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帶著寶藏複大明》第223章 十五萬義子
  第223章 十五萬義子

  戰爭因為王學軍解救河南的孩子,而變得與當初的計劃面目全非。

  而同時,新明艦隊撤離,沒了配合,許傑見王學軍已經突圍,也撤回了山東,加強山東的防禦。

  這樣,阿濟格就被多爾袞下令,直接南下增援河南。

  如此一來,儀封對面的敵人,有了五萬真滿清八旗。

  這股力量,是王學軍現在的兵力所不能撼動的。

  於是,王學軍隨時變化,決定收復河南的戰役到此結束。

  全軍退回歸德考城,與滿清對峙。

  但這次戰役也不是沒有收獲。

  首先,佔領了鎮江,解除了抵在揚州陪都咽喉上的匕首。使得鎮江成為了揚州的姐妹城,互為犄角。

  陪都揚州安全了。

  然後就是收復了歸德府。

  雖然現在歸德已經幾乎被搬空了,又有敵軍大兵壓境,不能真正開發。

  但只要有了土地,種子早晚會播撒下去的,那麽豐收還會遠嗎?
  而最大的收獲,就是人口和物資。

  許傑搬空了大名府及其周邊三縣。那裡幾乎被水洗一遍,連耗子都被強遷進了山東,到山東做碩鼠去了。

  王學軍又搬空了長桓,沒有給大清留下一根茅草。

  搬空了儀封,讓儀封成為了一片白地真乾淨。

  而人口,這個戰爭最大的資源,現在已經讓山東不再百裡無雞啼,而是顯得人口有點過剩了。沒辦法,王學軍只能繼續變賣寶藏,在歐洲購買機器設備,擴大現有的產能,建設新的工廠,以用來安置多余的勞動力。

  這卻又帶動了新明的產業發展,讓新明工商農牧齊頭並進,讓稅收源源不斷了。

  總的算下來,最後公主公布,誰說打仗燒錢,不算發展了新明的人口,單單物資,就彌補了戰爭的開銷,還有結余。

  而這次戰役的根本就在這裡,不但養活壯大了自己,更徹底的掏空了河南。

  現在的河南,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已經不聞孩子啼哭聲了,已經沒有了發展的前途,除了幾座大城市外,鄉村城鎮幾乎已經沒有人了。

  提起孩子,王學軍得看看自己解救的孩子了。

  任命莊百豐為歸德總兵官,穩定地方。

  然後,留下李岩坐鎮山東,行駛他徒有虛名的魯豫總督。

  自己先到曹縣,看看被解救的孩子。

  曹縣的孩子營地,設施在不斷的完善,規模相當巨大。幾乎已經成為了一座中等城市了。

  王學軍和公主一進入營地,十五萬被解救的孩子一起跪倒高呼:“乾爹,乾娘——”

  那聲勢真的是壯觀極了。

  古人喜歡收義子,當初毛文龍收義子三百,義孫一千,成為東江鎮的骨乾。

  魏忠賢收義子義子義孫三千,可謂空前絕後。

  但王學軍一下子就收義子義女十五萬,不能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絕對是空前絕後了。

  但毛文龍的義子義孫,是東江鎮骨乾,魏忠賢的義子義孫是他的鐵杆打手。

  而王學軍收的這十五萬,可就是吃他的十五萬張嘴了。

  沒辦法,人家喊你乾爹了,那你就得養活。

  於是,緊急從揚州自己的紡織廠,調來布匹,從松江,調來棉花,給每個孩子先縫製一套棉衣。

  從棗莊購買大批的焦炭,為孩子們取暖。

  這大冬天的,沒有棉衣是要凍死人的。

  從淮揚購買大批的糧食,可不能把孩子們餓壞了,這可都是長身體的時候。

  還有就是教育問題。

  請來大批的教書先生,不管男女一律加以教導。

  但王學軍不想把這群孩子,教導成一堆隻懂得八股而草苗不分的書蟲,而是按照他後世的記憶,親自編寫教材。

  分語文數學、簡單的物理,英語?就算了,王學軍還準備讓歐洲人都以學會漢語而驕傲呢。

  那首歌怎麽唱來著?世界人都說中國話嗎。

  融入世界,必須的,但必須是以我為中心的世界,要不,融入幹什麽?
  這樣的教學,在這個時代已經離經叛道了。

  但你好就不能有脾氣,我的孩子,我願意怎麽教就怎麽教,關你屁事。

  王學軍更加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還開辦了技校。

  請來廚師,教孩子們做飯做菜,請來了裁縫,教女孩子縫製衣衫,請來老農教導孩子們耕作。

  還有泥瓦匠,木工等等,甚至搓澡修腳,如果這個年代有挖掘機,王學軍絕對也會辦個技校的。

  反正目的就是一個,要讓孩子們有一技之長,未來走向社會,好有一技伴身。

  於是,在一年後,人們發現,館子裡的飯菜越來越好吃了,街上有了現成的服裝店了,而且還花樣翻新的讓你捂不住口袋,淚流滿面了。

  房子越建越堅實美觀了,家具越來越簡潔實用了。

  而一些原先沒有的東西,開始出現了。那些王學軍投資的工廠裡,越來越多熟練工人了。

  而商鋪雇請的小師傅的記帳越來越簡潔明快了。

  富戶裡聘請的技校小娘,幾乎成了全面手了。

  而雇請一個仆人,誰一問是哪裡的,回答一句:“學軍技校的”倍有面子。

  學軍技校裡的小師傅越來越搶手了。

  在後來,一次曹老大拜訪了王學軍的技校之後,立刻將一批批的漕幫子弟送到了技校,哪怕是學費有些高也不在乎。

  於是人們發現,黑社會越來素質越高了,地痞流氓也變得有文化了,不再是滿口髒話,而是一口地道的河南腔:“喃是文化人,喃是講道理地”然後才拳腳向對呢。

  這些之外,就是將男孩子都編成小隊,每日必須軍訓一個時辰。

  增強體魄是一方面,最關鍵的是,三年後一批訓練有素,文化很高,對王學軍絕對忠誠的年輕人,開始參軍入伍了。

  到那時候,在軍隊裡經常出現打架鬥毆了,原因是一個士兵說了攝政王的一句壞話,結果王學軍的義子士兵,就舉槍要和他決鬥了。

  公主也想讓女孩子軍訓,讓她們也吃點苦,磨練磨練,結果王學軍笑著否定:“女孩子要富養,再說了她們吃的苦太多了,應該讓她們好好的享受這幸福吧。”

  “那為什麽那些兒子你非得嚴教?”

  “那不一樣,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難道你讓我有十萬逆子,讓天下人取笑嗎?”

  陸陸續續有父母上營地認領孩子來了,王學軍答應他們,等孩子在營地學滿三年,再交給他們帶走。

  從此後,不管王學軍走到哪裡,總是有人管他叫爹。

  這樣,張紫妍就時不時的揪著王學軍的耳朵,嚴刑逼問:“說,這是不是你和野女人生的私生子?”

  許傑看著這十五萬東家的義子義女,羨慕的感慨:“東家的解救孩子,真是大有深意啊。等這些孩子成人,他們將是東家最可靠的一批。到時候從軍,就是最忠誠的嫡系,從政就是您最堅定的擁護者。如果送進宮去,那就是你最好的眼線。——你打我幹什麽?”

  “誰要打把我的孩子送進宮去的歪主意,我殺了他。”

  “那送些去皇家禁軍也是不錯的安排。”

  王學軍就捏著下巴想了下,然後點頭:“這是個不錯的主意。”

  腳不沾地的忙了整整兩個月,總算把孩子營地安排的井井有條了,為此,王學軍付出了巨大的心血還有物資代價。

  說實在的,要是沒有那批寶藏,王學軍都開帶著孩子們沿街乞討去了。

  “寶藏最終會花沒的,還是想辦法讓錢生孩子啊。”

  臘月二十八,帶著娶媳婦生孩子的野望,王學軍回到了揚州城,準備和皇上搶媳婦。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