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帶著寶藏複大明》第168章 封官許願
  第168章 封官許願
  揚州瘦西湖邊上的大佛寺,現在,高高在上的佛像已經被請出,將僧侶也另行安置。

  將大雄寶殿,改成了太和殿,將香爐改成了龍書案,將原先佛祖端坐的高台,擺了把龍椅,做了丹闋。

  將後三進的殿宇,都改成了集英殿,中和殿,寶和殿。

  將原先的僧舍,改成了寢宮。

  將正殿左右偏殿,改成了六部衙門。

  將布幔換成了明黃,將牌匾換成了紫禁城。

  一切都在緊張的籌備著。

  背著手,檢查著施工的進展。

  邁步進入大雄寶殿,現在叫太和殿,看著原先的佛龕裡,那把高高在上,孤零零的龍椅,王學軍微微一笑:“供著吧,接受臣民的摩拜吧。”

  馮英倫開口:“是不是在佛龕,不,丹闋的前面,再設一個攝政王的座位?”

  王學軍就玩味的詢問:“這與禮可和?”

  馮英倫哈哈一笑:“大明還從來沒有攝政王一說呢。既然先皇破例,那就什麽都可以創新,還需要合理嗎?”

  王學軍就笑著捏著下巴看著馮英倫:“你說的是真的嗎?”

  馮英倫一笑:“假的。”

  王學軍也笑了:“哈哈,我明白了你的意思了,這是諷諫啊。你小子和許傑有的一比了。”

  “屬下哪裡和許侯爺有的一比?”

  “陰,很陰,非常的陰。總是有話不好好說,陰陽怪氣的。”

  處的時間長了,馮英倫也了解了這個攝政王的脾氣。

  只要原則上不忤逆了他,平時是一個非常隨和的人。在他面前,你太拘謹了,他反倒厭煩你了。

  所以,對攝政王這麽評價自己,馮英倫不但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能和王爺故人心腹相提並論,我感到我很榮幸啊。”

  “那小子,我已經拿他沒辦法了。到現在,我的攝政王大印還在他手裡呢。在北面,攝政王的布告滿天飛,我也拿他沒辦法。到時候,你可別這樣啊。”

  “事急從權,只要對攝政王有利,到時候說不定我也可能向許候一樣僭越。到時候,還請攝政王不要秋後算帳。”

  “好了,說話別這樣陰陽怪氣的。許傑那樣的,我有一個就都要受夠了;再加一個,那豈不要了我的命。所以我決定,將你在我身邊踢開。”

  馮英倫就假裝哀嚎:“不要啊——”

  “把你踢的遠點,我看徐海總督這個位置,離著我是不是很遠?”

  馮英倫並沒有因為自己得升高位而欣喜若狂,而是正色道:“不要,真的不要。”

  王學軍就問:“為什麽?”

  “王爺接手江北原先四府,當先安排原先大明老臣,這樣會安定人心,盡快穩定地方局勢。這才是重中之重,屬下資歷淺薄,更不該擔次重任。”

  王學軍欣慰的點點頭,卻又搖搖頭:“你說的對,但也不對。”

  “請王爺賜教。”

  “你說的對,是常理,應該如此。但你說的不對,是因為現在的局面,不允許我這麽安排。”

  “此話怎麽說?”

  “前明之臣,你也看到了,他們現在就是風中蒲草,隨風搖動。大明在,侍候大明,大順來,投機大順,大清來,跪拜大清。現在我們來,就又匍匐在我們的腳下。他們已經沒有骨氣啦,他們已經投降習慣啦。一旦我們未來受到外部進攻,他們還會第一時間投降的,我不放心他們。”

  馮英倫就惋惜的歎息一聲:“原先大明那鐵骨錚錚,不知道從什麽時候,就沒了呢?”

  “第二一點,那就是前朝的大臣,都自詡是東林。你也看到了,他們已經將東林黨臭毛病印染在骨子裡了,只會一味的黨爭內鬥。先朝內鬥,亡了先朝,南明內鬥,亡了南明。我絕對不許他們再跑到我這裡來內鬥,再亡了我。”

  馮英倫也深明內鬥之害。若不是黨爭,他的好友應廷吉和自己,也不至於到現在,還窩在高郵,做個小小的屯墾官。

  究其原因,就是自己和老上司是北方寒門出身,不能見容於江南崛起的東林,複社。

  “第三一點,你一定要清楚,我提拔你,不是在刻意的培養我的親信黨派,而是要你肩負重任。”

  “應廷吉大人,比我更適合。”

  王學軍搖搖手:“我羨慕你的兄弟情深,我會重用應廷吉的,但他做徐海總督不適合。”

  “為什麽?”

  “應廷吉為人方正。但正因為他為人方正,就遇事不會變通。而徐江兩府,是山東的後方,是山東的戰略縱深,更是將來,滿清全力進攻山東時候,山東的錢糧供應基地。一個刻板的人,是不適合坐在這樣重要的位置的。”

  馮英倫凜然:“屬下明白了,屬下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看到馮英倫理解了自己不結黨,這樣安排的良苦用心,王學軍拍了拍他的肩膀:“至於你一直念念不忘好友應廷吉,我已經決定,讓他做新朝的戶部左侍郎,專門負責屯墾和土地承包問題,希望他能輕車熟路的勝任。”

  馮英倫立刻感激的施禮:“我這裡代我兄長謝謝王爺栽培,也保證,我兄長一定能勝任愉快。”

  然後站直身子鄭重提醒:“近日,已經有聞風而動的北歸大臣向揚州而來;更有許多南明不願降清的大臣也來到揚州,王爺準備怎麽安置?”

  南明建立時候,原先大明在北京的許多官員,也不願意降清,而紛紛南下,想要加入南明。

  結果南明卻將他們當做了叛徒,給予抓捕刑訊,掀起了北歸案,弄得人人自危。最終斷絕了大部分北歸大臣的心。

  現在,太子即將登基稱帝的消息已經傳出,那些原先北方的官員,又一次紛紛南逃,再加上一批原先南明的官吏也紛紛趕往揚州。

  雖然這些人裡,有一大批是投機要官的家夥,但還是有真心愛國的。

  “他們中雖然有一大批是真心愛國,想要為國出力的,但他們的到來,也會將原先兩朝的黨爭和誇誇其談的風氣帶過來,所以,我雖然不做南明審查冤獄的事,但我也不會重用他們。”

  “那該怎麽辦?”

  “好辦,太子登基,當然按照慣例要開科取士,那麽我就不考八股,考策論。一個是論黨爭之禍,一個論民不加賦而國用足。這裡的民是指農民百姓,我就要那些北歸的和南來的官員,都參加這個考試,然後我再錄用。”

  馮英倫簡直將王學軍的辦法驚為天人之作,當時拍手叫好:“對,要是能解答出黨爭之禍,就可以說明他是不想黨爭的,如果能答出不給百姓加賦稅的辦法,就證明他是實乾的。好,太好太高明啦。”

  “好,我的目的就是要利用這次的機會,摒棄老舊的大明,建設一個全新的大明。”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