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親軍錦衣衛》第440章 議論監軍事
  第440章 議論監軍事

  送走了傳旨太監,趙興連夜給皇上寫了一份奏折,遞了上去,然後在第2天天剛亮的時候,立刻來到了老嶽父的過橋局。

  現在過橋局不但是大明唯一的,沒有競爭的拍賣行,更是趙興為首的保皇黨的黨部,保皇黨間互相聯系和會議,全在這裡進行,其地位等同於京城裡的首善書院東林總部。

  姑爺子的到來,高升當時笑的見牙不見眼,拿捏著身份微笑著打著招呼,然後看著趙興身後,帶著的一群錦衣衛,就知道今天又有要事要在這裡商談,於是吩咐夥計取了幌子,對趙興道:“需要多大的房間?”

  趙興上下看了看,然後道:“將整個後院都包空來。”

  高升立刻吩咐,將後院好好的打掃一番,抬出了一個又一個炭火盆,緊張的準備著。

  不大了一會兒,外面一片馬蹄聲響,張之及和在京裡的4個兄弟,有說有笑的過來,隨便的和站著門口親自迎接的高升打了招呼,就詢問:“盟父,我姐夫來了嗎?”

  高升笑著往裡讓:“都來了,都來了,快進裡面去。”

  接著就是各路國公,還有就是侯爺們,大家進來之後,卻發現,這次來的幾乎全是軍人,就沒有文官,這讓大家感覺到這事情有點大。

  大家互相見面寒暄一番之後,就圍在趙星的身邊,一面烤火,一面等待著下文。

  看看人到的差不多了,趙興就對智風吩咐:“把守好四周,不要讓閑雜人等過來打攪我們。”

  智風答應一聲,出去辦理。趙興這才對著屏風後面道:“請公公出來一起聊聊吧。”

  一聲爽朗的笑聲在屏風後面傳來:“咱家是個局外人,也不想摻合什麽,怕出來的時候大家尷尬。”

  趙興冷笑一聲:“聽壁角,是最討人厭的,既然我請皇上派你來,那就光明正大的,我可不像那些所謂的君子們,總是做些背後的男盜女娼。”

  趙興之所以一直能獲得崇禎的信任,和每一次自己這裡要召集什麽會議,趙興都要叫上一兩個太監參與,借口嘛,就是保皇黨的會議,皇上身邊沒有人參與,總覺著名不副實。

  其實就是趙興為了避嫌,找一個人來做見證。透明,什麽時候都是交上好朋友,獲得上司信任的第一條件。

  曹化淳就從屏風後面施施然走了出來與大家相見。

  曹化淳的出現,更加堅定了大家對這次會議是軍事會議的認知,同時,也知道了這次關於軍事上定有重大議題。

  因為曹化淳的身份非常之特殊。

  曹化淳,十二三歲左右入宮,詩文書畫,無一不精,深受司禮太監王安賞識。後入信王府陪侍朱由檢,極受寵信。晚自習嫉妒,遣去南京,晚自習倒台,崇禎將他召喚回來,主持平反冤獄事,因為其人及其公正,深得上下愛戴。現在在宮中,地位已經及其顯赫。

  這都是其次,主要這個人非常知兵,這是太監裡最難得的,而他的言論每次都中,崇禎也及其信服。

  往日聽壁角,都是王和中,重大事情是王承恩,今日卻派來了知兵的,就足以說明,今日所議事大,且關乎軍事。

  不知道這次,趙興又要弄什麽么蛾子出來。

  但大家心中有數,不管趙興做什麽,對大家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大家必須沒有原則的全力支持。

  等大家都坐好了,趙興神態淡然的開口:“我前日回京,得到了兩個消息,一個是東林要為解決軍餉問題增加遼餉;還有一個,就是邊軍廢馳的太過利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皇上有意再派監軍督導各地軍隊。”

  第1個問題大家都知道,朝堂上已經吵翻了天,但第2個事情,大家卻沒有一點消息,現在爆出來,真的是石破天驚。

  大明監軍之弊,那真的是有目共睹,為此不管是東林,還是各地將軍,對此都深惡痛絕。所以在魏忠賢倒台之後,借著崇禎皇帝勵精圖治,信任東林的機會,將這項制度徹底掀翻。但這一次皇上重提此事,大家卻不知道出於什麽目的了,這是走老路,走回頭路啊。這個,可以不支持。

  看到大家的表情,就知道了大家的心思。趙興就開口,耐心的說服:“監軍之弊,眾人皆知,不必我多說。”

  大家這個氣啊,既然你知道監軍的弊端,那你幹什麽還要支持?
  趙興淡然笑道:“但監軍之利,大家往往忽略了,而這個利處,對於我們這些武將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

  別人不敢說,張之及敢說,他哼了一聲:“我只看到弊端,我就沒看到過好處。姐夫,你可沒必要一味的巴結咱們的皇上,就昧了良心,把這天下武將最討厭的東西再弄回來。那時候,你會成為天下武將的公敵。”

  這麽直白的說,曹化淳卻只是淡淡的一笑,不置可否。

  他心存包容這是一方面,但同時他的心是公正的,這是主要的。

  這一次重開監軍,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現在的軍隊實在是太不像話了。但這件重任,就落在了他的肩膀上,他需要聽一聽下面的意見,也好將事情做得公正公平,把大家都認為是禍國殃民的事,辦成一件好事。

  趙興拍了拍自己的小舅子:“你還年輕,少說為好。曹公公為人平和包容,但也並不是好欺負的,這一點你以後一定要記住。”

  張之及就冷哼一聲,閉上了嘴巴。

  趙興就站起來,剖析這件事情:“在我布置追擊李自成的時候,三邊總督孫傳庭曾經和我說,邊軍,除了當初我整頓的那特殊的幾個,現在都爛的不行了。他們防守著幾千裡的邊城之外,就沒有一個能夠當的起事的。”

  這一點,五軍都督府的中軍都督鄭國公倒是深有同感:”國朝軍隊的敗壞,已經是有目共睹,無論從當初的衛所制度,還是現在的募兵制度,政久弊生,也是沒有辦法的。“

  面對鄭國公這種隨遇而安的態度,趙興糾正他:”這樣的態度不好,竟然發現了弊端,我們就要銳意改革解決它,否則會出大事的。就比上次和這次的京畿之戰,蒙古已經徹底的和大明決裂了,成了女真的幫凶。也讓他們看到了大明虛弱到了什麽程度。

  皇太極失敗了,整個實力受到了沉重的削弱,他需要喘息。於是,他就命令蒙古延邊諸部,對大明的邊塞進行不間斷的進攻搔擾。目的是牽製大明的力量和注意力,為他快速恢復實力,爭取時間。一時間,九邊之地,每日飛向三邊總督府,薊遼督師府的戰報如雪片一樣。而他們送進京的奏折也是堆滿兵部內閣和皇帝的案頭,那真的是一日三驚。究其原因,還是我們的軍隊戰鬥素質太差,想要用這樣的軍隊保護我們的家園,我是一點信心都沒有的。“

  這一點,大家倒是很理解他,同時也非常同情他,現在的大明朝廷,每次遇到戰爭,都需要這個錦衣衛指揮室出頭,一個反貪的卻指揮軍隊,且不說這很有點搞笑,最主要的,人的能力畢竟有限,總是指望他四處救火,終究不是辦法,到時候難免顧此失彼,同時也在給他找麻煩。

  首先就是,趙興總是不在家,自然也就耽擱了子孫的繁衍機會,按照這個年代,這個年齡的狀況,娃必須是一窩一窩的了。結果他兩個媳婦,勉勉強強才給他升了兩個。

  還有一點,不管是皇上還是東林官員,其中也包括坐在這裡許多老誠的人,在心中都隱隱的擔心。擔心趙興的權力過大,最終出現尾大不掉的現象,那時候,從皇上和東林黨人看,就是朝廷的災難。

  而從在座這些人的心中想,就是趙興的災難。

  現在無論是朝廷還是百官,都需要趙興來替大家救火抗災,大家也樂意他四處奔忙。

  而一戰天下太平了,一切的事情就都將冒出來了。

  然而所有的人都明白趙興現在的性格,將來要想將他打倒,除非他自己願意,否則你根本就拿他沒有辦法。

  所以歸根結底,整頓軍隊,讓各個職能部門,做起自己該做的事,往好的說,就是不要再麻煩這位大人了。往陰暗裡說,就是名正言順地削減他的權力,削減它的影響力,讓他靠邊站。

  但是,怎麽樣軍隊真正擔負起軍隊的責任來?這事很難辦。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