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帶著寶藏複大明》第311章 決定收台灣
  第311章 決定收台灣

  艦隊再入金門,鄭成功隆重的又一次歡迎了王學軍。

  他是真正佩服了王學軍,就這麽輕輕松松的走一趟廣州,就說服了李成棟的反清,將整個大清的注意力再一次調到了西南。

  然後兩個人就開始研究怎麽樣收復台灣。

  其實這時候收復台灣是有基礎的。

  想當年鄭成功他老爹鄭芝龍,在台灣已經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在鄭芝龍做海盜的時候,他就在福建招攬漢族百姓,到台灣去定居,開發整個台灣,為將來自己在台灣成為海外之王,做足了準備。

  當年鄭芝龍的政策是,只要有福建的百姓去台灣開發建設,他不但免費運輸,而且立刻贈送種子耕牛農具。

  就在短短的20年之中,在福建地區沒有土地和活不下去的百姓,足足有五萬家,接近三十萬人口,遷徙到了台灣。這就為歷史上鄭成功收復台灣並且站穩腳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鄭成功在佔領金門之後,就已經將眼光放在了老爹的根基台灣上。

  所以對台灣的現狀真是了如指掌。

  不過在真正的歷史上,鄭成功要到十年之後,才發動了收復台灣的戰役。

  原因就是,在這一段時間,鄭成功還是個雛,要兵沒兵要將沒將,面對滿清,苦苦支撐著呢。

  不過這個歷史已經改變了。

  不但他得到了王學軍大力的貸款資金支持,同時他又得到了王學軍歸還的三百條戰艦,2萬名原先的將士。

  可謂兵精糧足。如果再有王學軍的艦隊配合,收復台灣,就有了十足的把握。

  這時候鄭成功就站在收集的巨大地圖面前,興奮的向王學軍介紹:“台灣,沃野數千裡,實霸王之區。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國牽製東南滿清;使人耕種,可以足其食。上至基隆、淡水,硝磺所產,足可供應大人軍工廠所需。且橫絕大海,四通外國,置船興販,桅舵銅鐵不憂乏用。移諸鎮兵士眷口其間,十年生聚,十年教養,而國可富,兵可強,進攻退守,真足與中國抗衡也。”

  對於這樣的規劃,王學軍深以為然,但心中不由得深感危機。

  因為鄭成功這樣的規劃,卻在不知不覺間,暴露了他的野心。讓王學軍感覺到可能會有隱患。

  是不是打下台灣之後,自己的艦隊就不走了?也省得後來鄭成功獨據台灣,尾大不掉?
  不過聽著鄭成功的侃侃而談,王學軍卻在心中打起了小九九,開始計算自己手頭的兵力,能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奪下台灣,還要守住它,就需要兵力,主要就是海軍。

  而自己現在海軍的力量是什麽樣子呢?

  俞敏忠的海軍,有遠級戰艦五十,破虜級戰艦五十艏,有福船三艏。其他輔助船隻不算。

  有副提督孫強的海防艦隊,合計老舊的各種戰艦二百艏。

  有海軍陸戰隊兩萬。

  看著實力是不小。

  但攤子也大。

  現在孫強的海防艦隊,主要的任務就是協防李岩的山東黃河沿線。

  只要滿清對黃河防線發動進攻,孫強的海防艦隊,就立刻揮師北上進攻天津沿海一帶,威脅北京。

  讓滿清不能發動全部精力,進攻黃河沿線。壓製著滿清,必須將大批的精銳部隊滯留在華北地區,不敢輕舉妄動。

  這才有了黃河防線的穩定,才有了他在長江南北地區,集中大部分精力,和滿清爭霸的條件。

  一旦把孫強的海防艦隊調到台灣來防守,就等於給滿清解了套。

  那麽掌控在華北地區的滿清,接近四五十萬的大軍,就如脫韁的野馬,毫無顧忌的向黃河沿線發動進攻。

  以現在自己的實力,到時候鹿死誰手,就有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那麽剩下的就是自己手中,掌握的俞敏忠的這一支艦隊。

  但這一次艦隊的任務更重。

  首先說,未來收復湖南或者是四川,隔絕滿清在江南的力量,還需要這一支艦隊作為主力呢。

  同時收復台灣的目的,是要打通和四川的貿易航線,將在日本荷蘭的勢力驅逐出去,獨霸日本的那座銀山。解決大明一直困擾著經濟發展的錢荒問題。

  可能有人說,就為了解決錢荒的問題,那為什麽不發行紙幣呢?
  首先白銀在中原的流通,已經有了上千年的基礎習慣。

  習慣這個東西是最難改變的,在人們的潛意識裡,錢就只有兩種是真正的錢,一個是白銀,一個是銅錢,其他的都不做數。

  尤其從宋朝開始元朝為最,亂發交子,印出的紙幣已經被人們徹底的認為那就是廢紙,根本不會被百姓所接受。

  如果發行紙幣這一條路自己強製施行,不要說發展經濟了,轉眼就會摧毀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商業帝國。

  如果要實現上面的目標,不要說俞敏忠佔領台灣,就是上面的兩個目標都有些捉襟見肘,兵力不足。

  如果再推遲幾年收復台灣呢?

  為了和荷蘭人爭奪日本的市場貿易,就必須先解決台灣荷蘭人的中轉基地。

  佔領日本的貿易刻不容緩,先消滅荷蘭在台灣的基地更是刻不容緩。

  這是一個死結。

  那麽只有聯合鄭成功收復台灣,然後讓鄭成功在這場魚蚌相爭之中得利。

  魚吃著鮮美,熊掌看著眼饞。

  但實力他不允許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嘴邊的肥肉,被別人咬上幾口。

  這時候,王學軍只能用沒事,鄭成功早晚是自己小弟,肉爛在鍋裡安慰自己了。

  這何嘗不是一種aQ精神療法?

  “台灣先期的移民有三十萬,他們都自認是我們鄭家的家丁佃戶,這些年,他們深受荷蘭人的欺壓,早就盼望著我們鄭家收復台灣,為他們驅逐荷蘭人,解脫他們的壓迫。群眾基礎非常好,只要我們一登陸,我們就能站穩腳跟。

  再加上有他們的存在,我們就會得到必要糧食補給,又解決了我們最大的難題。”鄭成功興奮的向王學軍介紹著有利的地方。

  三十年開發,當初百姓們佔據的都是最好的土地,糧食這一點,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現在,荷蘭人修建了台灣安平堡和赤嵌城兩座要塞,由荷蘭東印度公司葵一為首的十八董事執政,有風帆戰艦十二條,有兵一千五百人。”

  在歐洲,一千五百人的軍隊,那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力量了。但在中原,一戰動輒就是十幾上百萬的戰役,根本不夠看。

  王學軍當時決定:“乾他就完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