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帶著寶藏複大明》第233章 確山決戰
  第233章 確山決戰
  洛洛歡是驕傲的,但在叔叔阿濟格這個親王的面前,他可沒有驕傲的資格.
  乖乖的坐在下首,向阿濟格匯報戰況。

  “侄兒這次拿出了河南全部的力量,五萬滿蒙八旗,七萬綠營。合計十二萬,再有民夫五萬。但是,糧食卻缺乏的很,還請王爺撥付。”

  阿濟格就一皺眉:“民夫怎麽這麽少?”

  易道輝尷尬的回報:“王爺,實在是征集不到人啦,這已經是極限了。”

  阿濟格就鼻孔哼了一聲:“好好的一個中原腹地,原先北方的糧倉,讓你們管轄三年,竟然鬧的連民夫都征集不到,連自己的軍糧都需要外省調入,真是不像話。”

  洛洛歡就看向了易道輝,易道輝就低頭看向了地面。

  “早知道你們現在的狀況了,本王已經稟報了攝政王。攝政王下了令旨,從胡廣調軍糧給你們。現在,你們就放心的跟王學軍乾吧。”

  一聽軍糧有了著落,兩個人心就托了底了。

  洛洛歡笑道:“我有十二萬大軍,再加上叔兒帶來的三萬大清勇士,五萬漢八旗大軍,再有叔兒你老坐鎮,對面王學軍不過區區八萬人,他死定了。”

  易道輝也對即將的戰役衝滿了信心:“只要將王學軍的主力消滅在這裡,我們就可以進入山東,將逃到山東的河南人,再遷徙回來。到時候,不出兩年,下官絕對給朝廷治理出一個富庶的河南。”

  對於易道輝的保證,阿濟格就當他是放屁。

  自己將河南的情況匯報到京師皇上和攝政王那裡,把皇上和攝政王差點氣死。

  要不是戰事吃緊,早就把他拿下砍了。他還想著用山東填河南?即便山東拿下來,也不這麽挖肉補瘡,易道輝,你見鬼去吧。

  “戰場選擇在確山北部,那裡即有平原,適合我們騎兵隊衝擊,又有丘陵,能讓綠營依靠地勢防守。”

  這一次是新明主動來進攻,於是在攻防上,反倒是大清有了主動。所以他們可以在自己認為合適的地形地利,進行這一場決戰。

  一副由錦衣衛精心偵查繪製的,等高線地圖。攤在王學軍的眼前。

  這樣的地圖,終於有啦。

  看著這樣的地圖,王學軍有一種將戰場了然於胸的感覺。

  “據錦衣衛偵查,敵人這一次是以阿濟格為首,洛洛歡為副,合計滿蒙騎兵八萬,綠營和漢八旗十二萬的規模,對方的兵力雄厚啊。”

  李岩卻笑了:“他們有20萬,但我們也有8萬將士,再加上1萬的義勇,兵力也不可小覷。

  敵人的主力是那8萬滿蒙聯軍,但我們8萬將士裝備精良,更有兩千門大炮做依托,我認為優勢在我。”

  王光啟也信心滿滿:“這倒好,敵人把河南全部的兵力都壓到這裡來了,他們是要給我們來一場決戰。”

  然後豁然起身:“既然他們要決戰,我們就給他決戰。只要這一仗打敗他們,整個河南就再也沒有敵軍了。

  到時候我們每一個城市,只要派出一名官吏,就可輕松收服。”

  底下的兩個軍長,還有那幾個師長,也一副信心滿滿躍躍欲試。

  面對大家這樣的心情表現,王學軍不認為這是驕傲自大了,反而認為這是大家真正的信心表現。

  “我決定將戰場選擇在確山的北面平原。”

  “為什麽?”王光啟歪著腦袋看了一陣地圖之後詢問。

  “因為要想讓敵人深入到丘陵地區來,我想阿濟格沒有那麽傻。他是絕對不會上這個當的。

  他們會在北面的那大平原上等著我,以便發揮他們鐵騎衝擊的優勢。

  但我們也不那麽傻。所以我想我們兩家都能選一個折中的地方。那就是確山北面那個平原和丘陵混雜的地方。

  在那裡的平原地形狹小,雖然有利於騎兵的衝擊,但8萬鐵騎的衝鋒,還是擺不開的。

  而我們可以依托我們這一方的丘陵擺開陣勢,將我們的大炮架在山坡上,面對那片平原,視野更開闊。我們就可以好好的痛擊他們。”

  李岩讚同這個選擇:“王爺的這個想法非常好,選擇一個雙方都認可的地區進行決戰,就能將這場戰爭盡量的縮短時間。就這麽辦吧。”

  就在不知不覺中,敵我雙方,都將確山北邊的那個丘陵平原雜燴的地方,做了決戰的戰場。

  於是,雙方都開始有條不紊的將軍隊,向預設的戰場移動。

  兩面的大軍合計足足30萬,那是怎麽樣一個壯觀的場景?

  一場在南明建立之後,第1場雙方達到30萬人的巨大戰爭,正式拉開了帷幕。

  而雙方都對戰勝對手,充滿了信心。

  最終鹿死誰手,那只有等到戰爭結束才能見分曉。

  但不管對於任何一方來說,無論是成功失敗,都將徹底的改變中原的形勢。

  天下所有的人,都將目光匯聚到了河南,匯聚到了確山,匯聚到了確山北面,那一片狹窄的戰場。

  阿濟格佔領了汝陽做前進基地。

  王學軍佔據了確山,做為後方的依托。

  兩面沒有發動對行進中的敵人的任何進攻和騷擾。

  在這麽大的戰場上,戰術上的,即便是勝利,也不能改變戰略上的任何變化,何必費那個勁?

  大清的夜不收,和新明的錦衣衛,即便雙方碰面,也不過是近距離的觀察,根本沒有任何衝突的必要。

  一兩個人的死傷,在即將爆發的,幾十萬人的大戰中,根本就微不足道。

  雙方都保持著戰術上的克制,都在為即將戰略上的決戰,做著最充足的準備。

  這期間,環視在周圍的各個勢力,也都派出巡哨偵查,嚴密的注視著戰場的一舉一動。

  大清和新明也沒有人理會他們。

  這個時期,雙方都明智的知道,再搞戰場遮蔽,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反倒不如大大方方的將敵我的情況,展現給那些搖擺的勢力。

  這樣,更有利於在戰鬥之中,讓其他勢力閉嘴。

  然後在戰爭後,更能威懾收復他們。

  在各種各樣勢力的眼裡,不管哪一方勝利或者失敗,受益的都將是他們。

  因為他們都可以在這兩個強悍的集團血拚一場之後,減輕這兩個巨大的實力集團,那種對他們來說無形的壓迫,獲得一段難得的喘息時間。

  在一個清晨,難得的體現了上古仁義交戰的場景。

  雙方都沒有干涉對方的排兵布陣,按部就班的按照自己的戰略設想,開始列陣對敵。

  一時間,確山北面這不大的地域徹底的被人海填滿,旌旗招展,人喊馬嘶。

  在一整個上午的排兵布陣之後,在天到中午的時候,在各方勢力觀戰者的矚目下,戰場,突然變得安靜了起來。

  戰前的安靜,就宣布著,一場慘烈的廝殺即將開始。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