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帶著寶藏複大明》第115章 史可法的決斷
  第115章 史可法的決斷
  聖旨來到了揚州,史可法接旨之後,一面仔細研究聖旨的內容,一面聽王光啟在山東的見聞。

  “屬下經過德州,一路看到鄉勇團結,都以滅清保明為旗幟。等到了濟南,更看到他們天機府勵精圖治,縮編了軍隊。”

  史可法就抬頭問:“那麽他們現在有兵多少?”

  “據屬下在濟南的那一段時間,旁敲側擊仔細打探,據說他們將原先號稱10萬的山東軍隊,縮編到了3萬。然後再加上王學軍南下帶來的京營將士一萬,不算滄州的許傑部隊,山東境內就有真正的軍隊四萬人。”

  史可法這一皺眉:“有四萬之眾?看來讓劉澤清十萬大軍全力出擊,也是一場硬仗啊。”

  然而王光啟卻苦笑搖頭:“在屬下看來,劉澤清的10萬大軍進攻山東,完全可能是有去無回,簡直就是以雞蛋碰石頭。”

  “何以這麽說?”

  “屬下在滯留濟南的一段時間,雖然沒進軍營考察,但卻在街上看到那些巡邏的將士,守城的軍隊。”

  “老弱佔比多少?裝備還算齊全?”這是史可法對大明軍隊的固有認知。

  王光啟卻搖了搖頭:“沒有老弱,全是十八到三十五歲以下的壯漢,而且一個個紅光滿面,體力強壯,說明他們足額糧餉。他們身上都穿著整齊的盔甲,大部分都拿著精良的火槍。即便是拿著刀槍盾牌的,刀槍也絕對精良,並且人人都有武器,絕沒有棍棒充數。”

  這樣的情況,倒是讓史可法倒吸了一口冷氣:“山東哪裡有這麽多的錢糧,武裝這樣一支軍隊出來?”

  王光啟就實話實說:“原先屬下也不知道,但後來屬下在濟南的時候,之所以滯留那麽長的時間,就是等那個偽王從威海回來。”

  “他去威海做什麽?”

  王光啟就鄭重的回答:“他去威海,接他的洋管家給他運來的,偽王在澳門變賣的一批寶藏的資金。”

  史可法就更驚訝了:“那個王學軍手中掌握著一筆寶藏?有多少?”

  “具體的數目不清楚,但這一次單單白銀,他就接收了兩百萬兩。火炮洋槍不在其內。”

  聽到這樣的數字,史可法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冷氣,單單這一筆錢,就已經快抵得上大明一年的戶部收入了。

  “那他就將這筆錢沒有自己留下,而是供養了軍隊?”

  這在史可法的認知裡,簡直是不可能的。

  大明官員,都是想辦法把國家的錢塞進自己的腰包,哪裡有自己拿出錢,交給官府的?
  難道那個王學軍傻了嗎?

  王光啟苦笑:“他不但將這一筆巨大的金銀,全部交給了他妻子,長平公主管理的戶廳,而且還在歐羅巴諸國,購買了1萬杆碎發槍,一千門速射佛朗機炮,全部交給了天級府的軍隊。”

  史可法就徹底的沉默了。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麽王學軍要麽就是一個聖人,要麽就是一個包藏禍心的禍害。

  於是在這個時候,原本史可法對王學軍的想法,就瞬間轉變了。

  因為在他看來,宏光朝和那個太子相爭,那不過是老朱家內部的正統之爭。

  同時他也明白的知道,自己的這個小朝廷又走上了老朝廷的那個黨爭的道路,而且更甚,隨時有被滿清滅亡的可能。所以他還是有讓山東為他屏蔽滿清的意思,所以,朝堂上幾次想對山東動手,他都激烈反對,或者是拖著不辦。

  但這次知道了王學軍這樣的作為之後,他的想法立刻改變了。

  無論如何,這個大明江山絕對不能夠,喪失在王學軍這個別有用心家夥的手中。

  王光啟不知道這時候史可法的心事,而是直言不諱的向史可法諫言:“督師,滿清亡我大明之心已經昭然若揭,現在山東兵強馬壯。如果我們進攻,先不說做了這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更將咱們南明在北面的屏障,徹底的喪失了。這絕對不可取啊。”

  史可法這時候就痛苦的,在密室裡拿出了一封書信,遞給了王光啟。

  王光啟就疑惑的接過來:“這是誰的書信?”

  史可法就面色凝重的道:“這是大清攝政王多爾袞給我的來信。在信中,他已經自封正統,命令我等投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了。”

  王光啟不由得大吃一驚,當時詢問:“閣部是怎麽回復他的?”

  史可法道:“我回信給多爾袞,當然是百般的解釋安撫,希望他依舊能夠遵照前約。”

  當時史可法寫的回信措辭極為軟弱。

  他只是為弘光朝廷繼統的合法進行辯解,反覆表達“連兵西討”的願望,企圖在鎮壓大順軍後,兩國世通盟好。

  對於降清的吳三桂,多爾袞信中一再以清方所封平西王稱之,樹之為“典例”。

  對於吳三桂接受大清封爵的事,史可法不但不敢稍加指斥,還以讚賞口氣說“我大將軍吳三桂假兵貴國”這是真心為國。

  從這一點上來看,史可法忠心是忠心,但這個人的性格的確過於軟弱。純粹就是一個處處退讓,和稀泥的老好人。

  要不然也不至於本來是南明朝堂的第1人,卻不到三個月,就被同是他的東林同黨,給排除了政治圈,丟到了這裡不鹹不淡了。

  “既然督師已經明白了滿清的狼子野心,怎麽能夠一味的抱有幻想呢?那就更應該聯合山東,滅了滿清,以絕後患啊。”

  然後充滿信心的向史可法介紹:“屬下這一次經過山東的停留,了解山東百姓的心聲。他們聽說督師駐蹕揚州,無不翹首以盼。每一次遇到南方來的旅客,都要詢問閣部行止,都想引領南師,進行北伐。

  這正是民心可用,督師當行。

  而朝廷竟然要出兵剿滅他們,會讓山東義士心灰意冷,北伐之勢,就會土崩瓦解呀。”

  史可法搖了搖頭:“原先我的確有這樣的想法,畢竟宏光朝和山東太子正統之爭,那都是朱家人內部的事,現在當以國事為大。”

  “既然督師有這樣的想法,那為何不立刻執行呢?”

  史可法就再次搖頭:“你說的那個王學軍,掏出自己的家傳寶藏,供應整個山東政權。他要謀朝篡位的野心昭然若揭。

  現在滿清不是大患了,而對大明真正的大患,就是那個王學軍。

  我們必須在他羽翼未封之前,先聯合滿清剿滅他,然後我們再虛以委蛇驅使滿清,替我們剿滅李自成。

  等局面穩定之後,我們在勵精圖治,北伐恢復中原。”

  聽到這樣的解釋,王光啟心中最後一絲希望破滅了。

  最終只能無奈的拱拱手:“與清通款,無異於與虎謀皮,督師最好再想想,千萬別做痛恨千古的事啊。”

  史可法沒有回答他,端起了手中的茶杯。

  王光啟就黯然神傷的走出了史可法的衙門。

  走出了揚州城,王光啟面對著火熱的驕陽,神情竟然有些恍惚了。

  這時候他才明白,史可法才是連虜滅寇的始作俑者,也是堅定的支持者。

  自己來錯了地方了。

  但既然連一項被眾人寄予厚望的史可法都是這樣的人,那自己該何去何從?
  “我應該到哪裡去?”

  就站在路邊仔細的思考良久,於是調轉方向,回到了他在杭州不遠的老家,接上妻子老父母,收拾了一點細軟,將宅院托付給族人,輕車簡從,直接趕奔山東,投靠王學軍來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