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親軍錦衣衛》第412章 白忙活了
  第412章 白忙活了
  趙興已經憋足了勁,迎接皇太極給自己,即將給大明帶來的血雨腥風呢。在六月上,錦衣衛突然匯報,皇太極動了,他帶著兩千精銳,殺進了蒙古,殺向了林丹汗。

  趙興呆呆的坐在那裡好半天沒動,因為他正在懊悔,他想起來,歷史上,皇太極就是在今年十月,帶著兩千正黃旗精銳,千裡奔襲林丹汗,最終將林丹汗追擊四十一天,一直追擊到青海去了。

  大明的北面,一個志大才疏的攪死棍,換上了強悍無比的皇太極。

  之所以皇太極將七月對大凌河的進攻,改成提前對林丹汗的進攻,是因為上次京畿之戰把他打的傷了元氣了,他急需繳獲林丹汗的家底補充他的損失,順帶著將整個蒙古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統治之下啊。

  這樣的情況一出現,崇禎第一個下旨,命令趙興回京,該幹什麽幹什麽。順帶著,把半年的鑄幣廠的錢息帶回去,給官員們發下下半年的養廉錢,全國的官員都期盼著呢。你做人是不能失信滴。

  這怎麽就成了我的事了呢?

  安排東江鎮不要懈怠之後,船回天津。天津的官員在碼頭上迎接,一個個明顯對趙興的態度大好,不再如原先那樣敬而遠之。畢竟大家知道,之所以現在大家的日子變得滋潤,關鍵是這錦衣衛閻王爺,又兼任了大明官員的財神爺。三倍的工資,還不是用糧食布帛廢紙般的寶鈔充數,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讓大家不再冒著抄家滅門的風險,過上該有的體面,怎麽不讓大家對趙興這個錦衣衛的指揮使,既怕又愛。

  而當看到三船的銅子源源不斷的卸下來的時候,大家更是歡欣鼓舞。

  現在在市面上,原先是一兩白銀,兌換1400個大明鑄幣司濫發的大錢。而這種東江鎮沒有窟窿,並且成色十足的銅子,800就可以兌換一兩足色白銀,但趙興厚道,依舊按照一千銅子發放養廉銀子,這其實就讓所有獲得這些銅子的官員,等於又增加了半倍的額外收入。

  而將這些銅子直接拿去那些,想要融化鑄造祭祀銅器的大戶換銀子,六百個銅子就能兌換一兩銀子。這怎麽不讓所有的官員,對趙興感恩戴德,對他殷勤侍候?
  一路進京,趙興是帶著財神爺的光芒進殿面君的。這次平台召對,依舊是首輔溫體仁,兵部孫承宗,戶部楊嗣昌,還有就是趙興。

  “戰爭的陰霾消散了,皇太極正好為我們滅了林丹汗這個癩皮狗,也算幫了我們的忙。”溫體仁輕松的開口。

  現在的溫體仁對趙興的態度可比原先好多了。首先是因為上次弄死周庭儒,讓事後反應過來的東林黨人明白過來,感情溫體仁是東林最大的敵人啊。他弄死周庭儒,不是為了反對趙興而反對趙興,他是為那個他多年以來就夢寐以求的首輔位置啊。你就是小人,就是東林的叛徒。

  而溫體仁受崇禎帝恩寵,更加嫉妒驕橫。他想要推薦的人,都要秘密讓人先提出,自己再去支持。想要陷害誰的時候,都要先故意假裝寬厚,再說出犯崇禎帝朱由檢忌諱的事,讓崇禎帝生氣。崇禎往往被他轉移了注意力,一直沒有發覺。崇禎還是年輕啊,被這個老狐狸耍的是團團轉。

  但在政事上碌碌無為的溫體仁,整日忙於和人作對。和溫體仁關系好的、和他做同黨的都是庸才、屍位素餐。溫體仁自己毫無所長,只知道向崇禎帝朱由檢獻寵。他醉心於排除異己、打擊政敵,感覺到自己樹敵太多,所以,他唯一明智的就是靠近皇上,同時不惹趙興一派。

  孫承宗最看不貫溫體仁的庸碌卻一味的黨爭,所以就哼了一聲“前面去狗,後面來狼,皇太極可比林丹汗厲害危險多啦。建奴滅了林丹汗,那麽,我們大明北方萬裡邊界和建奴直接接壤了,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北方了。”

  被他這麽一提醒,當時在座的所有人都大驚,因為孫師傅說的對。

  崇禎立刻詢問楊嗣昌:“原定給遼西撥付剩下的一半錢糧,撥付了嗎?”

  楊嗣昌回答:“剛剛籌集完畢,正要撥付交割。”

  崇禎就看向了溫體仁,因為他不好意思對師傅開口。

  溫體仁最會察言觀色,立刻明白了崇禎的心思,馬上對楊嗣昌道:“那就先別撥付了,正如孫師傅所說,現在需要加強北方了,立刻將這一批錢糧供應宣大等北地,開始在北地結扎牢固的防線。”然後得意的看了一眼被氣的面色鐵青的孫承宗:“孫師傅說的對啊,從今後,我們要在北面萬裡防線和建奴接壤了,絕對不能再讓建奴趁虛而入啊。”

  用你的話,堵你的嘴,看你還有什麽話說?
  孫承宗真的沒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當時真的是無可辯駁了。

  趙興感覺這樣的安排也沒什麽錯,畢竟歷史上,皇太極上在搶了京畿盆滿缽滿之後,才進攻的大凌河,然後,打的大明關寧再也不敢出戰之後,才滅的林丹汗。

  但現在整個歷史顛倒了過來,皇太極為收集物資,穩定蒙古人那又開始左右搖擺的心,才先打林丹汗的。

  林丹汗再孬,畢竟根基還在,怎麽的對已經被削弱的皇太極還是能堅持一段時間的。

  “只要林丹汗堅持一段時間,就能再次削弱皇太極。所以,臣估計著,今年,最少是今年是不會對我們大明有什麽動作了。如此,倒是真的如溫閣老所說的,必須加強北方,以防建奴趁勢再次偷襲京畿了。”

  能得到趙興的肯定,溫體仁就有些洋洋得意,看看,誰說我就會黨爭不會治政?我的眼光還是長遠的嗎。

  大局勢是自己提出的,既然北方出現危險,自己遼西沒有危險,孫承宗也不好意思再爭了,只能氣呼呼的吃癟。

  但這次卻是楊嗣昌有些擔心了,他謹慎的提出:“指揮使大人言之有理,孫師傅也高瞻遠矚,溫閣老提醒的也不錯,但,臣擔心,這是皇太極的虛晃一槍。因為,這次,皇太極隻帶兩千人討伐林丹汗,這兵力是不是少了點?而他動員全部遼東生熟女真後的主力,依舊蝟集遼東,隨時可能對遼西和東江鎮出擊,這也不得不防啊。”

  這是楊嗣昌第一次軍事才能顯露,說的也實在在理,這不得不引起所有在座的人警惕。

  崇禎想了下,最終折中道:“朕看這樣吧,將原本給遼西大凌河的錢送一半,讓祖大壽繼續加緊修複大凌河備戰,剩下的送宣府大同,提醒宣大王大壯和大同總兵李東坡加強防備。”

  這個方案,是一個非常穩健的方案,立刻獲得了大家的讚許,這事就這麽定了。

  最終崇禎輕松的感慨:“如果所有的事,都如這樣輕松解決,而不是如朝堂上那麽扯皮該多好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