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微服私訪
“斯道,朕曾提及編纂一本囊括天下之書的巨著,你可準備得如何?”
說話之人正是在龍椅上微躺著的明成祖朱棣。
他斜眼看著姚廣孝,問道:“朕已經給了你足足兩月的時間了,還沒頭緒?”
姚廣孝回道:“回稟陛下,老臣已經和解大學士正在商議之中,相信過不了多久,就能開始編纂,在年底前就能給陛下過目樣本。”
朱棣這時微微側了下身子,點點頭,擺手道:“既然如此,斯道,你就先下去吧,編纂這事切莫耽擱。”
“是,陛下。”姚廣孝拱手磕謝著,隨即緩步離開。
朱棣準備站起來,和身旁的太監說道:“魏子,陪朕去賞賞花吧。”
“喏。”身旁那低頭的小太監立即點頭,隨即跟著朱棣一塊走出了乾清宮。
朱棣自從半年前登基後,便立即下旨,遵循先帝明太祖的遺願,編纂一本足以囊括天下奇書的書冊。
之所以他如此的著急下旨,是因為他的侄兒朱允炆還下落不明。
當初,明太祖朱元璋在世時,立嫡長子朱標為太子,可是朱標卻離開了人世。
沒辦法,朱元璋隻好立皇長孫朱允炆為皇太孫。
在朱允炆登基為建文帝之後,他開始大肆削藩,激化了朝廷和諸王之間的矛盾。
朱棣在姚廣孝的建議下,決定“清君側”,取而代之。
此舉在恪守儒家傳統道德的士大夫眼裡,實屬難言。
恰巧當年自己的父皇生前一直想要編纂一冊天下奇書,所以朱棣便利用遵從先帝遺願為由,一登基便立即下旨編纂此書,讓天下之人認為自己登基乃是天意所致。
至於朱棣想要編纂此書的第二個原因,那就是想要籠絡文人。
他回想起半年前,自己賜死的方孝孺,自己那不安的心又再一次擔憂起來。
“魏子,你說,朕會是一個好皇帝麽?”
朱棣走到了池子邊,望著那平靜的池水,問著身後的太監。
魏子走前兩步,小聲道:“陛下現在就已經是一個受人愛戴敬仰、文韜武略的好皇帝了。”
“為何?我為何會是受人愛戴呢?”朱棣沒有回頭,而是繼續問了下去。
魏子回答:“因為是陛下拯救了水深火熱的大明百姓,若是沒有陛下,很有可能他們還會身陷戰亂之中,至於那昏君建文”
“魏子,該說的說,不該提的人不要提。”朱棣打斷了魏子的話。
魏子立即下跪,磕頭道:“老奴該死,請陛下恕罪。”
“起來吧。”朱棣轉過身來,拍了拍魏子的肩膀,“去,讓朕的人加派人手,繼續去找,朕就不信了,他還能躲一世不成!”
魏子低著頭,後退了兩步,“喏,老奴告退。”
隨後,魏子便匆匆朝著宮門口走去。
朱棣望著眼前這池水,發現有一隻蜻蜓立在了水上,而那水也隨即掀起了漣漪
朱棣這時招了招手,隨即另一個小太監快步走來,等候著朱棣的命令。
“去,把錦衣衛指揮使叫來。”
“喏”
很快,一位相貌堂堂,帶有英姿氣度的男子來到了朱棣的面前,並且跪著說道:“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參見陛下。”
朱棣點了點頭,讓紀綱起來,隨即說道:“朕有意出宮一趟,了解下京城的黎民百姓,你可願隨行?”
“臣願護陛下周全。”紀綱立即回答著。
朱棣隨即說道:“好,待朕換一身便服,讓人通知一下魏子,在宮外等候著朕。”
“喏!”紀綱立即出去安排著。
朱棣突然的出宮,表面上是微服私訪,然而是想要暗中聽聽老百姓口中的自己究竟是怎麽樣的。
他很在意,很在意別人的看法,他始終覺得那些人以為自己是從自己的侄兒手中拿走了皇位。
然而有誰知道,他在此之前,那想要當皇帝的心已經逐漸淡去,是朱允炆一步步逼著自己,才讓自己萬般無奈之下,走上了最艱難的這條路。
宮城外,朱棣帶著幾個人走在了京城街上。
而太監魏子早已經在一家茶坊候著。
當他看到朱棣和紀綱走過來的時候,立即迎了過去,小聲道:“陛”
“哎,魏子,叫老爺。”朱棣揮了揮手,打斷了他的話。
“是,老爺。”魏子來到了朱棣的身旁,低聲細語著:“老爺,老奴已經命人增派了人手,想必那人不久後就能找到。”
朱棣微微點頭,隨即指了指前面,“走吧,去前頭看看。”
京城的主街道兩旁商鋪林立,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小販的吆喝聲時不時傳進耳旁,似乎有了一番安穩生活的景象。
然而這些情景在半年前卻是見不到的。
朱棣看著周圍的百姓,心裡也頗為滿意,他們總算是能夠不再受戰亂的紛爭了。
一城繁華半城煙,多少世人醉裡仙。
朱棣做夢都想親眼看著自己江山盛世的景象。
走了沒多久,朱棣便看到前面有家茶樓進進出出了許多人,便有些好奇,問著魏子:“前面是發生了什麽麽?”
“老奴去看看。”
魏子說完便快步上前觀察著。
不多時,他便回來了。
“回老爺,前方茶樓正唱著戲曲。”魏子把自己所見的情況逐一回答著。
“噢?戲曲。”
朱棣思考了會兒,自從自己親征以來,已經足足有近兩年的時間沒有聽過戲曲了。
於是,他便說道:“紀綱、魏子,我們去聽聽。”
“喏。”紀綱立馬示意身後的錦衣衛行動起來,提前安插在茶樓的群眾裡頭。
“各位看官!今日如意樓所唱的戲曲為《張協狀元》,還望各位多多賞臉!”
在朱棣等人走進去之後,剛好一名素衣小二在台上敲了下銅鑼,他在上面解釋起來。
“《張協狀元》?”朱棣的眉頭略微舒展開來,“不錯,朕已經好長一段時間沒聽過了。”
於是,魏子立馬花錢買了一個最佳觀賞的位置,讓朱棣坐了下來,仔細地聆聽著。
“且說寫書生張協,赴考遇盜,得貧女相救,後結為夫婦,待張協中狀元後,雖拒絕樞密使王德用的招贅,但貧女尋夫至京,嫌她‘貌陋身卑,家貧世薄’,不肯相認,竟於赴任路上劍劈貧女,後貧女為王德用收為義女,終於重圓”
在後台的一陣旁白讀完之後,一個打扮成落魄書生模樣的男子走在了台上,他右手拿著考書,那為往聖繼絕學的情緒一下子流露了出來。
(本章完)