實在沒想到平時那個柔弱的大明長公主,竟然是一個外柔內剛的女子,他第1道命令,就是強迫他的皇帝弟弟和群臣,死守洛陽城。

  而第二道命令,竟然是傳達給東北的王學軍,還有就是黃河沿線的李岩,絕對不許回救洛陽。

  這樣一來,多爾袞的第1個目的就已經破產了。

  然而情況發展的更加糟糕。

  首先是他沒有想到,本來和新明的皇帝,有殺父之仇的李闖殘部,竟然被順利的招安了。

  而還以為李闖殘部,會在名正言順佔領了湖北之後,再次在襄陽稱王建都,結果他們沒有這麽做。

  本來以為李闖殘部,最起碼會和新明的朝廷離心離德。

  結果沒想到,高夫人竟然如此的高風亮節,不但沒有離心離德保存實力,反到第一時間,直接剝奪了幫助新民守衛黃河沿線的,自己的親侄子的兵權,雷厲風行整頓了軍紀,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就穩定住了軍心防線。

  這樣多爾袞想利用李闖殘部,打開黃河防線西面的缺口的計劃,也同樣泡湯了。

  而更沒讓他想到的是,新明的百姓竟然如此強悍,他們並沒有像以前那些百姓那樣,麻木的做一個看客,而是組織了一支強大的義軍,在突然間冒出來的田建秀的統一指揮下,和洛陽城內外配合,更掐斷了洛陽城下,大清軍隊的糧草供應線。

  現在在洛陽的戰局,已經發展到了,你可以提振士氣的對外宣布,大清的軍隊包圍了南明的偽首都。

  在實際情況是,濟爾哈朗帶著吳三貴的軍隊,其實已經陷入了河南戰場,被敵人重重包圍了。

  而就在多爾袞,艱難的選擇,是調出一支精銳部隊,猛攻山海關,奪回遼西,和沈陽兩軍對進,一舉殲滅王學軍呢。

  還是派出一支軍隊,或者是加強洛陽的真正進攻,拿下洛陽,俘虜那個小朝廷君臣的糾結時候。

  結果突然傳來了急報,李岩趁著狂風暴雨的日夜,突然發動了北伐戰爭,一舉突破了黃河防線,在黃河北岸站穩了腳跟。

  這才是真正的一個悶棍,正打在了多爾袞的後腦海。讓他一屁股坐在了土炕上,真正的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請順治幫忙拿個主意?
  你想都別想,一個小孩子,究竟能有什麽主意?即便他想參與進來,多爾袞也絕對不給他機會。

  他還是玩他的尿泥去吧。

  現在三個戰場,沒有一個是自己掌握主動的,自己所有的大軍,都處在被動的局面裡。

  難道大清這一次入主中原的美夢,就再一次破滅了嗎?
  入主中原的美夢可以破滅,但要命的是,等夢醒了大家才發現,來時候好好的,這時候卻回不去了。你說這事鬧的。

  現在所有的軍隊,都已經派到了前線,還有大部分的軍隊,都被隔絕在了江南。現在自己手中掌握的只有正黃旗,和正白旗,鑲白旗了。

  正黃旗是順治保命的命根子,正白旗和鑲白旗,是多爾袞保命的命根子,這三個旗絕對不能夠離開北京。

  只要任何一個旗離開北京,要麽就是順治死,要麽就是多爾袞死。

  那麽還有一支隊伍,那就是在西山的西山大營軍隊。

  那是一隻蒙滿混編的隊伍。

  但它的作用也相當的重要,它是用來鎮壓,京畿直隸河北隨時可能造反的漢人的。

  一旦他們被調往前線,在王學軍北伐戰爭的影響下,多爾袞可以保證,轉眼北京城外就會暴民四起,烽火連天。

  哪裡有兵,還到哪裡去調兵。

  在百般思考之後,多爾袞果斷下令,讓豐台大營出動一半的人馬,開始在京畿直隸河北地區,抓壯丁。

  他下令,豐台大營的所有將士,你抓到多少人做自己手下的兵,就給你什麽樣的相應官職,你就可勁兒的抓吧。

  這樣的目的就是一個,在為前線送炮灰的同時,將這一片地區所有的男子全部清除,消除可能造反的隱患。

  至於沒了男子,誰為這各大清帝國生產物資。

  現在都是火燒眉毛的時候了,誰還管這些。

  現在就是要實行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