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帶著寶藏複大明》第95章 議論建國
  第95章 議論建國
  張之及上岸,太子親迎,兩個人見面,相當的尷尬。

  倒是張之及自己主動找了借口解釋:“那一日,因為臣聽說外海有海盜光臨,事情緊急,沒能事先請示太子就帶隊出海。幸不辱命,今日凱旋,向殿下複命。”

  話說的冠冕堂皇,太子就把假當真的就坡下驢,就當原先的事沒發生過。

  這樣一來,太子當初許諾的,對孫建立死後,對孫強的諾言,轉眼之間,就在太子的心中,灰飛煙滅了。

  這讓站在身邊的孫強心中無比的憤怒,但,也只能強壓下去。

  既然一切都沒有發生過,那麽就按照攝政王的指令進行。

  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張之及命令李越和俞敏忠的艦隊,另開辟威海做艦隊根基,留下最小的永王坐鎮,留守山東三州,保護沿海不受外敵侵擾。

  留下孫建工,繼續統領登萊。

  其他當初任命的所有關於都沒有做任何變動。

  自己和孫強保護著太子以及永王,然後一行向濟南進發。

  王學軍並不知道在山東半島,有了這樣一個插曲。

  當他得知太子,耽誤了這麽長時間,終於開始在英國公的保護下,向濟南進發的時候,心情是無比歡愉的。

  有了幾乎整個山東,這個中原的樞紐,那自己就等於有了一個穩固的根基。

  只要太子一到,就可以立刻昭告天下,大明重新建立。

  然而山東的太子經過這麽一段事情的發生,耽擱了許多行程。

  反倒是李岩,帶著真正對王學軍感恩的,慢慢匯聚的四十萬百姓,沿著運河最先來到了濟南附近。

  李岩的到來,讓王學軍感覺到心裡有了底氣。

  不但在這人口嚴重損失的年代,自己有了大約四十萬,真正感受到自己恩惠的百姓。更加有一萬多強兵掌握,就再也不怕什麽朱帥等原先山東勢力鬧事了。

  而對於治理古代,李岩的回歸,真的讓王學軍趕到心中有底了。

  正所謂一人計短多人計長。

  王學軍可從來沒有想過,憑借自己優越這個時代幾百年的經驗,還有就是穿越人士的王霸之氣,就能搞定這古代的天下一切。

  對於自己的智商,王學軍還是心中有譜的。

  自己就是一個小漁民,雖然在前世,自己是一個本科大學生。

  但是在那個時代,本科大學生就很稀罕嗎?

  答案是錯誤的。

  在那個年代90%多不是文盲的情況下,一個學生,幾乎只要考四百分以上,就能考上所謂的本科的情況下,本科生簡直就爛大街了。

  一句最說明情況的話叫做,畢業等於失業,就足以說明那個時代,本科生的地位。

  當然,這樣幾乎普及的大學教育,還是為那個時代的國家,儲備了巨大的人才庫,才有了真正的民族振興。

  就在兩個人在暗室裡對坐的時候,李岩就鄭重的向王學軍,提出了一個非常鄭重的問題:“攝政王大人,您認為公主真的適合做您的妻子嗎?”

  面對這突兀的提問,王學軍簡直就驚掉了下巴。

  你什麽意思?是要拆散一對是一對嗎?還是你羨慕嫉妒?當然,這樣的理由純屬扯淡。

  “請你鄭重的考慮之後回答我。”李岩嚴肅的堅持自己這看著不該問的問題。

  既然李岩這麽鄭重的詢問,就足以說明這件事很重要。

  於是捏著下巴,仔細的考慮了一番之後:“公主的身子雖然單薄,沒有前凸後翹,但我認為她年齡還小,如果長到十八九歲,我想會是一個非常漂亮的——”

  “王爺,請你嚴肅點,我說的是正經話。”

  “噢,你在說正經話啊。”王學軍也就正經起來:“那你告訴我,你說這些正經話的目的是什麽。”

  李岩就再次鄭重的道:“張之及可能沒有向你,稟報登萊和青州三州發生的事情。但是我的弟弟,卻已經派人悄悄的給我帶來了書信,詳細的稟報了當時發生的情況。並且讓我在適當的時候,轉告王爺,你想聽嗎?”

  這一次,王學軍才真正嚴肅起來。

  沉思了良久,然後給了李岩一個答覆:“小孩子的心情,有時候任性一下,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你也不必跟我說,我也不想聽,我就當什麽事情都沒發生過”

  面對這個攝政王的說詞,李岩真正徹底的佩服起了這個攝政王的心胸。

  其實自己只要提一點點這個事,攝政王就應該明白其中的許多問題。

  但他用一個小孩子的任性,就點明了他知道。但要用一個可以理解的,我不想聽,就避免了將來以後,所有的尷尬。

  既然攝政王是這個態度,那麽再說公主的事,就是多余了。

  李岩也就立刻轉換了話題:“太子即將到了濟南,攝政王認為應該立刻讓太子在濟南登基繼位嗎?”

  王學軍堅定的搖頭:“不,我絕對沒有這個想法。我不過是讓太子過來,以安山東居民的心,我給他的名義是,監國。”

  對於王學軍這樣的說法,李岩愣住了,但也放心了。

  然後詢問:“那麽攝政王是從什麽角度考慮的呢?”

  王學軍就玩味的看著李岩:“明朝末期,真正能夠稱為英傑的,也只有你一個了。那你說說我是怎麽想的呢?”

  對於王學軍這樣高的評價,李岩認為這是對自己的考教。

  於是毫不猶豫的回答:“咱們大明的高祖洪武爺,聽了李善長的話,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才沒有成為眾矢之的,才成就了大明接近300年的基業。想想彼時再看看此時,情況是何其的相同?”

  王學軍點點頭:“你的開局就想對了。往下說。”

  李岩受到鼓舞,就開始侃侃而談:“首先說,在大行皇帝殉國之後,天下謠傳太子和二王都死難在闖賊軍中,朱由崧先一步被天下認同為明朝的繼承者。那麽他原則上就是明朝的正統了。而我們雖然一直宣揚太子還活著被我們保護。但有人在先,我們再突然間獨立宣布太子登基,首先就會出現和南明政權的衝突。”

  王學軍點點頭:“這正是我的擔心之處。在這個應該全力對付滿清的時候,我們不應該窩裡鬥,應該團結一切的力量對付滿清。”

  李岩點點頭:“攝政王果然有大智慧,大心胸。”

  “好了,這裡只有你我二人,正所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馬屁這個東西還是不要汙染了這屋子裡的空氣吧。”

  “第二,濟南根本就不是帝王之基,所以在這裡登基建都,簡直就是智取滅亡。”

  “先生考慮的對啊。濟南雖然坐鎮中原,但畢竟有些偏遠。尤其離著北京太近,晚清朝發夕至。天子守國門,是不可取的。”

   謝謝大家的訂閱,十二分感激。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