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帶著寶藏複大明》第147章 方寸大亂史督師
  第147章 方寸大亂史督師

  說實話,被後世樹立成抗清標杆的史可法的一生功績,真的乏善可陳。

  他在整個崇禎年間並沒有多少值得稱讚的業績;他的地位和名望迅速上升是在弘光時期。

  然而作為政治家,他在策立新君上犯了致命的錯誤,導致武將竊取“定策”之功,他作為南明的中流砥柱卻大權旁落;
  作為軍事家,他以堂堂督師閣部的身分經營江北將近一年,掌握四鎮,卻又一味的幻想聯虜,不思北伐恢復神京,空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卻毫無作為。

  而他統帥的江北四鎮,因為他的和稀泥的性格,沒有殺伐果斷的決心,又眾叛親離,紛紛降清,連一個凝聚力的能力都沒有。

  清軍南下,他所節製的將領絕大多數倒戈投降,變成清朝征服南明的勁旅,

  多擇南下,先取徐州。

  結果剛剛被史可法任命的高傑部提督李本深,中軍胡茂禎,徐州總兵李成棟,一見清兵勢大,而自己的周圍,劉澤請黃得功,不但不是自己的援軍,而且還時時想要吞並自己。

  而就在死馬當作活馬醫的求援兩人的時候,這兩個家夥,竟然借口去南京勤王,阻擋左良玉,直接撒丫子跑了。而劉良佐更絕,滿清大隊還沒到,就直接投降了。

  內無戰心,外無援兵,這仗怎麽打?
  打不過,那就投降吧。

  於是,以保護邢氏母子安全富貴為條件,三人一起降清。

  而這時候,坐鎮後方的督師史可法,面對這必然的戰爭,卻顯得驚慌失措,胸中毫無主見了。

  四處看去,身邊只有高郵還駐守一支南明的軍隊,官員邳宿屯田道應廷吉是自己的心腹,還聽自己調度。

  於是,經過一夜謀劃,一早立刻下令高郵應廷吉,帥所部屯田軍三千,立刻攜帶器械,到浦口,準備匯繳左良玉。

  應廷吉接到命令,毫不猶豫的立刻將正在屯田的將士召集起來,和自己的參政馮英倫緊急商量依照命令開拔事。

  結果正在這時候,史可法的另一道命令火急送達,打開一看,卻是史可法命令,大軍立刻回揚州聽調。

  應廷吉立刻改變制定的行軍路線,緊急南下揚州。

  結果剛走半路,又有快馬追了上來,接過快馬傳來的史可法的命令,竟然是讓他們火速趕往天長,救援盱眙。

  當時應廷吉就蒙圈了,揚州在南,盱眙在北,這根本就南轅北轍嗎。

  拿著調令,應廷吉苦笑對馮英倫道:“完了,面對這樣的局勢,閣部已經亂了方寸啦。”

  馮英倫也只能苦笑:“這麽一出一進,得有上千裡路,但憑借我們這點攜帶的糧草,也不見沿途安排,更是一日三調,不要敵人來打,我們自己就會潰敗啦。”

  說這話,是有根據典故的。

  當初,崇禎二年,皇太極第一次入寇京畿,崇禎下旨各地勤王,當時山西巡撫耿如杞,率領拚湊出來的六千援軍,千辛萬苦的趕到直隸附近。

  結果兵部早上下令他們趕往密雲,第二天中午又命令他們殺向豐台。

  還沒等耿如杞到達豐台呢,兵部又行文,讓他再回密雲。

  如此三日五調,讓耿如杞徹底的轉蒙圈了。

  但這不是關鍵,關鍵的就是剛剛馮英倫說的沿途糧草安排。

  大明為防備武將形成藩鎮,那真的是做到了嚴防死守。

  規定武將帶兵出征,不許自備糧草,只能沿途縣供應。

  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你一天只能從一個縣經過,來早了不管飯,來晚了,吃不上飯。

  所以耿如杞這麽三日五調,那就是沿途三縣,誰也不管飯。

  結局就是,往來奔命疲憊不堪的將士,竟然三天吃不到飯。

  於是,六千將士僨而嘩變,直接回老家去了。

  結果耿如杞卻被崇禎以救援不利,致使將兵嘩變之名下獄,最後斬首棄市,死的實在不能再冤了。

  應廷吉當然知道自己的屬下兼好友所指,但看著軍令文書,也只能苦笑:“雖然督師有亂命之嫌。但我是閣部一手提拔起來的,我們還是遵命執行吧。”

  馮英倫也只能遵命,但還是提議:“那我們還是先回高郵,籌備一些軍糧,以備不時之需吧。”

  這才是萬全之策。

  於是,應廷吉又帶著人馬,疲憊不堪的回到了高郵。

  一到高郵,兩個人立刻召集商賈,以本軍屯田為抵押,借貸了足夠的糧草和軍餉公費,再次北上盱眙,與史可法匯合。

  等史可法於四月十一,風塵仆仆趕到盱眙城外的應廷吉的軍營時候,剛要責備應廷吉為什麽頓兵不前,增援盱眙的時候,卻接到了先一步趕到的應廷吉的匯報——盱眙守軍,已經全部投降了滿清。

  當時虎的史可法呆若木雞。

  現在局勢已經完全失控,他手中現在只剩下手中應廷吉的這點兵了。

  這該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跑吧,跑回揚州就是勝利。

  於是,史可法和應廷吉冒雨極速趕回揚州。

  剛進揚州,還沒喘息一下,就有巡哨稟報:“滿清大軍追過來啦,已經到了揚州城外二十裡處下營啦。”

  聽到這樣的軍報,史可法一個踉蹌,若不是應廷吉手快扶住,就已經癱倒在地了。

  “快快,速速發文,招四鎮援兵。”

  然而,就在天明,清軍撲向城下,史可法在滿清的軍陣中,看到了劉良佐,李成棟,張天福,張天祿的大旗。

  江北,除了揚州孤城,全部陷入滿清之手了。

  但這時候的揚州城內,只有總兵劉肇基部和何剛為首的忠貫營,外加上剛剛帶進來的應廷吉的三千人馬,總共不過八千,兵力相當薄弱。

  但由於城牆高峻,護城河寬廣,清軍的攻城大炮還沒有運到,於是多鐸派張天福出陣招降。

  張天福來到揚州城下,面對城上那個乾瘦的老人,張天福不由心中一酸。

  放眼整個南明,也只有這個老人在忙裡忙外苦苦支撐,其實史可法這時候不老,今年才四十三,正當人生壯年,但千鈞重擔,卻壓在這個能力平平的肩膀上,讓他未老先衰,看著怎麽不可憐?
  看著張天福,史可法已經沒有心思再斥責他的賣國投敵了。

  手扶著女牆,努力的站穩,讓自己變得堅強。

  不等張天福開口,就大義凜然的道:“我無力回天,卻有死戰報國之志。多說無益,你,回去吧。”

  張天福張張嘴,最終無話可說,也知道面對這個堅定的愛國者,他也羞於開口,只能默默的衝城上的史可法拱拱手:“督師保重。”然後掉頭回去了。

  從這一刻起,慘烈的揚州保衛戰,開始了。

   我絕對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